![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3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3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3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37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37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37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37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137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 赏析诗歌物象与人物形象 课件
展开复习任务:通过对诗中物象和人物形象特点的理解与分析,把握物象与人物形象的特征与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之间的相通之处,进而理解形象所寄托的感情。
活动一 分析诗歌物象特点与情志
物象,就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物象与景物形象有所不同:从描写对象上看,物象是咏物诗中的主体形象,而景物形象在其他诗中无主次之分;从作用上看,物象是作者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象征性形象,景物形象在诗中主要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同一种事物,可以是事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形象。如柳,在贺知章的《咏柳》中是事物形象,而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是景物形象。
(2020·全国Ⅲ)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任务。
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诗的首联表现了苦笋的什么特征?是如何表现的?
(1)洁白鲜嫩。(2)主要是通过对比(衬托)、比喻手法表现的,以藜藿作比(衬托);把苦笋比作脱去襁褓肤白如玉的婴儿。
赏析咏物诗中的物象的方法和步骤,关键在于因物寻志,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其特点。1.抓住描写、抒情、议论的关键词句,把握物象本身的特点,尤其注意其外在特征和内在神韵。2.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在阅读古代诗歌时,对于诗歌中经常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一定要注意其特定的文化内涵。3.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的阅历作答。很多诗歌作品有着较深的时代背景,作者情感的抒发与其阅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鉴赏物象时,还要结合作者的处境及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物象的意义。
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古 松王安石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1.作者笔下的古松具有怎样的特点?松与人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关系?
(1)松之特点:①古松枝叶繁茂,躯干挺拔,高耸入云; ②得天独厚,气势不凡,卓然独立,高洁脱俗。(2)松与人之关系:以松喻人,松实为人的写照。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命运的期望和担忧:①作者希望得到有才识才者赏识提携,从而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国效力;②担心遇到平庸的人,使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委婉表达作者拒绝与庸人为伍的志趣。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琴 [唐]王昌龄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诗人在听琴的体验中,寄寓着自己的心志,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①制作琴的材料不凡,琴外表质朴而声音清雅,诗人亦以雅而不俗、才华拔萃为追求。 ②琴声怀古思远、富于变化,诗人志在体验种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或精神境界(或“诗人也有追思先贤之志,悲欢离合之情”)。 ③琴声高妙却少有人理解,诗人也因此流露出怀才不遇之感叹。
活动二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他人形象(客观形象),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寄托。
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主观形象),即作者自己。
什么是诗歌的人物形象?
本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等。 考查方式一般是主观题。
如何分析诗歌中人物形象特征?
例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注释、诗题、题干等),大致了解他是何人、有何事,初步把握形象。【诗人不同,境遇不同;时代不同,形象各异】
点绛唇 李清照 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例2.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方法二: 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高冠谷口招郑鄠 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燃”。
【答案】从“谷口”、“涧花”、“暮雨”、“潭树”、“春云”、“檐峰”、“鹿群”、“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温馨而富有生机、高雅,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例3.说说郑鄠 [h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方法小结:1. 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2.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3.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一: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答案二:从“独坐”“孤云”“只有”中体现出诗人乐观豪迈,自由闲适却孤僻高傲的形象。
答案三:本诗塑造了诗人孤高傲世,怀才不遇的形象。①前两句“高、尽、孤、独、闲”等字眼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意境,体现了诗人的孤独;②后两句移情于物,将敬亭山人格化,觉得敬亭山是自己的知音,营造出一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情感,体现出诗人的孤清与无人赏识。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①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形象。 ②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运用拟人,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③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答案构成】
第一步:总体概括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体特征(豪放潇洒、英姿飒爽、饱经磨难、悠然自得、孤独苦闷等)+身份(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征人、隐士、诗人等)。第二步:具体分析 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这一形象特点表现在哪里。第三步:揭示作用(情感)结合诗的思想内容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情感、理想、品性等)。
【参考句式】 这首诗歌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群)( )的形象。诗歌通过( )(如语言、手法、内容等),抒发(或“体现”“表现”等)了作者(或“诗人”“词人”“主人公”)( )的情感(或“态度”“情操”等)。
1.分析下面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上邪 汉·佚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答案】①本诗塑造了一个对意中人热烈追求,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总体概括)②她发誓要山为平地,江水枯竭,夏天天降大雪 ,天地合在一起,才和爱人分别。(具体分析)③表现出人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对忠贞不渝爱情的向往。(形象的意义)
方式1 提问:“试析这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方式2 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方式3 提问: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解析:这种提问方式是典型的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只需按“总体概括→具体分析→揭示作用”的程序答就行了。
解析:这种提问方式问得干脆利落,答得也就直截了当,只需要“总体概括+具体分析”。
解析:这种提问方式虽然着眼点仍是“形象”,但实际上在考查学生对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或者说写作技巧的掌握。(手法+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登科后 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龌龊: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问:(1) 试析这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①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无比喜悦, 得意洋洋的及第抒情主人公形象。②一、二句即直抒胸臆,从今昔对比中突出及第后的狂喜之情态,三、四句通过用“疾”“看尽”等词,夸张地写出了内心的得意。同时有以“春风”兼喻皇恩之意。③这一形象的塑造无疑还寄寓了作者对皇恩浩荡的赞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登科后 (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龌龊:过分谨慎,拘于小节问(2)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无比喜悦、得意洋洋的及第抒情主人公(诗人自身)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登科后 (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龌龊:过分谨慎,拘于小节问:(3)试析这首诗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参考答案] 作者塑造这一形象采用了直抒胸臆、对比、夸张等手法。 首先,开篇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登科后的欣喜若狂,而且这两句还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将昔日的“龌龊”与今日的“放荡”对比,更突出今日的狂喜。后两句“一日看尽长安花”,则用夸张手法极言其登科的得意。(手法+具体分析)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参考答案】①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②词人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体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及孤单寂寞。③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1.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2.(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赏析小说人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赏析小说人物形象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怎样考形象,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直接描写正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细节描写的作用,四种易忽略的表现手法,教考结合,形象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物象和意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物象和意象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意象与意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赏析物象与人物形象——由形悟神,内外合一(精品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赏析物象与人物形象——由形悟神,内外合一(精品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一图尽知建体系,一表概览明考向,一一突破强技能,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