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1. 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下列图示的细胞中,不参与组成我们身体的是( )
A. B. C. D.
2. 某同学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
A.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 使细胞核吸水涨大 C. 给细胞提供能量 D. 使细胞核染上颜色
3. 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 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B. 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长出花芽
C. 酷夏时节,人们喜欢在大树下乘凉
D. 地衣能够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4. 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结合,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部分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图1中的物镜由甲转换到乙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暗
B. 图2中a,b两个步骤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碘液和生理盐水
C. 图3中口腔上皮细胞取材时用的是镊子
D. 图3中口腔上皮细胞叠加是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5. 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单细胞生物就是一个细胞,与其他生物的一个细胞没有区别
B. 单细胞生物的身体是一个细胞,但具有独立生活的生命特征
C. 草履虫、酵母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D.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6.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我们学习生活的校园 B. 京郊湿地公园
C. 农家小院 D. 运河中所有的生物
7. 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是( )
A. 糖类、脂肪、蛋白质 B. 糖类、水、无机盐
C. 糖类、脂肪、维生素 D. 糖类、无机盐、维生素
8. 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B. 乙图中的2是半月形的保卫细胞
C. 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D. 乙中的结构1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9. 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B. 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C. 营养方式属于寄生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0. X、Y、Z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已知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吸水、失水关系的是( )
A. B. C. D.
11. 衣藻是单细胞生物,细胞都有精致而复杂的结构。为了清楚地观察衣藻的形态结构,人们常常采用的方法是( )
A. 肉眼直接观察 B. 设计调查方案 C. 用显微镜观察 D. 设置对照实验
12. 电视剧《功勋》中《屠呦呦的礼物》单元主要讲述了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的故事。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这种植物中提取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B. 黄花蒿的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C. 黄花蒿根、茎、叶等处的导管是由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D. 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13. 自古诗人爱“咏莲”,对下列诗句的生物学解释错误的是( )
A. 出淤泥而不“染”——叶片上的上皮组织起保护作用
B. 中通外“直”——叶柄长直,内有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
C. 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
D. 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
14. 利用“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可以测定维生素C含量。为了比较下列四种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分别滴加这四种蔬菜汁,直到高锰酸钾褪色为止,所需蔬菜汁滴数如下表所示。结果表明,维生素 C含量最高的蔬菜是( )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2毫升)
14滴
8滴
15滴
11滴
A. 黄瓜 B. 青椒 C. 白菜 D. 芹菜
15.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B. 结果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
C. 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 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两只试管内都不变蓝
16.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想:“不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时,水稻的根处于吸水状态
B. 水稻叶片在光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只有淀粉
C. 水稻的所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水稻的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17. 下列对“植物细胞概念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细胞
细胞壁
a
A
b
B
含能量转换器
C
遗传控制中心
A. 结构A可能是细胞核 B. a处可以填写“控制物质进出”
C. b处可以填写“保护和支持细胞” D. 若结构B是细胞质,其内有液泡
18. 如图分别是植物的根和人体小肠结构模式图,分析两者的共同结构特点,其中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 B. 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C. 都属于生物体器官层次 D. 都有较大的吸收表面积
19. 碘液是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实验中与碘液的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检验光合作用是否进行
B
观察植物细胞
保持植物细胞正常形态
C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D
观察人体口腔细胞
染色
A. A B. B C. C D. D
20.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B. 丙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C. 丁是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内含多种消化液和消化酶
D. 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乙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21. 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Ⅰ代表淀粉的消化程度
B. a、c分别代表的器官是口腔和胃
C. 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起始部位是b
D. 脂肪在器官d中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2. 如图示某同学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有关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切合实际的是( )
A. 步骤一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 步骤二是为了形成对照
C. 步骤三中的①、②内分别盛有酒精、清水,目的是脱色
D. 步骤四的现象说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
23.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过程的实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24. 如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人应该少吃①层食物 B. ②层食物摄入不足可能会患坏血病等
C. 青少年应多吃一些③、④层的食物 D. ⑤层食物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25. 下列4种食品营养成分含量不同,某同学长期以一种食品为主食患了佝偻病,这种食品最可能是( )
A. A B. B C. C D. D
26. 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材料,它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叶,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如图①~④表示的是洋葱的各个层次,图③中a、b、c表示区域,箭头ⅰ和箭头ⅱ表示生理过程。
(1)切开洋葱的时候会感觉辣眼睛,这些物质存在于图②的 ______中。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
(3)图③中箭头ⅱ表示细胞的 ______过程,通过此过程形成 ______(填结构层次)。
(4)利用序号和箭头,写出洋葱的结构层次 ______。
27. 金鱼藻是一种水生植物,细柔,有分枝,某科研小组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250mL量筒加入250mL0.50%碳酸氢钠溶液(提供二氧化碳),插入一新剪取的金鱼藻顶段,得到装置A(图1)。
②将装置A置于离冷光源台灯20cm处。观察到金鱼藻茎基部释放的气泡速度均匀后(约1~2min),开始计数1min内释放的气泡数;
③将装置A向冷光源台灯移近5cm(或将台灯向装置A移近5cm)等气泡产生速度均匀后开始统计并得出平均每分钟释放的气泡数;后再将装置A(或台灯)向前移动5cm,依次得出其余各组数据(如表)。
装置A与光源的距离(cm)
平均释放的气泡数(个/min)
0
13.4
5
11.8
10
7.0
15
3.6
20
1.8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产生的气泡内气体为 ______,可以用 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
(2)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______,据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
(3)为了使结论更有说服力,该实验可以改进的措施是 ______。
(4)科研小组利用该装置还探究了温度对金鱼藻气泡产生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可推测:金鱼藻光合作用最强的温度是在 ______(填“X”或“Y”)处。
28. 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探究活动,并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作物的产量与 ______(填生理功能)的强弱有关,进行该生理功能的主要部位是图1中的[②]______。
(2)根据a、b点的差异可知,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 ______;而根据a、c点的差异可知,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 ______。
(3)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图1中⑤______处于 ______(填“打开”或“关闭”)状态,二氧化碳吸收量 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导致的。
29.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植物吸水失水实验”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大烧杯等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请回答。
(1)B烧杯中若为浓盐水,萝卜条应呈现出 ______(填“③”或“④”)状态,说明萝卜条发生了 ______(填“吸水”或“失水”)的过程。
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问题,在“海水中的海带为什么不会失水?植物吸水或失水是否和外界溶液浓度有关?”,同学们利用萝卜条重新设计了实验,记录表如下:
测量项目
(平均值)
实验前
试验后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清水
0.5%盐水
1.0%盐水
2.0%盐水
5.0%盐水
10.0%盐水
萝卜条
重量(g)
3.00
3.23
3.05
2.99
2.68
2.58
2.51
溶液量(mL)
6.0
5.40
5.64
5.99
6.13
2.68
6.32
硬度
适中
很硬
较硬
变化不大
较软
更软
最软
( 2)该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认为萝卜条是细胞构成的,萝卜条吸收的水分会进入细胞 ______,细胞失去的水分会进入周围溶液中。
(4)兴趣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液浓度和周围溶液浓度存在 ______时细胞发生吸水或失 ______水。根据结论结合表格推测,萝卜条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与 ______组相似。
30. 生物圈中生活着许多单细胞生物。下面是同学们观察到的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1)在观察草履虫实验的制片及观察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
A.在培养液中加入棉纤维,限制其运动
B.为便于找到草履虫,应直接用高倍镜
C.做好装片后不用染色就能观察到草履虫
D.吸取靠近表层的培养液,草履虫更多
(2)人们还发现一种特殊的绿草履虫,它能通过③______将水体中的小球藻吞进细胞内,并形成食物泡,其中多数小球藻被消化利用,但也有一小部分幸运的小球藻会被特殊的膜结构保护起来,实现了在绿草履虫细胞中的定居。小球藻一般会分布在靠近绿草履虫细胞膜的位置,以便充分接受 ______,它可以为绿草履虫提供氧气和 ______。
(3)利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的运动方式时,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旧在视野中央,应该向 ______移动装片。
(4)图3是衣藻的模式图,衣藻和小球藻都属于藻类植物,与草履虫对比其特有的结构应该是 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1. 2019年6月份,法国动物保护组织公开了一段录像,显示一头奶牛腹部被装了一个塑料开孔,工作人员的手正伸进牛的身体内部掏出一些不知名的物质(图1),这种在牛身上“开窗”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因牛的四个胃中瘤胃最大却没有消化腺,内部的消化酶全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容易导致严重胀气。人们从瘤胃处开口取样,便于调整瘤胃的菌群组成,减轻胀气造成的不适。动物保护组织反复投诉,认为异物会让牛有不适应感,并且会使奶牛肺部或者心脏出现患病风险。
(1)观察图2,结合人体消化系统组成,可知,饲料依次经过牛的口腔、食道、______、网胃、食道、口腔、食道、重瓣胃、______、小肠和大肠,最后通过肛门排出。会发现饲料两次进入牛的口腔被牛咀嚼,这种过程称为反刍(chú)。
(2)与人相同,牛的消化系统也是由 ______和 ______构成的。牛的四个胃中只有皱胃能分泌含有胃蛋白酶的消化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 ______。
(3)你认为在牛身上开孔是否人道?请结合资料阐述理由:______。
32.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说到航天食品,有人会立马想到:挤牙膏!(图1)其实,那是60年前的“老黄历”了,是1960年代第一批宇航员的待遇!
现在航天食品已经开始多样化,中国航天中心航天食品与营养研究室从神五开始,就不断研制、改进航天食品,为航天员在特定的环境,提供充足、完善、科学营养的餐食,保证每天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和水,以及钙、磷、镁、钾铁、锌、硒、碘等无机元素,还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E)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C等)两种维生素。
今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9时5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核心舱,开始长达半年的太空生活,全国都在关注航天员们的伙食如何?他们吃的怎么样?本次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为航天员们准备了丰富的食品,除了面包、米饭等主食外,提供了航天“招牌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黑椒牛柳、椒麻鹅、酸辣笋、麻辣豆干等,还有土豆牛肉、橙汁莲藕、烧三菇、酱香油麦菜、尖椒土豆、蔬菜牛肉汤、西红柿鸡蛋汤等家常菜(图2),航天员每顿饭有3~4个菜,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航天员个性化的饮食需求,根据航天员的喜好有针对性地为航天员准备了专属食谱,比如给翟志刚准备了他喜欢的东北炖菜,给王亚平准备了海产品,给叶光富准备了成都麻辣风味等。
虽然已经经过训练,但大部分航天员在进入失重环境后还是会“晕飞船”,就像我们晕车晕船一样,专业术语叫做“空间运动病”,因此,食物要尽量清淡一些,如果摄入过多脂肪,有可能会加重症状,而且,在失重条件下,骨头中的钙质更容易流失,长时间失重还会导致肌肉萎缩和红细胞数量减少,在设计航天食品时这些情况也要考虑周全,人们也尝试在饮食中进行调整和改变。
(1)航天食品应包含的营养有 ______(写全给分)。
(2)阅读短文可知,维生素有______两种。脂溶性维生素A不应存在于以下的 ______中。
A.全脂牛奶
B.肝脏
C.菠菜
D.鱼肝油
(3)如果你是宇航员的配餐员,请你根据宇航员叶光富的口味,结合太空中的实际情况为他选择一套适合的午餐食谱 ______(填写选项)。这套食谱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______,在消化道中被消化为小分子后,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过程称为 ______。
A.炒饭、土豆牛肉、雪菜兔肉、烧三菇
B.红糖糍粑、酱牛肉、椒麻鹅、烧鸡腿
C.面包、尖椒土豆、酱香油麦菜、橙汁莲藕
D.米饭、酸辣笋、鱼香肉丝、蔬菜牛肉汤
(4)航天员身体素质强于常人,但他们返回地面后,通常都是由工作人员把他们从返回舱中抬出来(如图3)。能结合文章解释一下,为什么身体如此强壮的航天员还需要被人抬出来呢?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具备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不符合题意。
B、是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不符合题意。
C、是扁平状的上皮细胞,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不符合题意。
D、细胞中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因此是植物细胞,不参与构成我们的身体。符合题意。
故选:D。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线粒体,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区别。
2.【答案】A
【解析】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因为0.9%的生理盐水,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样的液体环境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如果处在清水中,人体细胞会吸水涨破。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濑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抹几下;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掌握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步骤和原理是解答本题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说明环境影响生物,B符合题意。
C、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
D、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属于生物影响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4.【答案】B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当图1中的物镜由甲低倍物镜转换到乙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A错误。
B、图2中a步骤是染色,滴加的是稀碘液,b步骤是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原形,B正确。
C、口腔上皮细胞的取材方法是: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取,C错误。
D、图3中口腔上皮细胞叠加是牙签未把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涂抹开的缘故,D错误。
故选:B。
图1中:甲物镜短,放大倍数小,乙物镜长,放大倍数大;图2中:a步骤是染色;b步骤是滴生理盐水。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应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与其他生物的一个细胞不同,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
B、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B正确。
C、草履虫、衣藻、酵母菌只由单个细胞组成,都是单细胞生物,C正确。
D、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如草履虫能净化污水,D正确。
故选:A。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单细胞生物也能够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
6.【答案】D
【解析】解:A、我们的整个校园,既包括了校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B、京郊湿地公园,既包括了京郊湿地公园公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农家小院,既包括了农家小院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D、运河中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故选:D。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7.【答案】A
【解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关键点: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8.【答案】C
【解析】解;A、在显微镜下呈的物像是倒像,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正确。
B、乙图中的2是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正确。
C、乙细胞3是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叶绿体,错误。
D、乙中的1是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正确。
故选:C。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如图所示:1是气孔;2是保卫细胞;3是表皮细胞
考查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可结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理解记忆。
9.【答案】C
【解析】解:草履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独立生活,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草履虫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营养方式为异养。可见C错误。
故选:C。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掌握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就本题来说,植物细胞能够吸水和失水是因为细胞液之间存在浓度差,根据扩散原理,水分会从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扩散,Z细胞液浓度>Y细胞液浓度,那么Y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到Z细胞液内.Y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Y细胞液内.Z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浓度,X细胞液内的水会进入Z细胞液内.故D正确.
故选:D
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掌握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就会做对本题.
11.【答案】C
【解析】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衣藻是单细胞生物,细胞都有精致而复杂的结构。为了清楚地观察衣藻的形态结构,人们常常采用的方法是用显微镜观察。
故选:C。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科学探究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12.【答案】D
【解析】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黄花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A正确。
B、黄花蒿的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疟原虫属于单细胞的单位,没有细胞壁,B正确。
C、黄花蒿根、茎、叶等处的导管是由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C正确。
D、黄花蒿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无系统,D错误。
故选:D。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解答即可。
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A、出淤泥而不“染”,是由于叶片上的保护组织起保护作用,而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错误。
B、中通外“直”,是说叶柄长直,主要是因为内有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正确。
C、藕断“丝”连,“丝”是茎中的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正确。
D、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由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正确。
故选:A。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熟记各种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分布情况,注意与构成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进行区别。
14.【答案】B
【解析】解:“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了2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组织提取液,边滴加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从表格中看出滴加的青椒汁最少8滴,因此,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青椒”。
故选:B。
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不稳定的“C=C”,又有“-OH”,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当维生素C溶液与高锰酸钾接触后,即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还原高锰酸钾,使其褪色。向高锰酸钾中滴加维生素C,滴的滴数少,维生素C含量高。如果像蔬菜汁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直到加入高锰酸钾不被褪色为止。滴的滴数越少,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少;滴的滴数越多,表明维生素C的含量越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C的特性以及鉴定方法。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所滴菜汁或果汁的量就越少。
15.【答案】C
【解析】解:A、1、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而不是温度,错误;
B、1号试管中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结果是1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而不是2号试管内会出现蓝色,错误;
C、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正确;
D、若将丙装置保持30分钟,结果是2号试管内不变蓝、1号试管内变蓝,而不是两只试管内都不变蓝,错误。
故选:C。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16.【答案】D
【解析】解:A、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A错误。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还其他营养物质,B错误。
C、水稻细胞不都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没有叶绿体,C错误。
D、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D正确。
故选:D。
(1)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7.【答案】D
【解析】解: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因此C是细胞核,A错误。
BC、a表示细胞壁的功能,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BC错误。
D、B是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内含液泡和能量转换器,D正确。
故选:D。
除病毒外,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据图分析可知: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a保护和支持;b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理解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D
【解析】解:A、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吸收功能无关。
BC、根尖和小肠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与吸收功能无关。
D、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叫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使根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选:D。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及肝脏分泌的胆汁都进入小肠,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消化多种食物;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2)根尖的结构如图: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19.【答案】B
【解析】解:A、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碘液检验光合作用是否进行;A正确。
B、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错误。
C、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由于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C正确。
D、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染色,D正确。
故选:B。
实验设置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针对某一问题而设置的,都是有一定作用和目的。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漱→刮→涂→盖→染。
(3)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的特性,因此用碘液来检验淀粉。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明白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0.【答案】C
【解析】解:A、甲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胆汁不含消化酶,A错误。
B、甲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丙胰腺不是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B错误。
C、丁是小肠,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内含多种消化液(如胆汁、胰液、肠液)和消化酶。C正确。
D、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甲分泌的消化液胆汁过少,乙胆囊只是贮存胆汁,D错误。
故选:C。
图示中:甲肝脏、乙胆囊、丙胰腺、丁小肠。据此解答。
熟练掌握人体内各消化器官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C
【解析】解: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曲线I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正确。
B、由分析可知图中ac分别代表的是口腔和胃,正确;C、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曲线II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开始于c胃,结束于d小肠,错误;D、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在胆汁的乳化作用下,变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中d是小肠,正确。
故选:C。
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观图可知:a代表口腔、b代表食道、c代表胃、d代表小肠、e代表大肠,曲线I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II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曲线III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2.【答案】D
【解析】解:A、步骤一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叶片原有淀粉,A正确。
B、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步骤二必须放在光下,B正确。
C、步骤三烧杯①②中内分别盛有酒精、清水,酒精能溶解叶绿素,目的是使叶片内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正确。
D、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没有遮光的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遮光的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步骤四的现象可以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条件,不能说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D错误。
故选:D。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3.【答案】B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故选:B。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D
【解析】解:A、糖尿病人应该少吃①层富含糖类的食物。A正确;
B、②层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摄入不足可能会患坏血病等。B正确;
C、③、④层的食物富含蛋白质,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应多吃一些。C正确;
D、⑤层食物是油脂类,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D错误。
故选:D。
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
主要考查的是合理膳食的知识,可结合平衡膳食宝塔来解答。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
25.【答案】D
【解析】解:A、食物A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A错误;
B、食物D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B错误;
C、食物C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C错误;
D、食物B中含钙、维生素D都较少,若长期以食物D为主食,易患佝偻病,D正确。
故选:D。
图中用坐标的方式给出了四种食物所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据此解答。
掌握维生素D和钙的作用,并能正确识图是做好此题的关键。
26.【答案】(1)液泡
(2)叶绿体
(3)分化;组织
(4)②→④→③→①
【解析】解:(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其中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切开洋葱的时候会感觉辣眼睛,这些物质存在于图②的液泡中。
(2)管状叶伸展于空中,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中没有叶绿体。
(3)图③中箭头ⅱ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该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图中洋葱的结构层次是②细胞→④组织→③器官→①植物体。
故答案为:(1)液泡
(2)叶绿体
(3)分化;组织
(4)②→④→③→①
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c分生区、b伸长区和a成熟区。①植物体,②细胞,③器官,④组织。
掌握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重复实验 X
【解析】解:(1)烧杯里出现的小气泡中的气体是氧气,收集气体后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木条复燃。
(2)实验中灯管放置不同距离用以改变光照强度,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据表能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为了使结论更有说服力,该实验可以进行重复实验。
(4)温度在X处,气泡产生速率最高,金鱼藻光合作用最强。
故答案为: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重复实验
(4)X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如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装满氧气的瓶口,木条猛烈燃烧,表明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
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恰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认真分析实验装置,认清装置中的每一部分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答案】光合作用 叶肉 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气孔 关闭 减少
【解析】解:(1)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作物的产量与光合作用的强弱有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②叶肉部位的细胞内,属于营养组织。
(2)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由图象可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上升,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a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另外加大昼夜温差,可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提高蔬菜的产量。
(3)晴天中午植物净光合作用下降,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失水,⑤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
故答案为:
(1)光合作用;叶肉
(2)适当提高光照强度;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3)气孔;关闭;减少
观图1可知: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下表皮、⑤气孔。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9.【答案】(1)④;失水
(2)盐水浓度低于1.0%时,萝卜条吸水变硬;盐水浓度高于1.0%时,萝卜条失水变软
(3)液泡
(4)浓度差;3
【解析】解:(1)B烧杯中若为浓盐水,由于盐水浓度高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会失水,萝卜条应呈现出④状态,说明萝卜条发生了失水过程。
(2)由记录表中的数据可知,该实验的结果为:盐水浓度低于1.0%时,萝卜条吸水变硬;盐水浓度高于1.0%时,萝卜条失水变软。
(3)萝卜条是细胞构成的,萝卜条吸收的水分会进入细胞的液泡中,细胞失去的水分会进入周围溶液中。
(4)根据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液浓度和周围溶液浓度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发生吸水或失水。
由记录表中的数据可知,盐水浓度为1.0%时,萝卜条变化不大,即此时萝卜条不吸水也不失水,故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接近1.0%。故可根据结论结合表格推测,萝卜条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与3组相似。
故答案为:
(1)④;失水。
(2)盐水浓度低于1.0%时,萝卜条吸水变硬;盐水浓度高于1.0%时,萝卜条失水变软。
(3)液泡。
(4)浓度差;3。
30.【答案】B 口沟 光照 有机物 左上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析】解:(1)A、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上的培养液中放少量的棉纤维,是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A正确。
B、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应该选用低倍镜,B错误。
C、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不需要染色,C正确。
D、培养液表层氧气充足,聚集的草履虫比较多,因此吸取靠近表层的培养液,草履虫更多,D正确。
故选:B。
(2)草履虫通过③口沟将水体中的小球藻吞进细胞内,并形成食物泡,消化利用。小球藻一般会分布在靠近绿草履虫细胞膜的位置,以便充分接受光照。小球藻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结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可为草履虫提供有机物和氧。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视野中的变形虫伸出伪足向左上方缓慢运动,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使变形虫仍在视野中央,载玻片的移动方向为左上方。
(4)衣藻和草履虫有许多相同之处:都通过鞭毛和纤毛在水中游动,通过细胞膜(表膜)进行气体交换,还都具有细胞质,细胞核。衣藻与草履虫对比其特有的结构应该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故答案为:
(1)B
(2)口沟;光照;有机物
(3)左上
(4)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图中①纤毛,②细胞壁,③口沟,④细胞质,⑤收集管,⑥细胞核,⑦食物泡。
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可结合草履虫和衣藻的图形来帮助理解和掌握。
31.【答案】瘤胃 皱胃 消化道 消化腺 氨基酸 人道,这种开口可以调整瘤胃中的菌群组成,减轻牛胃胀气造成的不适;不人道,塑料开孔会让牛有不适应感,使奶牛肺部或者心脏出现患病风险。(注:两种回答都可以给分)
【解析】解:(1)根据图2所示:牛有反刍行为时其消化过程为:口腔→食管→咽→网胃→食管→口腔→食道→重瓣胃→瘤胃→皱胃→小肠→大肠→肛门。
(2)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牛的消化系统与人体相同。牛的四个胃中,瘤胃的功能有:暂时贮存饲料和微生物发酵;牛的皱胃也称为真胃。其功能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分泌含有胃蛋白酶的消化液,初步消化蛋白质,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氨基酸。
(3)结合材料可知,牛的四个胃中瘤胃最大却没有消化腺,内部的消化酶全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容易导致严重胀气。人们从瘤胃处开口取样,便于调整瘤胃的菌群组成,减轻胀气造成的不适。因此在牛身上开孔是人道的。
另外动物保护组织反复投诉,认为异物会让牛有不适应感,并且会使奶牛肺部或者心脏出现患病风险。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是不人道的。
故答案为:(1)瘤胃;皱胃。
(2)消化道;消化腺;氨基酸。
(3)人道,这种开口可以调整瘤胃中的菌群组成,减轻牛胃胀气造成的不适;不人道,塑料开孔会让牛有不适应感,使奶牛肺部或者心脏出现患病风险。(注:两种回答都可以给分)
牛的胃由4个胃室组成,即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食物按顺序流经这4个胃室,其中一部分在进入重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内再咀嚼,其过程称之为『反刍』.这4个胃室并非连成一条直线,而是相互交错存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反刍动物的胃的结构、功能;平时注意多积累资料,开拓自己的视野。
32.【答案】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 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C D 糖类 吸收 长时间失重状态下会使骨头中的钙质流水、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回到地球后正常运动会出现伤害,为了保护宇航员,他们反航后都是由工作人员抬出来的
【解析】解:(1)航天食品应包含的营养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
(2)阅读短文可知,维生素有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E)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和C等)两种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A主要存在全脂牛奶、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菠菜内无脂溶性维生素。
(3)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选项D较合理,因为米饭主要含糖类、酸辣笋和蔬菜主要含维生素、鱼香肉丝主要含蛋白质、蔬菜牛肉汤主要含维生素和蛋白质,这套食谱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在消化道中被消化为小分子后,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过程称为吸收。
(4)宇航员长时间在失重状态下会使骨头中的钙质流水、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回到地球后正常运动会出现伤害,为了保护宇航员,他们反航后都是由工作人员抬出来的。
故答案为:
(1)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
(2)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C。
(3)D;糖类;吸收。
(4)长时间失重状态下会使骨头中的钙质流水、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回到地球后正常运动会出现伤害,为了保护宇航员,他们反航后都是由工作人员抬出来的。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的生理盐水,5倍,【答案】B,【答案】C,【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