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175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175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37175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展开第四章植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化 练习 上学期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观察绿叶的颜色时,会发现一般叶片的上表面颜色较深,而叶片的下表面颜色较浅。叶片上表面颜色较深的主要原因是( )
A.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体
B.上表皮细胞里含有很多叶绿素
C.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D.靠近上表皮的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的叶绿体较多
2.不同作物缺少无机盐种类不同,表现出不同症状: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向日葵秆细茎弱,易倒伏;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上述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
A.氮、磷、钾 B.钾、磷、氮 C.磷、氮、钾 D.氮、钾、磷
3.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后观察到U形管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C.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4.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海洋软体动物。它食用了藻类之后,能将藻类的某一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细胞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液泡
5.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根尖伸长区内的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
B.根尖根毛区的根毛对根吸水的表面积没有影响
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
6.在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能的做法是( )
A.同种植物种得稀疏
B.同种植物种得紧密
C.几种植物种得紧密
D.高矮植物套种并合理搭配
7.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8.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9.如图是大豆生长发育时期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豆根瘤中有根瘤菌,种植中往往不需施氮肥 B.③是由②中的子房发育而来
C.绿叶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送到植株各处 D.图中①②③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
10.学习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后,小明回家利用马铃薯进行了家庭趣味实验,他将两片相同大小的甲、乙马铃薯块分别放在一杯食盐水和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擦干进行观察,对于本实验的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失水,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
B.甲变硬,因为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
C.乙失水,因为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
D.乙变硬,因为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
11.对图中的茎和根系描述正确的是( )
A.直立茎、直根系 B.缠绕茎、直根系 C.攀缘茎、须根系 D.缠绕茎、须根系
12.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
B.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
C.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
D.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二、填空题
13.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这是让病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中。对于植物细胞来说,还有一种能量转换器是__。
14.如图为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如果将它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变为______(填编号)状态,原因是细胞_____。
(2)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根毛细胞将变为________(填编号)状态,原因是________。
(3)图中结构[1]是________,其中的液体是________ 。
15.每到春天,漫天飞舞的柳絮给过敏性体质的市民带来了极大的烦恼。近年来我市不少地方的柳絮明显减少了,原来,市园林部门陆续给市区数千棵雌性柳树注射了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抑花一号”抑制剂,它能抑制花芽生长,从而减少飞絮。
(1)柳絮是在雌性柳树开花传粉后形成的种子,由于种子上带有大量绒毛,在微风吹拂下四处传播。柳树在分类上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__。
(2)注射前要用电钻在树干上打孔,孔深须深入到木质部,然后将抑制剂注入,通过木质部中的________运输到树冠各个部分,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____。
(3)“抑花一号”抑制剂的配制过程是:先将1克“抑花一号”粉剂加入10毫升的酒精中充分溶解,然后再用40毫升的水稀释而成。请列式计算配制后的溶液中“抑花一号”的质量分数。____(ρ酒精=0.8克/毫升,ρ水=1.0克/毫升,计算结果精确到 0.01%)
16.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甲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丙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甲中的[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甲中[____]____的效率。
(3)当图乙中光照强度在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____。
(4)请将图丙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填序号)。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
三、探究题
17.取同一植物的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A枝条不处理,B枝条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油,C枝条叶片的上、下表面均涂上凡士林油,D枝条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油,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2h记录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下面的曲线图表示:
(1)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分析,我们可以根据________来比较植物的蒸腾量.此实验属于________(选填“定性实验”或“定量实验”).
(2)装置中在水面上滴加几滴植物油是为了________.
(3)曲线Ⅰ代表的装置是________ 和________ .将装置D与装置________ 对照,能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是叶.
(4)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________ ;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________ .
(5)如果实验结束时A装置的质量为65g,B装置的质量为75g,则通过分析可知,叶片上表面气孔的相对数量________叶片下表面.
四、简答题
18.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________。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________通过茎的________向上运输。
19.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0~24时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A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内__;
(2)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目的是为了降低B__;
(3)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C__;
(4)气孔张开和关闭可调节A、B、C__;
(5)图乙中代表呼吸作用的曲线是I__。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D
7.D
8.C
9.D
10.D
11.B
12.A
13. 线粒体; 叶绿体
14. B 吸水 C 壤溶液的浓度明显高于了根毛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液泡 细胞液
15. 被子植物 导管 蒸腾作用 2.04%
16. 导管 B 蒸腾作用 A 光合作用 N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开始积累 ②①④③ 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17. 实验装置中的失水量 定量实验 防止量筒内水分的蒸发 C D A B A 少于
18. B 筛管 水分; 导管
19. 错 对 对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