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
展开四川省南充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3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
一、古诗词赏析(共3小题)
1.(2022•南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照”字写出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反衬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
B.颔联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
C.颈联“空人心”对应上句“悦鸟性”,点出如此空灵纯净的世界可以净化心灵,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
D.这首诗语言朴素、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进入胜景,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取胜。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2021•南充)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3.(2020•南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 ”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 的氛围。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
4.(2022•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 患:忧虑,担心 |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得:同“德”,感恩、感激 |
C.是亦不可以已乎 | 已:停止 |
D.被执至南门 | 执:押解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 | 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
B.所欲有甚于生者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C.舍生而取义者也 |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
D.蹴尔而与之 |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
(3)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开篇通过类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B.乙文记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硕豫亲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骂而死,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乙文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史可法的悲壮事迹,极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认为“正义”“大义”比生命重要,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史可法用行动捍卫了他心中的“大义”。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5.(2021•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①”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②”也,寡人反取病③焉。”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
【注释】①得无……耶:难道……吗。②熙:同“嬉”,开玩笑。③病:侮辱。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弗敢加也 | 加:虚夸,夸大 |
B.小信未孚 | 孚:使信服 |
C.忠之属也 | 属:属于 |
D.齐人也,坐盗。 | 坐:因……获罪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齐之习辞者也
B.可以一战╲吾欲辱之,何以也
C.战于长勺╲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D.登轼而望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紧扣题目中的“论战”二字,详写了战前准备和战后论战,略写了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突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谋略。
B.乙文晏子巧妙运用类比说理,用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来类比齐人在齐为良民在楚为盗,有力地反击了楚王的侮辱,使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C.甲文中的曹刿在鲁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化解了鲁国的危机;乙文中晏子在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侮辱,用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D.甲乙两文都主要采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充分展现了曹刿和晏子作为国之重臣的精神风貌。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6.(2020•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③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属:同“嘱”,嘱托 |
B.微斯人,吾谁与归 | 微:如果没有 |
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 适:到、往 |
D.窃会计之余功 | 窃:偷得,这里指“利用”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重修岳阳楼 | 乃不知有汉 |
B.览物之情 | 无丝竹之乱耳 |
C.不以谪为患 |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
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
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古诗词赏析(共3小题)
1.(2022•南充)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首联写诗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照”字写出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反衬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
B.颔联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
C.颈联“空人心”对应上句“悦鸟性”,点出如此空灵纯净的世界可以净化心灵,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
D.这首诗语言朴素、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进入胜景,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取胜。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
A.有误,“反衬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有错。首联写诗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首句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照”字写出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与写作手法。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意思是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正是因为大自然如此寂静,才能听到钟磬之音,因此运用了“以声称静”的表现手法。联系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意思是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由此得出正是大自然景象的空灵与纯净,让人世俗的想法全然消失,表达了诗人超脱、淡泊的情怀。
答案:
(1)A
(2)示例:尾联运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如答成“以动衬静”亦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回应着大自然的寂寞无语(意对即可)。表达了诗人超脱、淡泊的情怀(意对即可)。
译文: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2.(2021•南充)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议论”应为“抒情”。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与本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都是表达与朋友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送友人》诗人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但两首诗中表达的情绪是不同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是诗人的乐观豁达,《送友人》则是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
答案:
(1)B
(2)相同点:都表达了在离别时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同点:李诗主要表达“我”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担忧;王诗主要劝勉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感,要心胸豁达,坦然待之。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3.(2020•南充)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 漏断 ”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 清冷、孤寂 的氛围。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断”即指深夜。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答案:
(1)漏断 清冷、孤寂
(2)①《卜算子》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孤鸿”的形象表现出作者被贬黄州时孤寂、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情感。②《定风波》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人生中的风雨,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二、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
4.(2022•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选自《梅花岭记》,有删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谥号。因曾担任内阁大学士,故自称“阁部”。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故患有所不辟也 | 患:忧虑,担心 |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得:同“德”,感恩、感激 |
C.是亦不可以已乎 | 已:停止 |
D.被执至南门 | 执:押解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乡为身死而不受 | 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
B.所欲有甚于生者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C.舍生而取义者也 | 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
D.蹴尔而与之 | 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
(3)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甲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开篇通过类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B.乙文记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硕豫亲王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骂而死,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乙文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史可法的悲壮事迹,极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认为“正义”“大义”比生命重要,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史可法用行动捍卫了他心中的“大义”。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有误,句意: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患:祸患,灾难。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为了/动词,作为;
B.介词,表比较,比/介词,表处所,在;
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D.都是代词,他。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
ACD.正确。
B.有误,原文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他的部将遵照他的遗言将他葬在梅花岭上”理解错误。
故选:B。
(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万钟,指优厚的俸禄;辩,同“辨”,分辨;加,益处,好处。句意为:优厚的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②重点词:然,然而,但是。临期,城破时。句意:)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
答案:
(1)A
(2)D
(3)B
(4)①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②但(在)匆忙慌乱中不能落在敌人的手里死去,谁(能)替我在城破时完成这个(为国而死)的大节呢?
5.(2021•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①”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②”也,寡人反取病③焉。”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
【注释】①得无……耶:难道……吗。②熙:同“嬉”,开玩笑。③病:侮辱。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弗敢加也 | 加:虚夸,夸大 |
B.小信未孚 | 孚:使信服 |
C.忠之属也 | 属:属于 |
D.齐人也,坐盗。 | 坐:因……获罪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肉食者谋之╲齐之习辞者也
B.可以一战╲吾欲辱之,何以也
C.战于长勺╲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D.登轼而望之╲出淤泥而不染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甲文紧扣题目中的“论战”二字,详写了战前准备和战后论战,略写了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突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谋略。
B.乙文晏子巧妙运用类比说理,用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来类比齐人在齐为良民在楚为盗,有力地反击了楚王的侮辱,使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C.甲文中的曹刿在鲁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用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化解了鲁国的危机;乙文中晏子在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侮辱,用敏捷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D.甲乙两文都主要采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充分展现了曹刿和晏子作为国之重臣的精神风貌。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
ABD.正确。
C.有误。“属”应该是“类”的意思。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辨析。
A.不同。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的;
B.不同。介词,凭借/介词,用;
C.相同。都是介词,在;
D.不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从文中曹刿与乡人的对话可看出,曹刿并非“国之重臣”。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狱,案件;虽,即使。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②重点词语:徒,只,仅仅;其实:它的果实。句意:只是叶子相似,它的果实味道不相同。
答案:
(1)C
(2)C
(3)D
(4)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②只是叶子相似,它的果实味道不相同。
6.(2020•南充)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
甲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③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属:同“嘱”,嘱托 |
B.微斯人,吾谁与归 | 微:如果没有 |
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 适:到、往 |
D.窃会计之余功 | 窃:偷得,这里指“利用”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乃重修岳阳楼 | 乃不知有汉 |
B.览物之情 | 无丝竹之乱耳 |
C.不以谪为患 |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
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
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②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D.正确;
C.有误,句意: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适:使……安闲(闲适)。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乃:于是/乃:竟然;
B.之: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以:把/以:把;
D.而:表递进关系/而:表转折关系。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ABC.正确。
D.有误,“两文中快乐的内涵是一致的”表述错误。【甲】文作者是因“天下之乐而乐”,【乙】文中的张梦得是因为欣赏长江的美景而快乐。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进,朝廷做官。亦,也。退,不在朝廷做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何时,什么时候。句意: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②重点词:即,就着,依着。以,用来。胜,胜景,美景。句意: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
答案:
(1)C
(2)C
(3)D
(4)①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②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
四川省宜宾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3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共14页。
四川省达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作文: 这是一份四川省达州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作文,共26页。
四川省自贡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作文: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4古诗词赏析&文言文阅读&作文,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