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双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双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纸张燃烧 B. 玻璃破碎 C. 苹果腐烂 D. 菜刀生锈
2. 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加热液体
C. 倾倒液体 D. 量取液体
3.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物质是( )
A. 木炭 B. 红磷 C. 硫 D. 铁
4. 生活中“低钠盐”“高钙奶”中的“钠”和“钙”是指( )
A. 元素 B. 单质 C. 原子 D. 分子
5. 过滤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
A. 为增大过滤速率,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
B. 漏斗下端的尖嘴口紧靠烧杯内壁中上部
C. 过滤器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D. 玻璃棒末端靠在漏斗内三层滤纸处
6.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B. 100g冰融化得到10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说明这一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C.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 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8.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 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9. 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强,生活中可用钢丝球洗刷铝锅
B. 同样的铁制品在海南比在兰州更易锈蚀
C.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D. 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合理开采
10. 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 氯化铜 B. 氯化银 C. 氯化锌 D. 氯化铁
11. 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的废水和废液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 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12.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
C.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某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是指100g水中溶解6g NaCl
13. 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
B. 合金是一种合成材料
C. 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
D. 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14.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词句进行解释,错误的是( )
A. 点石成金——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可以发生改变
B. 用洗洁精可除去油污——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C.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用铜和黄铜相互刻画,铜上留有更深的划痕——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15.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 用稀盐酸区分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C.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锌可以用镁条
D.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通入氧气点燃的方法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焦点:二氧化碳人工变淀粉,如何实现的?这项相关成果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专家认为,这是一项颠覆式的创新,未来有望解决粮食问题。淀粉是具有重要营养价值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淀粉。但是,在玉米等农作物中,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涉及超过60步的生物化学反应和复杂的生理调控,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不超过2%。
(1)写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的化学式 ______;
(2)二氧化碳人工变淀粉是 ______(填“化学变化”或者“物理变化”);
(3)二氧化碳人工变淀粉,为减少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写一点你可以做到的措施:______(填一个方面即可)。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2)碳在高温下和二氧化碳反应:______。
18.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
(2)a点的含义是______;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______;
(4)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______的方法。
19. 2021年,长沙地铁已经有五条地铁线载客运营,大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1)“文明乘车,从我做起”。乘坐地铁时,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请从分子的角度说明原因 ______;
(2)地铁的开通使得出行更加便利,有效减少了主城区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了因汽油(主要含C、H元素)燃烧产生的 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
20. 一中双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图操作方案,请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为 ______;
(2)固体A中含有 ______(填化学式);
(3)无色气体X为 ______(填化学式);
(4)若生成无色气体X的质量为0.2g,则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 ______g。
21.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常温下,E、F、G都是金属固体单质,A和G均为红色,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2.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需控制反应速率制得平稳的气流,则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______(填字母);
(3)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需要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锥形瓶中液面以下,目的是 ______;
(4)可用F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23.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已知H2C2O4能使澄清石灰水反应变浑浊
②无水氯化钙吸收水分
③浓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1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①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
②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使其不进入C,避免对C装置CO2的检验造成干扰。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图2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F、D、______、H、D、I;
②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______;
③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______。
(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是一种酸性物质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纸张燃烧: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苹果腐烂: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菜刀生锈:铁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此类题型来源于实际生活当中的化学,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题.本题判断的关键是根据物质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看变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答案】C
【解析】解:A、点燃酒精灯时,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该项错误;
B、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使用外焰加热,试管口向上倾斜45∘,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该项错误;
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紧挨瓶口,该项正确;
D、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该项错误;
故选:C。
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3.【答案】C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4.【答案】A
【解析】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低钠盐”“高钙奶”中的“钠”和“钙”是指元素,故选A.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元素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的元素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防止损坏滤纸,故选项解释错误。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下端的尖嘴口紧靠烧杯内壁中上部,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器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末端靠在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质量守恒定律,是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故选项说法错误。
B、100g冰融化得到100g水,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氧气逸出,这一反应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是因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A叙述错误;
B、二氧化碳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故B叙述正确;
C、固体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故C叙述正确;
D、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相同条件下空气密度大,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液态二氧化碳减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另一部分骤冷变成雪状固体,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即俗你“干冰”。
本题属于基础题,只需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即可解题。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和燃烧特殊物质的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解答】
A、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故错;
B、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错;
C、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使火熄灭,故对;
D、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极易引燃液化气而发生火灾,故错。
故选:C。
9.【答案】A
【解析】解:A、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会破坏氧化铝薄膜,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海南气候湿润,兰州气候干燥,同样的铁制品在海南比在兰州更易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越容易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合理开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铁锈蚀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铜,故选项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后面,银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银,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前面,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选项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铁和酸反应生成亚铁盐,不能生成正三价的铁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11.【答案】B
【解析】解:A、实验室的废水和废液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要倒入废液缸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其它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实验室的废水和废液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和溶液的特征、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无是色透明的液体,不是溶液,故A说法不正确;
B、有水的溶液,一般把水叫做溶剂,则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故B说法正确;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部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有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说法不正确;
D、某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是指100份质量的溶液中溶解含有6份质量的 NaCl,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
B、根据溶质、溶剂的确定方法分析;
C、根据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分析;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溶液的一些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溶液知识的归纳和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13.【答案】AD
【解析】解:A、沙漠地区的铁制品不易与水蒸气接触,锈蚀较慢,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钢的性能优良,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不是很纯的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利用的是隔绝氧气和水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A、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C、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
D、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铁锈蚀的条件、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金属材料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由于元素守恒,化学反应不能改变了元素种类,所以“点石不能成金”,故A说法错误;
B、用洗洁精可除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B说法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说法正确;
D、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洗洁精洗油污的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5.【答案】AB
【解析】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会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会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符合题意;
B、金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不反应,而铜锌合金的中的锌是一种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符合题意;
C、镁的活动性大于锌和铁,因此镁不但能与氯化锌反应,也能与氯化亚铁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合题意;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AB。
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答案】H2O化学变化 出行多骑自行车
【解析】解:(1)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水的化学式是:H2O;
(2)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有新的物质淀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出行多骑自行车,减少使用私家车,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故答案为:(1)H2O;
(2)化学变化;
(3)出行多骑自行车。
(1)根据化学式的书写进行分析;
(2)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3)根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式的书写,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知道减缓温室效应的方法。
17.【答案】S+O2−点燃SO2 CO2+C−高温2CO
【解析】解:(1)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点燃SO2。
(2)碳在高温下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高温2CO。
故答案为:
(1)S+O2−点燃SO2;
(2)CO2+C−高温2CO。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18.【答案】25 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B 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解:(1)由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2)由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点的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a定的含义是: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B;
(4)由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故答为:(1)25;(2)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3)B;(4)冷却热饱和溶液。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确定: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角交点的意义;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及分离混合物物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CO
【解析】解:(1)乘坐地铁时,不要在车厢内食用臭豆腐、榴莲等食物,是因为臭豆腐、榴莲等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臭味。
(2)汽油(主要含C、H元素)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等气体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其化学式为CO。
故答案为:
(1)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2)CO。
(1)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汽油燃烧的生成物,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汽油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分子的基本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过滤 Cu、FeH2 9.8
【解析】解:(1)操作a的能将固液分开,名称为过滤;
(2)由于过量的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所以,过滤后固体A中含有Cu、Fe;
(3)由于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无色气体X为H2;
(4)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x0.2g
982=x0.2g 解得:x=9.8g
故答案为:(1)过滤;
(2)Cu、Fe;
(3)H2;
(4)9.8。
(1)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
(2)根据过量的铁与硫酸铜的反应分析;
(3)根据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回答;
(4)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1.【答案】Fe2O3 Fe+2AgNO3=2Ag+Fe(NO3)2
【解析】解: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所以A是氧化铁,G是铜,氧化铁和B反应会生成金属单质E和氧化物D,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铁,D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化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铜都会生成金属F,所以F可以是银,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通过推导可知A的化学式为:Fe2O3;
(2)反应④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银,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2Ag+Fe(NO3)2;
故答案为:
(1)Fe2O3;
(2)Fe+2AgNO3=2Ag+Fe(NO3)2;
根据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所以A是氧化铁,G是铜,氧化铁和B反应会生成金属单质E和氧化物D,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铁,D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C反应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化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铜都会生成金属F,所以F可以是银,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试管 B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
【解析】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试管;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B;
(3)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需要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锥形瓶中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故答案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可用F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故答案为: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
(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需要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锥形瓶中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可用F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答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冷却挥发出来的草酸 GCuO(或氧化铜)H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H后的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F后中的D不变浑浊 取少量草酸于试管,加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证明草酸为酸性物质
【解析】解:(1)①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热分解,分解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沉淀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②草酸易挥发,导致生成的气体中含有草酸,草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草酸钙而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B装置温度较低,有冷凝作用,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
故答案为: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冷却挥发出来的草酸;
(2)①要检验生成CO,在甲组实验后,用浓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碱石灰干燥CO,利用CO和Cu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2,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CO避免环境污染,I中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是CO,所以其连接顺序是A、B、F、D、G、H、D、I;
②H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应该具有氧化性,且和CO反应有明显现象发生,CuO能被CO还原且反应过程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现象明显,所以H中盛放的物质是CuO;
③CO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CO能将黑色的CuO还原为红色的Cu,只要H中黑色固体转化为红色且其后的D装置溶液变浑浊就说明含有CO;
故答案为:①G;②CuO(或氧化铜);③H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H后的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F后中的D不变浑浊;
(3)酸性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色,因此证明草酸是一种酸性物质的方法是取少量草酸于试管,加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证明草酸为酸性物质;故答案为:取少量草酸于试管,加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证明草酸为酸性物质。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方法、降温的目的来分析;
(2)根据实验目的、物质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来分析;
(3)根据酸性物质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综合性较强,难点是排列实验先后顺序,根据实验目的及物质的性质进行排列顺序,注意要排除其它因素干扰,难度较大.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广益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广益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经开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炭黑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