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154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154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154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1543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1543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1543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1543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1543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评课课件ppt
展开(安重荣)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新五代史卷·安重荣传》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北宋)司马光:《涞水记闻》
范仲淹1043年拜为参知政事发起改革“庆历新政”
晏殊1042年拜为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欧阳修1043年出任右正言、知制诰参与庆历新政革新
① 分化事权、君主专制
宋中央机构设置有何突出特点?带来怎样的影响?
唐:程序分权(草拟、审核、执行)宋:领域分权(行政、财政、军政)
①分化事权,进一步削弱相权,强化皇权。②权力分割过细,机构众多,形成冗官局面,加重财政负担。行政效率低下。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清)毕沅《续资治通鉴》
宰相赵普给了他怎样的建议?
② 权归中央、强干弱枝
宋朝统治者依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更戍法”禁军定期换驻
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科举制度的完善);提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纲要上 P64<问题探究>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洪迈《容斋随笔 · 四笔》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欧阳修《文忠集》
宋朝科举制的完善有何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促进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 崇文抑武、文官政治
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拥有庞大官兵数量和巨额军费开支的宋为何屡屡败退?
宋制之弊是宋灭亡的重要原因,为何宋朝统治者要施行这样的制度?
④ 三冗两积、宋制之弊
统兵调兵分权“更戍法”
太宗尝谓侍臣曰:“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合当用心于此。”——《杨文公谈苑》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宋]叶适《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
宋朝政治制度背景:唐末及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地方势力膨胀,君弱臣强的历史教训。利: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减少内乱,巩固政权。弊: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举措导致边防空虚,军队战斗力弱;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冗官冗兵,财政负担沉重。
⑤ 庆历熙宁、变法革弊
宋太祖:朕与卿定祸乱以取天下,所创法度,子孙若能谨守,虽百世可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1
太宗即位诏书:谨当遵承,不敢逾越。
真宗即位制书∶务在遵行,不敢失坠。
仁宗登极赦∶谨当奉行,不敢失坠。
变法背景:(1)政治腐败、财政危机(2)农民起义、边防压力(3)因循保守、效率低下
核心宗旨:以整顿吏治为中心。
结果:触犯官僚集团既得利益,引发抵制最终失败
庆历新政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推恩信重命令
影响:①增加财政收入,达到富国目的,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②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为何改革结果事与愿违?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刘挚《忠肃集》青苗法……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手续还麻烦,给衙役交“好处费”,各地定下贷款指标,硬性摊派。——《帝国的惆怅》
改革涉及面广,急功近利;政策执行不力、用人不当;遭到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 …
(王钦若):澶渊之役,准以陛下为孤注,与虏搏耳。苟非胜虏,则为虏所胜。且城下之盟,古人耻之。今虏众悖逆,准为宰相,不能殄灭凶丑,卒为城下之盟以免,又足称乎? ——司马光《涑水记闻》真宗皇帝亲御六师,胜虏于澶渊。知其有厌兵之心,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苏辙《历代论》祖宗朝赐予之费, 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 取之于虏而复以予虏, 中国初无毫发损也。——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利:使国家相对安定,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往来,促进民族交融。弊:加重人民负担,加重北宋积贫积弱的状态。
这一时期各民族政权的关系如何?
⑥ 南宋偏安、政权并立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临安) (开封)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绍兴和议”后,南宋与金南北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宋金之间的战争也基本告以结束,南宋也得以偏安东南。
916 960 1038 1115 1125 1127 1206 1227 1234 1271 1276 1279 1368
①
辽
高中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图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文书政令,崇文抑武文官政治,先战后和,王安石变法背景,王安石变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授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武功与文治前车之鉴,武功与文治防弊之策,武功与文治祖宗之法,繁荣与贫弱边患频仍,繁荣与贫弱弊端再现,问题三变还是不变,变与不变庆历新政,变与不变熙宁变法,文人之思与政治现实,北伐与偏安武穆御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