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神州十三号第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神州十三号第2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神州十三号第3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神州十三号第4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神州十三号第5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神州十三号第6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神州十三号第7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课件神州十三号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议学提示,知觉表象,判断推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初级阶段,有待于深化,高级阶段,依赖于感性认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议题:看神舟十三号,学哲学
    议题一:看空间站的生活,学认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议学问题:用自己的话描述空间站上的生活与我们有何不同。
    到了太空,由于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绕着地球高速飞行,空间站和它里边的一切物质都因7.68公里/秒的轨道速度而拥有了“离心力”,与地球引力相抵消,于是在空间站里感觉不到重力。这时候水的表面张力就变得更加明显。当没有外界干扰时,漂浮在空中的水会因为表面张力的牵拉自动团成一颗圆圆的水球,这是因为当体积相同时,圆球的表面积最小
    到了太空,由于空间站在近圆轨道上绕着地球高速飞行,空间站和它里边的一切物质都因7.68公里/秒的轨道速度而拥有了“离心力”,与地球引力相抵消,于是在空间站里感觉不到重力。这时候水的表面张力就变得更加明显。当没有外界干扰时,漂浮在空中的水会因为表面张力的牵拉自动团成一颗圆圆的水球,这是因为当体积相同时,圆球的表面积最小。
    为什么空间站中水呈现凝珠状?
    (1)宇航员洗头用浴帽;(2)空间站中水之所以呈凝珠状,是因为水在失重的状态下,水的表面张力就更加明显。(3)洗澡用湿帕子擦身体,干帕子擦干;(4)王亚平的头发呈竖立状。
    议学活动:结合教材48页,思考下列描述哪个属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认识的含义。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性认识
    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
    议学活动:结合材料和教材,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辩证统一
    议学情景:我们的宇航员利用多年的观察和记录太空的状态和变化,拥有了丰富的观察资料。而我国通过这些观察资料,经过长期分析、归纳、推算最终发现了一些太空中所存在的规律、以及太空现象背后的本质。
    议题二:看太空探测活动,学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议学情景:空间站建设是我们探索太空的重要途径,建设空间站是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议学活动:思考我们该如何实现拥有空间站的梦想?结合教材思考建设空间站的活动是仅仅停留在头脑中的活动吗?如果不是,它是什么活动,有什么含义?
    议学提示: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直接变为现实的存在——直接现实性活动
    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1.改造自然的实践 (最基本的)如长江三峡的修建、都江堰水渠的修建2.变革社会的实践 如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3.科学文化实验
    议学情景:1.太空空间站的建设,不仅会直接带动整个航天科技产业链相关的科学技术进步,还将为有朝一日人类能够移民外太空积累科学基础。2.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背后有一群人保驾护航,如771所载人飞船项目团队、771所火箭项目团队、704所应急数据记录团队、772所FPGA团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三号,我们历经了22年。这22年,随着技术、条件的成熟,我们才能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
    议学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进行分组讨论,讨论时间3分钟。(1)探索太空需要做好哪些准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什么特征?(2)从材料中看,空间站的建设有什么目的?结合教材思考,这体现了我们的实践有什么特征?(3)如果你作为神十三的组织者,你认为需要哪些部门或者人员参与?(4)我国现已发行神十四,你认为我们发行神十五还需要等待哪些条件的成熟?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等大量先进的设备装备
    三名航天员以及航天技术专家、人员等
    要遵循规律,选择合适的天气,火箭、飞船发射和返回的线路、地点要科学
    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受客观规律制约
    什么样的天气都能探吗?
    受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制约
    议学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进行分组讨论,讨论时间3分钟。(1)探索太空需要做好哪些准备?(2)从材料中看,空间站的建设有什么目的?结合教材思考,这体现了我们的实践有什么特征?(3)如果你作为神十三的组织者,你认为需要哪些部门或者人员参与?(4)我国现已发行神十四,你认为我们发行神十五还需要等待哪些条件的成熟?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
    1.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 (社会性)
    2.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
    议题三:看空间站实验活动,学作用
    议学活动:请同学观察实验进行分组讨论,讨论时间3分钟。1.各位认为我们要知道乒乓球在空间站的沉浮状态有哪些途径?2.这个实验改变或者增加了我们哪些认识?3.结合实验思考,我们生活中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判断我们认识/想法是否正确?
    议学总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本身不能回答;②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③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和归宿。②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
    我们通过跟随航空探索、神舟十三号,了解到太空站的生活,了解到神十三背后的付出,现在我们找同学来谈谈你对航天事业的感想。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负着时代的使命,祖国人民在期盼着我们。值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100周年之际,让我们青少年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汲取不竭奋进的动力,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

    相关课件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文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与实践,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与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践与认识,认识与实践,实践的含义及形式,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探索认识的奥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