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体,重点词语,读懂诗意,诗歌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饮酒陶渊明结庐 /在人境,而无/ 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采菊 /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山气/ 日夕佳,飞鸟 /相与还。此中 /有真意,欲辨/ 已忘言。一、文体古体诗古体诗也称古风,是相对于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而言的一种古典诗体。唐代人称这种诗体为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此诗体不必讲究平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古体诗分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二、 作者及写作背景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三、重点词语1、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2、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3、尔:如此,这样。4、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5、山气:山间的云气6、日夕:傍晚7、欲辨已忘言: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四、读懂诗意诗意:我把草屋建在人多聚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要问我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心里远离世俗,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安静。(我)在东篱下随手摘几朵菊花,悠然闲适间抬头看见了美丽的南山。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辨别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五、诗歌赏析1、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答:“车马喧”指官场繁琐的应酬,而诗人已经疏远了奔走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心情闲适,心志高远,因此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不感到车马喧了。2、“问君何能尔?”一句有何妙处?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以“君”自指,言语之间自豪而自足。3、“悠然见南山”的“见”能改成“望”吗?为什么?悠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不能,“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悠闲、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什么?有何深意?这两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的情景。这两句虽是写景,实则抒情悟理,诗人不仅在勉励自己”还”,也在规劝其他人不要只顾追名逐利,要回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5、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奸诈,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相关文章链接,知识链接,古诗延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试题链接,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试题链接,参考答案,陶渊明生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