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半期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
B. 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
C. 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D. 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多细胞生物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依赖体内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详解】A、大熊猫是多细胞动物,需要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A正确;
B、大熊猫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C正确;
D、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D正确。
故选B。
2. 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下列所述科学家与其研究成果不相符的是( )
A.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是动植物的构成单位
B. 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C.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
D. 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等,并命名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提出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动植物构成单位,揭示了动植物的统一性。
【详解】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动植物构成单位,A正确;
B、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B正确;
C、魏尔肖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C正确;
D、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等,但命名细胞的为罗伯特虎克,D错误。
故选D。
3. 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常见的肺炎类型包括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和肺真菌病(如曲霉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阻断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可用来治疗曲霉菌等引起的肺真菌病
B. 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一个新冠病毒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 细菌、支原体、新冠病毒和曲霉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对支原体和新冠病毒进行体外培养时,需要将其接种在完全培养基上
【答案】A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详解】A、曲霉菌为真菌,具有细胞壁,阻断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可使曲霉菌不能形成细胞壁,从而容易吸水涨破,因此可用来治疗曲霉菌等引起的肺真菌病,A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C错误;
D、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D错误。
故选A。
4. 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的两种溶液需要临时等量混匀使用
B. 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C. 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时,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后,需用清水反复冲洗
D. 常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检测蛋白质是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A液,摇匀,再加B液摇匀,不需要加热就有颜色反应,A错误;
B、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错误;
C、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时,子叶切片经苏丹Ⅲ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C错误;
D、梨和苹果组织富含还原糖,其组织样液常用作检测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D。
5. 如图1中A、B、C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细胞完全脱水后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是O和H
B. 若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扇形图,则A表示核酸
C. 图2中a代表的元素是碳元素
D. 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B化合物结构具有多样性,必含的元素为C、H、O、N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1可知,若该细胞是正常细胞,含量最多的A化合物是水,B是蛋白质;若该细胞是表示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A为蛋白质;图2是活细胞元素含量的柱形图,含量最多的a是O元素,b是C元素,c是H元素。
【详解】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 A是水,B是蛋白质,在水和蛋白质中共有的元素是O和H,A正确;
B、如果图1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蛋白质含量最多,故A是蛋白质,B错误;
C、细胞完全脱水后,图2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是C,C正确;
D、图1表示正常细胞,B是蛋白质,蛋白质具有多样性,一定含有C、H、O、N四种元素,D正确。
故选B。
6. 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内“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
B. “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环状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8个氧原子和8个氮原子
C. 蛋白质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一定不可逆转
D. “分子伴侣”折叠蛋白质的过程中可能涉及氢键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使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活性的丧失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蛋白质变性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即由氨基酸构成的肽链并不发生改变。
【详解】A、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分子伴侣”发挥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内质网,A正确;
B、每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环状八肽化合物由 8 个氨基酸脱去8个水形成,其中 8 个氨基酸中至少的氧原子数为 8×2=16,至少的氮原子数为 8×1=8,8分子水(H2O)包含的氧原子数 8,氮原子数为 0,则环链八肽化合物至少有氧原子 8×2-8=8,氮原子 8×1=8,B正确;
C、由题干信息可知,分子伴侣在发挥作用时会改变自身空间结构,并可循环发挥作用,因此可以判断“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可以逆转的,C错误;
D、“分子伴侣”折叠蛋白质过程中,即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形成,其过程中可能涉及二硫键、氢键的形成,D正确。
故选C。
【点睛】
7. 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 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68
C. 该蛋白质的R基上共有17个氨基
D. 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1个羧基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多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 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在形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根据题图分析,羧基总数为16个,R基上的羧基数目为15个,而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总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目,所以该蛋白质含有16-15=1条肽链。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A错误;
B、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6-1=125个,则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即等于18×125=2250,B错误;
C、该蛋白质中, R基上的氨基数=氨基总数-肽链数=17-1=16个,C错误;
D、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有15个氨基酸的R基含有羧基,因此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1个羧基,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及其相关公式,弄清楚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氨基数、羧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结合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答题。
8. 下列有关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
A. 欧文顿通过实验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穿过细胞膜,据此推测: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 戈特和格伦德尔通过实验现象推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的电镜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D. 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方法,通过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探究史:
1、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透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结论。
2、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的2倍。这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的排列是连续的两层。
4、(1)20世纪40年代曾有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蛋白质。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提出的生物模型是所有的生物膜都是有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对生物膜静态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随着新技术运用,科学家发现膜蛋白在细胞膜的位置不对称。5、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用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将小鼠细胞和人的细胞融合。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一半发红色荧光,在37℃下经过40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细胞膜有流动性。
【详解】A、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透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结论,A正确;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的2倍。这说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的排列是连续的两层,B正确;
C、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是实物,不属于模型,C错误;
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进行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高倍镜可观察到叶绿体有双层膜和基粒
B. 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不需切片
C. 应选取新鲜枝上的成熟小叶作为观察材料
D. 实验前应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2、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详解】A、叶绿体有双层膜和基粒属于亚显微结构,用高倍镜观察不到,A错误;
B、黑藻是一种多细胞藻类,只是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可以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B错误;
C、观察叶绿体,应选择黑藻新鲜枝上的幼嫩叶片制成临时装片,C错误;
D、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有利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保持细胞的活性,更有利于观察叶绿体的形态,D正确。
故选D。
10. 细胞的生物膜之间可以通过囊泡相互转化,囊泡的移动加强了细胞各组分之间的交流。如图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吞泡和分泌小泡的形成与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B. 分泌蛋白由核糖体合成后通过囊泡运输至内质网加工
C. 溶酶体消化细菌后形成的物质均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
D. 核膜与内质网直接联系,蛋白质不需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A、内吞泡和分泌小泡的形成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与膜的结构特点有关,A正确;
B、核糖体无膜结构,无法形成囊泡,B错误;
C、溶酶体消化细菌后形成的物质不都通过囊泡分泌到细胞外,C错误;
D、核膜与内质网可直接联系,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错误;
故选 A。
11. 科学家已知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中,他们假设伞藻的伞帽形态主要由细胞核控制,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了一个嫁接实验,如图表示其中的一组。对此实验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细胞质中没有遗传物质
B. 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甲的伞柄移植到乙的假根上
C. 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细胞核有关
D. 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
【答案】A
【解析】
【详解】A、伞柄和假根中都有细胞质,但细胞质的线粒体中有少量的遗传物质DNA,A错误;
B、图示的实验是将乙的伞柄移植到甲的假根上,所以本实验中的另一组应该将甲的伞柄移植到乙的假根上,B正确;
CD、题图显示:伞藻的细胞核位于假根中,将乙的伞柄移植到甲的假根上,长出的伞帽与甲的相同,由本实验可以推测伞帽的形态可能主要与细胞核有关,但不能排出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若要进一步验证细胞核的功能,还应进行核移植实验,以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C、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以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之一为依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解答此题的先决条件是:从实验过程到实验结论的形成角度去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抓住图中呈现的信息“嫁接后的伞藻长出的伞帽形态与提供细胞核的个体一致”,据此分析各选项。
12.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漏斗内(S1)和漏斗外(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达到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渗透平衡时,S1和S2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S2>S1
B. 若吸出漏斗管内△h以内的液体,则重新平衡时,△h的高度保持不变
C. 若在漏斗管内外加入少量蔗糖酶(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则重新平衡时,△h=0
D. 内外液面达到平衡时,水分子从S1到S2的扩散速率大于从S2到S1的扩散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渗透平衡时液面差△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越大;蔗糖是不能穿过半透膜的分子,图中由于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因此烧杯中的水分子可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内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
【详解】A、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内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为S1>S2,A错误;
B、若吸出漏斗管内△h以内的液体,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减小,则重新平衡时,△h的高度会下降,B错误;
C、若在漏斗管内加入少量蔗糖酶(对实验的影响忽略不计),蔗糖可被分解为单糖,漏斗内溶液浓度增加, 液面会先上升,由于半透膜允许单糖通过,继而漏斗内溶液浓度会下降,则漏斗液面将会下降,最终△h=0,C正确;
D、内外液面达到平衡时,水分子从S1到S2与从S2到S1的扩散速率相等,处于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C。
13.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0.5h时,水分子在细胞原生质层两侧只发生单向运动
B. 0〜4h内,KNO3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C.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D. 0时刻时,KNO3溶液的浓度大于洋葱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0~2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2~4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
【详解】A、0~2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说明原生质体失水量大于吸水量,水分子在细胞原生质层两侧发生双向运动,故在0.5h时,水分子在细胞原生质层两侧发生双向运动,A错误;
B、由图可知,0~4h内,该细胞中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这说明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由此可推知KNO3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错误;
C、0~1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不断缩小,由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要远大于细胞壁,因此该时间段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C错误;
D、0~2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所以0时刻时,KNO3溶液的浓度大于洋葱细胞液的浓度,D正确。
故选D。
【点睛】
14. 下列关于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催化下分解都加快,其原理都是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B. 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
C.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选择淀粉和淀粉酶作实验材料,或者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检测效果均可
D. 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顺序:淀粉+淀粉酶→置于相应水浴温度5 min→滴斐林试剂加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①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了能量,因此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②淀粉遇碘液变蓝色。③过氧化氢在自然条件下可以缓慢分解,加热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④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⑤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应先使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分别达到实验温度后再混合,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将相同温度下的酶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后,维持各自的实验温度一定时间,以保证酶有足够的时间催化化学反应。最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通过检测淀粉的剩余量的多少来判断酶的活性。
【详解】A、加热可以给过氧化氢分子提供能量,而过氧化氢酶能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所以过氧化氢在高温下和酶催化下分解都加快,A错误;
B、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产物都是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会生成砖红色沉淀,碘遇淀粉变蓝,碘液只能鉴定淀粉有没有被分解,不能鉴定蔗糖有没有被分解,若底物选择淀粉和蔗糖,用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则检测试剂宜选用斐林试剂,不宜选用碘液,B正确;
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加热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对实验有干扰,因此不能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C错误;
D、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的水解产物——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对实验结果有干扰,由于酶具有高效性,应先使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分别达到实验温度后再混合,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D错误。
故选B。
【点睛】明确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内涵,理解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据此依据实验设计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和各选项呈现的信息找准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进而围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的实验、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来分析判断各选项。
15. 如图为用同一种酶进行的不同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曲线是研究温度对该酶的影响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酶失活
B. 根据丙图可知本实验研究的酶是蔗糖酶
C. 实验结果表明,30℃最接近该酶的最适温度,该酶的最适pH是7
D. 酶作用的原理是能够为反应提供活化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1.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RNA不含肽键,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
2.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起催化作用;
3.酶分子结构在低温条件下只是活性下降,结构不会受到破坏,温度适宜时活性还可恢复。
4.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图甲中,温度过高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而温度过低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恢复,A错误;
B、根据丙图可知麦芽糖含量不断的减少,故本实验研究的酶是麦芽糖酶,B错误;
C、图甲中,温度由20℃到30℃,酶的活性逐渐加强,温度由30℃到40℃时,酶的活性逐渐下降,说明最适温度是30℃,图乙可以看出最适pH是7,C正确;
D、酶作用的原理是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够分析相关曲线图,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难度适中。
16.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②酶降低化学反应过程的活化能
③人体中酶只在内环境中起作用
④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⑤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⑥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的能量获取和利用要经历复杂的物质变化,而且是在温和的条件下有序地进行的。这就离不开生物催化剂——酶。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显著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详解】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化学性质不变,不会被立即降解,①错误;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过程的活化能,②正确;人体中的酶可以在细胞内、内环境,甚至是体外发挥作用,③错误;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④错误;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⑤错误;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的ATP,⑥错误。因此,B、C、D均错误,A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不在线粒体中分解,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
17. 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并向这3支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CO2的是甲和丙
B. 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甲和丙
C. 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最终能够产生CO2和H2O的是丙
D. 在氧气充足条件下,最终能够产生ATP的是甲、乙、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3、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丙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A正确;
B、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丙试管中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B正确;
C、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只有丙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最终能够产生CO2和H2O,C正确;
D、乙试管中是线粒体和葡萄糖,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中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的是丙酮酸,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反应,故乙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不能产生ATP,D错误。
故选D。
18. 下图表示酵母菌在细胞呼吸(底物仅为葡萄糖)过程中,O2浓度与CO2释放量、O2吸收量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O2浓度为0时,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 O2浓度为5%时,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有CO2产生
C. c点的O2浓度下,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等
D. 随着O2浓度的增大,酵母菌细胞的呼吸速率将一直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中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无氧呼吸中只释放二氧化碳而不吸收氧气。观察曲线可知,在氧气浓度小于10%时,氧气的吸收量曲线低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曲线,表明酵母菌既在进行有氧呼吸又在进行无氧呼吸。Q点对应氧气的吸收量为零,则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R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表现为最低,则有机物的分解量最少,即呼吸作用最弱,此时无氧呼吸得到了抑制而有氧呼吸还很弱。P点时两曲线重合,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则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受到了完全的抑制。
【详解】A、O2浓度为0时,葡萄糖中的化学能一部分储存在ATP中、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大部分储存在酒精中,A错误;
B、O2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低于CO2生成量,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有CO2产生,B正确;
C、c点的O2浓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相等,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3倍,C错误;
D、O2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速率不再增大,D错误。
故选B。
19.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有关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种光合色素均可用层析液提取制备
B. 光照由450nm转为500nm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产量将会减少
C. 遮光条件下,蓝紫光为主的散光占比增加。预测在适当遮光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a/b升高
D. 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快,滤纸条顶端的色素是橙黄色的叶黄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示为叶绿体中色素利用光能的百分比。分析可知,叶绿素有两个波峰,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只有一个波峰,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主要分布于类囊体膜上,为脂溶性,可用无水乙醇提取。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详解】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四种光合色素均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制备,层析液是用来分离色素的,A错误;
B、光照由450nm转为500nm后,色素吸收的光能减少,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ATP产量将会减少,B正确;
C、遮光条件下,蓝紫光为主的散光占比增加。预测在适当遮光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降低,C错误;
D、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快,滤纸条顶端的色素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D错误;
故选D。
20. 如图表示植物某个叶肉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a、④⑤⑥⑦⑧⑨表示的反应过程中,每个阶段都释放能量,且都有一部分转移并储存于ATP中;b、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过程②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当过程②产生氧气的速率和过程⑨中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时,说明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过程②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核中DNA的复制提供能量;e、红光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可通过过程②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f、过程③所需还原剂氢可由过程⑧供给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可知,②是光反应过程,③是暗反应过程,④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⑤是丙酮酸分解成酒精的过程,⑥是丙酮酸生成乳酸的过程,⑦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⑧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详解】a、在过程⑤⑥中,不释放能量,能量转移到酒精和乳酸中,a错误;
b、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②过程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正确;
c、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当②过程产生氧气的速率和⑨过程中消耗氧气的速率相等时,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错误;
d、过程②产生的ATP只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不能为细胞核中DNA复制提供能量,d错误;
e、红光条件下主要是部分特殊状态的叶绿素通过②过程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e错误;
f、③过程所需还原剂氢可由过程②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提供,f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 图甲表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m和1分子a构成化合物b。神经肽Y是由36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一条多肽链,与动物的摄食行为和血压调节具有密切关系。图乙是神经肽Y的部分氨基酸组成示意图和谷氨酸(Glu)的结构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若图甲中a为脱氧核糖,m为G,则化合物b称为_____,其构成的大分子物质主要分布在生物细胞的_____中;T2噬菌体和乳酸菌内含有的碱基m分别有_____种和_____种。
(2)据图分析,甲、乙共有的元素为_____,Glu的R基是_____。
(3)图乙连接Leu和Ala的化学键称为_____,若该化学键发生水解,所需水中的氢用于形成_____。
(4)组成鱼和人的神经肽Y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但两者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那么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从鱼体内提纯神经肽Y并喂养小鼠后,小鼠的摄食行为和血压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②. 细胞核或拟核 ③. 4 ④. 5
(2) ①. C、H、O、N ②. -CH2-CH2-COOH
(3) ①. 肽键 ②. —NH2和—COOH (或氨基和羧基)
(4)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5)神经肽Y被小鼠消化而失效
【解析】
【分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组成DNA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是4种核糖核苷酸。核苷酸可水解成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脱水缩合: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在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分别脱下—OH和—H结合形成H2O,同时形成一个肽键。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小问1详解】
若图甲中a为脱氧核糖,m为G,则化合物b称为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其构成的大分子物质是DNA,在真核细胞中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在原核细胞中主要分布在拟核。T2噬菌体只含有DNA,碱基有4种(A、T、G、C),乳酸菌细胞内含有DNA和RNA,其碱基共有5种(A、T、G、C、U)。
【小问2详解】
甲是核苷酸、乙是部分肽链,其共有的元素是C、H、O、N。据图,Glu的R基是-CH2-CH2-COOH。
【小问3详解】
Leu和Ala脱水缩合后通过肽键连在一起,水解和脱水缩合可看作物质上相反的反应,水中的氢用于形成氨基和羧基。
【小问4详解】
鱼和人的神经肽Y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除此之外,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也会影响肽链的空间结构。
【小问5详解】
神经肽Y在小鼠的消化道内被蛋白酶和肽酶消化水解为氨基酸,氨基酸吸收后没有Y的功能。
【点睛】通过核苷酸模式图、部分肽链组成图、氨基酸的结构式图,考查对核酸的组成、脱水缩合、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等知识的理解。
22. 有迁移能力的动物细胞边缘常见不规则突出物,曾被认为是细胞膜碎片。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电镜下发现这些突出物具有石榴状结构(PLS)。请回答问题:
(1)具有迁移能力的细胞中存在图1所示结构,此结构体现了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科研人员分析了PLS中蛋白质的来源及其功能,结果如图2,发现与“PLS是细胞膜碎片”的观点不符。理由是:该结构中的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为研究PLS的形成与细胞迁移的关系,分别用细胞迁移促进剂和抑制剂处理有迁移能力的细胞,实验结果如图3。其他1.81.51.20.90.60.301%
据图3分析,PLS的形成与细胞迁移有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抑制剂处理后,PLS最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中被分解。
(4)具有迁移能力的细胞可普遍形成PLS,后续细胞摄取PLS后可获知细胞的迁移线等信息。综上分析,PLS可能与细胞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①. 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催化(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②. 不仅来自于细胞膜,也不只具有细胞膜蛋白的功能 ③. 促进细胞迁移,PLS增多(抑制细胞迁移,PLS减少) ④. 溶酶体 ⑤. 信息交流(通信)
【解析】
【分析】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在物质运输中起运输载体的作用;分布在膜表面的蛋白质类的酶,具有催化作用;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免疫相关。
2、溶酶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和“消化车间”。
【详解】(1)分析图1可以看出,该结构能运输H+,并催化ATP的合成,说明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物质运输、信息交流、催化等功能。
(2)通过图2可以看出,该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细胞膜和细胞质等,功能中显示也不只具有细胞膜蛋白的功能,故PLS细胞是细胞膜碎片的观点不对。
(3)由图3可以看出,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比较,促进细胞迁移,PLS增多;抑制细胞迁移,PLS减少,故PLS的形成与细胞迁移有关。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故细胞抑制剂处理后,PLS最可能在溶酶体中被分解。
(4)由信息“细胞摄取PLS后可获知细胞的迁移线等信息”说明PLS的形成可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
【点睛】本题结合各种图示,考查生物膜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3. 下图是动物细胞膜的结构及几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模式图,A、B、C表示相关物质,①②③表示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中,[ ] ___________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这说明A具有___________。
(2)若图中的细胞膜是人成熟红细胞膜,则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___________。研究发现,对某动物细胞施加某种化学物质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葡萄糖、K+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试图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将实验补充完整。(如果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需消耗能量,则能量主要由细胞有氧呼吸提供)
①实验步骤:
a取A、B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等量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A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论:
a.若A、B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C糖蛋白 ②. (一定的)流动性 ③. ③协助扩散 ④. 该种化学物质抑制了该动物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的活性 ⑤. 完全抑制有氧呼吸 ⑥. 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⑦. 若B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A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其中A为磷脂双分子层,B为蛋白质;C是糖蛋白;①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不需载体和能量,为自由扩散;②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③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
【详解】(1)图中所示的细胞膜结构中, C为糖蛋白,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细胞吸水膨胀时A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变小,这说明A具有流动性。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即图中③。Ca2+、葡萄糖、K+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研究发现,对某动物细胞施加某种化学物质后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葡萄糖、K+的吸收不受影响,说明该化学物质没有影响能量的供应,则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化学物质抑制了该动物细胞膜上转运Ca2+的载体蛋白的活性。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呼吸。
①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是否能正常进行有氧呼吸供能,因此实验步骤为:
a.取A、B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等量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
b.A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B组完全抑制有氧呼吸。
c.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②实验结论:
a.若A、B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被动运输;
b. 若B组吸收速率明显小于A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3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运输方式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即可。
24. 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后形成铵根离子)。某研究人员利用一定浓度的尿溶液进行了铜离子对脲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得到下图所示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17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
(2)图示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脲酶的活性______________。图中显示,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______________。
(3)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该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脲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该微生物合成脲酶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13C呼气试验检测系统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的“金标准”,被测者先口服用13C标记的尿素,然后向专用的呼气卡中吹气留取样本,即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被测者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请简要说明呼气试验检测的原理:______________。
【答案】(1)蛋白质 (2) ①. 温度和铜离子浓度 ②. 降低 ③. 40~60 ④. 在不加入铜离子(或铜离子浓度一定)的情况下,在温度为40~60℃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测定尿素分解速率
(3) ①. 核糖体 ②. (幽门螺杆菌会产生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NH3和13CO2,如果检测到被测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13CO2,则说明被测者被幽门螺杆菌感染
【解析】
【分析】1、美国的萨姆纳提取出脲酶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3、酶的作用机理: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小问1详解】
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出脲酶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小问2详解】
图中温度和铜离子浓度是实验中人为改变的量是自变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升高,产生的铵根离子减少,说明脲酶的活性降低。图中显示,脲酶在50℃时活性最高,所以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40~60℃。为了进一步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在不加入铜离子(或铜离子浓度一定)的情况下,在温度为40~60℃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测定尿素分解速率,尿素分解速率最高时的温度为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小问3详解】
脲酶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被测者口服用13C标记的尿素,尿素中的碳原子是13C,分子式为13CO(NH2)2,如果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会产生脲酶,则尿素会被水解,NH3和13CO2,若检测患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13CO2,则代表胃部存在幽门螺杆菌。
【点睛】本题以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结晶为题材,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本质、明确酶的特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5. 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每小时所测得的结果。据图分析:
(1)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_____。
(2)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如外界温度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装置如何设置?_____。
(3)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_____,当改用80W灯泡照射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_____(增多、减少、不变或不能判断)。
(4)B点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
(5)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溶液,且将装置放在_____环境中。在A点,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
(6)茉莉花的生长需要浇水,但浇水过多易发生烂根现象。请说明原因:_____。
(7)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置于140W光照条件下8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该植物一昼夜氧气释放量为_____cm。
【答案】(1)用不同瓦数灯泡或改变灯与广口瓶的距离
(2)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花,其他设置与装置甲一样
(3) ①.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②. 增多
(4)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5) ①. NaOH黑暗(或遮光) ②. 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6)浇水过多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有毒害作用
(7)3.2
【解析】
【分析】碳酸氢钠溶液是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缓冲液,保持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变,所以液滴移动是氧气的吸收或者释放造成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时氧气量增加,液滴右移,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时,氧气量减少,液滴左移。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液滴移动是由氧气量的变化造成的,可以测呼吸作用速率。
【小问1详解】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可以使用不同瓦数灯泡或改变灯与广口瓶的距离来控制。
【小问2详解】
对照组实验中,应保持其他所有无关变量的相同性,为了防止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妨用死亡的茉莉花放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装置中,最终统计该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对实验装置甲的结果进行修正。
【小问3详解】
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则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改用80W灯泡照射时,光反应强度增大,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更多的ATP和还原氢,因而三碳化合物可以更快地被还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多。
【小问4详解】
B点为茉莉花的光饱和点,故B点以后,限制茉莉花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CO2浓度。
【小问5详解】
A点数据为植物的呼吸速率,将装置中的NaHCO3溶液换成NaOH,则植物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掉,因而气体总量会减少,减少的气体量即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在A点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产生ATP,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小问6详解】
浇水过多使得土壤中溶解氧降低,植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有毒害作用,易发生烂根现象。
【小问7详解】
植物8h内释放的氧气量未1.2×8=9.6;16h黑暗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为0.4×16=6.4;所以一昼夜内氧气的释放量未9.6﹣6.4=3.2cm。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涉及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的实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利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cm,8 c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长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