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1. 如图所示,疫情期间老师每天手持测温仪为学生测量体温。下列与测温有关的估测,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温仪与被测学生距离约1m
B. 测温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C. 测得的体温为36.7℃是正常体温
D. 测温队伍移动的速度约为18km/h
2. 下列光现象中,能利用到光的反射这一知识解释的是( )
A. 倒映在湖面上的夜
B. 铅笔好像折断了
C. 用日晷指针的影子计时
D. 用手影摆出动物的形状
3. 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霜打枝头
C. 冰雪消融 D. 漫天大雾
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发现车身后的障碍物
B.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能有效的让学生免受噪声的干扰
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
5. 如图所示,这个行程码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通过微信或支付宝二维码扫一扫,可以查询本人在疫情期间14天到访地信息。查寻时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这个行程码,当手机描行程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看见行程码,说明行程码是光源
B. 手机摄像头使用的是凹透镜
C. 行程码应位于手机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D.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个行程码,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盆中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所以质量变大
B. 1kg钢铁的质量大于1kg棉花的质量
C. 一块橡皮泥被捏成工艺品之后其密度减小
D. 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了一半,瓶中氧气的密度减小
7.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雨后天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 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钱币真伪
D. 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
8. 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 B. 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为45C
C. 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D. 第15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存状态
9. 有关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时,要使像变小,照相机应远离被拍摄的物体
B. 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a
C.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远视眼看近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用凹透镜矫正
10.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都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C.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
D. 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11. 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居民听到广播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传播,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12. 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_____。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3. 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m/s,则大约需要______小时。
14. 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像与视力表大小______,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 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
15. 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画面,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此时光从______斜射入______中,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______位置(下方/上方/本身)。
16. 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______(填“厚”或“薄”),晶状体的______发生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的实像。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佩戴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17.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质量为1731g的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样品容器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封装的。在回归地球的途中,月球样品的质量保持______ ;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______ 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18. 冰熔化成水,质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一块体积为3×10−2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体积变化了______dm3。(冰的密度为ρ冰=0.9×103kg/m3)
19. 有一铝球的质量是27kg,体积是15dm3,它是______(选填“实心”或“空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_dm3。(铝的密度为ρ=2.7×103kg/m3)
20. 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1. 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A处有一支激光笔。要使从激光笔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请画出光路图。
22. 如图所示,请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23. 2021年11月2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神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这个现象中所包括的物态变化名称?
(2)解释“白气”产生的原因?
24. 五一放假期间,小明和爸爸先从家自驾车到绥中北站,然后乘高铁去沈阳北站。10:40从路边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处开始计时。又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的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车次
始发:绥中北站
终点:沈阳北站
运行距离
D29
10:08
12:08
325km
G1241
11:35
13:35
325km
D1205
12:47
14:41
325km
(1)他们以限定的最高时速行驶至绥中北站需要0.5小时,则交通标志牌到绥中北站的路程为多少千米。
(2)如果他们乘坐的是G1241次列车,那么该趟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3)该趟列车长200m,中途以30m/s的速度,完全穿过长度为1300m的一座大桥需要多少秒。
25. 某空瓶的质量为120g,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620g:把一质量为89g的实心球放入这个装满水的瓶中,球完全浸没后沉入瓶底,待水溢出后测出此时瓶子的总质量为699g。求:
(1)瓶子的容积。
(2)从瓶子中溢出水的质量。
(3)实心球的密度。
26. 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释放,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速度___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3)实验测得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m/s。
(4)实验时,发现小车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则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27. 在学校实验室里,小红与同学们一起通过实验探究了“平面镜成像特点”.
(1)选取器材时,小红想用自己的梳妆镜进行实验,小明告诉她应该选用玻璃板,这是因为______.
(2)经过讨论,小红选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图中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实验时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
(3)实验时,小红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到______时为止,记下蜡烛B的位置,测量出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都是20cm,于是她得出: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小明指出小红的实验有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______.
28. 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______.实验时烧杯上还应覆盖硬纸板的目的是______,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2)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______(选“A”或“B”)。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
(4)通过这个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沸腾后总是______(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29.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点燃蜡烛后,调节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的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为了观察此时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小明将蜡烛继续靠近透镜,看到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实验过程中,若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丙所示的情况,为了在光屏中央可以得到完整的像,小明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0. 疫情期间,医生建议多吃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学过密度知识之后,冬冬对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冬冬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的偏向如图甲所示,则应该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其中的错误是:a.______;b.______。
(2)正确操作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空杯的质量为______ g。
(3)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是______cm3,所测牛奶的密度为______kg/m3。
(4)冬冬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测温仪与被测学生距离约10cm=0.1m,故A不正确;
B、成年人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50kg左右,故B不正确;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36.7℃是正常体温,故C正确;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测温队伍移动的速度约2km/h,故D不正确。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正确的答案。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A
【解析】解:A、倒映在湖面上的夜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铅笔好像折断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日晷的影子计时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手影摆出动物造型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滴水成冰是液态水凝固成固态的冰,故A错误;
B、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
C、冰雪消融是固态冰熔化成液态的水,故C错误;
D、雾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滴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滴水成冰属于液态变成固态;
(2)水蒸气变成霜属于气态变成固态;
(3)冰雪消融属于固态变成液态;
(4)雾是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属于气态变成液态,据此判断。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及其应用的知识,属于基础题。
4.【答案】D
【解析】解: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发现车身后的障碍物,故A错误;
B、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等级,但不能减弱噪声,故A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振动幅度不同,发声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家乡的口音,其意思更接近于音色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
本题是声现象的综合题,难度不大,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5.【答案】C
【解析】解:A、行程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手机摄像头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因此,扫描行程码时镜头和行程码之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错误,C正确;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个行程码,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镜面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3)数字型条码是黑白相间的图,黑色能够吸收任何颜色的色光,而白色则能够反射任何颜色的色光。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光源的概念,以及光的反射等,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解:A、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了,但质量不变,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kg棉花和1kg钢铁的所含的物质相同,则质量相同,故B错误;
C、橡皮泥被捏成工艺品,形状发生变化,物质种类、状态及温度没变,所以橡皮泥的密度不变,故C错误;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了一半,物体的质量少了一半,体积没变,则密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熟知质量、密度概念及其特点是解此类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是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的改变。
7.【答案】A
【解析】解:
A、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
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错误;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验钞机来验钞,故C错误;
D、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故D错误。
故选:A。
(1)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到玻璃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但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4)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本题考查折射现象、光路可逆、以及紫外线的应用,难度不大。
8.【答案】ABD
【解析】解:A、分析图象可知,A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45℃,就是该物质的熔点,这是晶体熔化时的图象,因此物质A是晶体;物质B的温度始终上升,所以物质B是非晶体,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为45℃,故B正确;
C、物质B是非晶体,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故C错误;
D、第10min时,物质A刚开始熔化,为固态,20min熔化结束,第15min时,物质A处于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故D正确。
故选:ABD。
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若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熔点;
如果温度一直升高,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
分析物质熔化图象时,既要看温度随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更要学会观察关键的温度点和时间点,这样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
9.【答案】ABC
【解析】解:A、照相时,要使所拍摄景物的像变小,应将照相机的镜头远离被拍摄物体,这样可减小像距,使像变小,故A正确;
B、使用幻灯机时,幻灯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故D错误。
故选:ABC。
(1)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物距变小的,像距变大,像变大;
(2)投影仪(或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3)根据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进行分析;
(4)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此题考查了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同时考查了有关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一道中等题。
10.【答案】BCD
【解析】解: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如质量都为2g),甲物质的体积较大,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m甲=2g时,V甲=4cm3,则ρ甲=m甲V甲=2g4cm3=0.5g/cm3;
当乙物质的质量m乙=4g时,V乙=2cm3,则ρ乙=m乙V乙=4g2cm3=2g/cm3,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0.5g/cm3:2g/cm3=1:4,故C正确;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m=ρ乙V=2g/cm3×5cm3=10g,故D正确。
故选:BCD。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所处状态有关,而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2)分析图像,得出相同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体积大小关系;
(3)由图像可知,当甲物质的质量为2g时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甲的密度;当乙物质的质量为4g时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乙的密度,进而求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
(4)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ρV可求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密度特性的理解,分析图像得出相关信息是关键。
11.【答案】振动 空气 响度
【解析】解:通过课堂实验及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居民听到广播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响度。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中传播;调节音量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以及音量与响度的关系。
12.【答案】红外线 反射 绿
【解析】解: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以光波的性质直线传播,并且可以发生反射,有时遥控器并没有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沿某一合适的方向对准墙壁按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故答案为:红外线;反射;绿。
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可以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本题考查了光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知识得到学以致用,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的兴趣。
13.【答案】马(或自己)20
【解析】解: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
根据v=st可得所用的时间:
t=sv=360km18km/h=20h。
故答案为:马(或自己);20。
(1)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是静止的。
(2)已知速度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
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变形的应用。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4.【答案】相等 4.2节省空间
【解析】解:(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视力表大小相等;
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3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3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2.3m+1.9=4.2m。
(2)使用平面镜可以增大视野空间,在比较窄的房间里也能测量视力,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故答案为:相等;4.2;节约空间。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
(2)在比较窄的房间里也能测量视力,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用常见的检测视力的方法考查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5.【答案】空气 水 下方
【解析】解:荷花反射的光线由空气中进入水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荷花变高了。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下方位置。
故答案为:空气;水;下方。
人能看到鱼,是荷花反射的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进入鱼的眼睛,所以看到的不是真实的荷花,而是偏高的荷花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
本题中人看到的鱼是由于折射形成的虚像,像和物在界面的同一侧。折射形成的虚像和物体在同一种介质中,而反射形成的虚像和物体在不同的介质中。
16.【答案】薄 焦距 缩小 凹
【解析】解:同学们观看远方时,此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发生变化,晶状体把光线会聚到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晶状体的厚度变大,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把光线的会聚点移到视网膜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薄;焦距;缩小;凹。
人眼中的晶状体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来矫正。
本题考查人眼的成像原因,包括近视眼的矫正方法,都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17.【答案】不变 低
【解析】解:(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在回归地球的途中,月球样品的质量保持不变;
(2)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的元件,要想使航空器材质量减小,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密度,一般都选择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故航空器能在高空飞行,原因之一是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低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
故答案为:不变;低。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2)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的元件,要想使航空器材质量减小,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密度,一般都选择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
本题考查密度和质量的有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8.【答案】不变 3
【解析】解:冰熔化成水,状态改变,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
因为ρ=mV,
所以冰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0.9×103kg/m3×3×10−2m3=27kg,
水的质量为m水=m冰=27kg,
水的体积为V水=m水ρ水=27kg1×103kg/m3=2.7×10−2m3,
所以冰熔化成水体积减少ΔV=V冰−V水=3×10−2m3−2.7×10−2m3=3×10−3m3=3dm3。
故答案为:不变;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状态无关;
知道冰的体积和密度,利用m=ρV求冰的质量;
水与冰的质量相同,再根据V=mρ求水的体积,进而求体积变化值。
此题考查了质量的物理意义及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知道质量与状态无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答案】空心 5
【解析】解:由ρ=mV可得,铝球中实际铝的体积:
V实=m球ρ=27kg2.7×103kg/m3=1×10−2m3=10dm3,
由V实
故答案为:空心;5。
知道铝球的质量和铝的密度,根据V=mρ求出铝球中实际铝的体积,然后与铝球的体积相比较判断其是否空心;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等于铝球的体积减去实际铝的体积。
本题考查了有关空心问题的计算,会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材料的体积是关键。
20.【答案】解: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本题考查了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的作图,注意要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21.【答案】解:过镜面作出点A的对称点A′,即为点光源A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A′B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AO就得到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A′B,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来完成光路。一定要注意物与像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22.【答案】解:
左边图,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中间图,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右边图,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3.【答案】答:火焰喷射到水池中,水池中的水迅速汽化成为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火箭点燃后,尾部会喷出大量的火焰,温度很高,如果不加处理会使铁质发射架熔化,所以在发射台底部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水池中的水瞬间汽化,水汽化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不致太高,铁质火箭发射架不致熔化,从而保护了发射架。
24.【答案】解:(1)由图可知,汽车在该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为v=60km/h,
由v=st可知,交通标志牌到绥中北站的路程:s=vt=60km/h×0.5h=30km;
(2)由图可知,G1241次列车运行的时间t1=13:35−11:35=2h;
该趟列车的平均速度:v1=s1t1=325km2h=162.5km/h;
(3)列车完全穿过大桥的所行驶的路程:s2=L桥+L车=1300m+200m=1500m;
由v=st可知,列车完全穿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t2=s2v2=1500m30m/s=50s。
答:(1)他们以限定的最高时速行驶至绥中北站需要0.5小时,则交通标志牌到绥中北站的路程为30千米。
(2)如果他们乘坐的是G1241次列车,那么该趟列车的平均速度是162.5千米每小时。
(3)该趟列车长200m,中途以30m/s的速度,完全穿过长度为1300m的一座大桥需要50秒。
【解析】(1)60表示汽车在该路段的最大行驶速度为60km/h,由速度公式计算出交通标志牌到绥中北站的路程;
(2)从列车时刻表中可知列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该趟列车的平均速度;
(3)列车完全穿过大桥的所行驶的路程等于大桥长度加上列车长度,知道列车行驶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列车完全穿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本题通过列车时刻表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列车时刻表中找到相关有用的信息
25.【答案】解:
(1)当装满水时,瓶中水的质量:
m水=m总−m瓶=620g−120g=500g,
根据ρ=mV可得,瓶子的容积:
V瓶=V水=m水ρ水=500g1g/cm3=500cm3;
(2)从瓶子中溢出水的质量m溢=m球+m总−m总′=89g+620g−699g=10g;
(3)根据密度公式可知,从瓶子中溢出水的体积V溢=m溢ρ水=10g1g/cm3=10cm3,
实心球的体积V球=V溢=10cm3,
实心球的密度ρ球=m球V球=89g10cm3=8.9g/cm3。
答:(1)瓶子的容积为500cm3;
(2)从瓶子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g;
(3)实心球的密度为8.9g/cm3。
【解析】(1)当装满水时,根据m水=m总−m瓶得出瓶中水的质量,根据ρ=mV可得水的体积,进而得出瓶子的容积;
(2)根据m溢=m球+m总−m总′得出从瓶子中溢出水的质量;
(3)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V=mρ可知,从瓶子中溢出水的体积,根据V球=V溢得出实心球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得出实心球的密度。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6.【答案】v=st 变快 0.5斜面坡度小些
【解析】解:(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v=st;
(2)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速度不断变大;
(3)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C段的路程sBC=40.0cm,BC段所用的时间tBC=2.4s−1.6s=0.8s;
BC段的平均速度vBC=sBCtBC=40.0cm0.8s=50cm/s=0.5m/s;
(4)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故答案为:(1)v=st;(2)变快;(3)0.5;(4)斜面坡度应小些。
(1)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是通过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2)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3)从刻度尺上读出BC段的路程,根据AC段与AB段运动时间的差值得出BC段运动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
(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本题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主要考查实验的原理、速度的计算,对实验装置的改进。
27.【答案】(1)梳妆镜不透光,不能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透明,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完全相同;刻度尺;
(3)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利用一次实验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
【解析】解:
(1)因为梳妆镜不是透明的,不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因此不能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不能用梳妆镜进行实验.
(2)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小红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大小相同,要求两个蜡烛完全一样,是便于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
(1)梳妆镜不透光,不能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透明,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完全相同;刻度尺;
(3)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利用一次实验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
(1)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能否与A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
(2)两支蜡烛大小相同,这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的;
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所以应该有刻度尺.
(3)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像的位置;
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28.【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 减少热量散失 A 97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调为小火
【解析】解:(1)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这将使得温度计的液柱上升较快,若不及时调整,会损坏温度计;实验时烧杯加盖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2)水沸腾前,从底部产生的气泡会逐渐上升。气泡内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因接触到温度较低的水会发生液化现象,所以会越来越小。水沸腾后,整杯水的温度保持一致,气泡会逐渐变大,直至达到水面破裂;
(3)由图丙可知,水沸腾前,水的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后,虽然持续给水加热吸收热量,但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4)在汤沸腾前用大火,可以减少将汤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汤沸腾后,即使调为小火,汤仍能保持沸腾。而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保持不变的,所以不论保持大火还是调为小火,汤中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即使用大火和使用小火,将汤煮熟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而调为小火可以节省燃料,所以调为小火更为合理。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减少热量散失; (2)A; (3)97;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调为小火。
(1)安装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器材时,要保证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完全浸入液体中且不能接触到烧杯;实验时烧杯加盖的目的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2)掌握沸腾时与沸腾前现象的区别: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
(3)(4)沸点是沸腾时的温度;水沸腾后持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沸腾后调为小火可以节省燃料。
本题是考查水沸腾实验操作的基础类试题,熟知器材的安装顺序、仪器的使用规则、水沸腾前后的现象、水沸腾时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10.0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放大 投影仪 左右移动光屏 变小 下
【解析】解:(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到图甲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为焦距,故凸透镜焦距是10.0cm;
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15.0cm,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3)蜡烛移至40cm刻度线上,此时物距u=10cm,恰好在1倍焦距上,不能成像,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且大小不变;继续将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小于1倍焦距,将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越靠近凸透镜,所成像越小,像越清晰;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移动到光屏的上方,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要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可将蜡烛向上移动、将光屏向上移动、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故答案为:(1)10.0;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放大;投影仪;(3)左右移动光屏;变小;(4)小。
(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为焦距;
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当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3)物体在1倍焦距处,不能成像,左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光斑大小不变;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的成像规律可得出结论;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移动到光屏的上方,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要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可将蜡烛向上移动、将光屏向上移动、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要注意理解应用。
30.【答案】左 砝码和物体放反了 用手拿砝码 34.2401.05×103 偏大 烧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会有残留
【解析】解:(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天平平衡;
根据图乙可知,错误之处:a、砝码和物体放反了;b、用手拿砝码;
(2)空烧杯的质量:m1=20g+10g+4.2g=34.2g,
(3)量筒内牛奶的体积:V=40ml=40cm3;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m1−m2=76.2g−34.2g=42g,
所测牛奶的密度为:
ρ=mV=42g40cm3=1.05g/cm3=1.05×103kg/m3;
(4)将烧杯内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不能倒干净,所以测量的牛奶体积偏小,质量数据准确,根据密度公式ρ=mV可知,所测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左;a、砝码和物体放反了;b、用手拿砝码;(2)34.2;(3)40;1.05×103;(4)偏大;烧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会有残留。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
天平在使用时:左物右码,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当加最小砝码横梁还不平衡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再次平衡;
(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用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求出量筒中牛奶的质量,据密度公式求出牛奶的密度;
(4)根据测量体积、质量的误差分析密度的误差。
此题测量液体的密度,考查了天平的调试、使用和量筒的读数,同时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及误差的分析,要掌握。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