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第1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第2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第3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第4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第5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第6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第7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1)第8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登幽州台歌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登幽州台歌备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登幽州台歌,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千金市骨。燕昭王成为明君圣主的代表,黄金台也成了明君圣主礼遇贤才的象征。此后,有多少怀才不遇的文人,登上幽州台,凭古吊今,感怀时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一首诗《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在文学上,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有《陈伯玉集》传世。
    命 运 浮 沉 的 孤 独 者
    题目点明了此诗是诗人在登临幽州台时所作。
    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
    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登临诗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登临诗词,是指作者或者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楼、阁等)而情思涌动,赋诗兴叹,抒发自己的胸怀的诗词。题目类型主要有“登某处”“上某处”“望某处”等。
    涕( ) 怆然( )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意: 往前看不到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想到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古人”:燕昭王一类的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未来的燕昭王一类的明君。
    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两个“不见”相互映照,表达出诗人对贤明君主的钦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
    2.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诗人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不禁“怆然涕下”。
    3.“念天地之悠悠”,你是怎样对“悠悠”一词作出赏析的?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孤寂郁闷之感。
    4.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贤明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5.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诗歌意境?奠定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通过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和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①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②对贤明君王的渴盼。③抒发了诗人孤单寂寥、苦闷悲愁的心绪。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俯仰古今——时间的绵长登楼眺望——空间的辽阔
    1、《登幽州台歌》 写出了作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境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写出时间之久远的词是:______,______;写出空间之广大的词是:_______。3、把个人置于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表达作者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读《登幽州台歌》,完成问题: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图片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登幽州台歌,内容解析,空旷苍凉,莽莽旷野,抒情主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图片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陈子昂,写作背景,幽州台,课外知识拓展,整体感知,诗歌鉴赏,合作探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时间角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备课课件ppt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