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环境与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展开专题16 环境与发展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对环境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反应,如若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相反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质量下降,甚至是恶化。会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相反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
②对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容纳、分解和消除等作用,相反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3.环境问题的类型归纳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资源减少和破坏
4.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问题 | 具体措施 |
环境污染 | 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
生态破坏 | 恢复生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
自然资源枯竭 | 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
区域性环境问题
区域
地区 | 环境问题 | 形成原因 |
城市 |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 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 |
乡村 | 生态污染: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 利用资源的方式过度或不当 |
国家
地区 | 环境问题 | 形成原因 |
发展中国家 |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1.人口增长过快2.污染严重的工业多数在发展中国家3.过度开发和快速工业化 |
发达国家 | 以环境污染为主要问题 | 过度的消耗资源,排放大量的我认为 |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要依靠经济发展提高资金和技术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原则
原则 | 内容 | 要求 |
公平性原则 |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
持续性原则 |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共同性原则 | 各国共同积极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区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
3.发展绿色经济
①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
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4.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1)传统产业经济下的环境问题突出,促使经济增长模式进行根本转变
(2)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压力增大,资源对外依赖度较高,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经济常态下,发展绿色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高效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
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作用
规划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3.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今后可用开发的面积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一)
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开发受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制约)
我国区域开发受到自然资源实际情况的制约,水资源短缺区域不利于大规模开发,过度开发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我国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呈现多样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我国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1.目的:为逐步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四大发展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四大板块: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
2.长江经济带概况
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11个省级行政区
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超过全国的40%
3.长江经济带发展优势区位
(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承东启西,接南济北。
(2)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40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4.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5.长江经济带空间发展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1.我国的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4)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
2.重要性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3.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1)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缓解陆域资源紧缺、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需要;
(2)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3)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全球海陆一体化开发趋势的需要;
(4)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迫切需要
1、海洋权益: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
(1)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2)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3)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海沿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4)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5)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邻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3.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
(1)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战略意识。
(2)优化资源开发的海洋经济战略。
(3)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海洋政治战略。
(4)和平发展的海洋防卫战略。
(5)防治结合的海洋环境战略。
4.中国海洋概况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
海岛11000余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
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如何分析可持续发展条件与措施
1.分析各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
2.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3.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发展科技,促进产业升级
例题1.(2022·重庆一中模拟)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保护开发某理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所示理论内在关系,该理论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
A.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 B.创新发展对生态保护的贡献逻辑
C.影响经济发展的生态因素分析 D.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关联机制
2.图中甲处的内容最合理的是( )
A.第三产业发展 B.就业机会增加 C.生态修复资金 D.水利工程建设
例题2.(2022·湖北武汉·模拟)瑞典的垃圾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位置,1994年,瑞典提出“生产者责任制”,要求商品生产商负责回收或出资处理商品外包装,并且要求厂家在商品外包装上详细注明回收类别和方式,引导消费者进行正确垃圾分类。在政策实践的不断更新中,瑞典形成了一套垃圾管理方法学,即垃圾处理优先级制度,也称为五阶梯原则(如下图)。瑞典的电子垃圾回收率为51.6%,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五阶梯”中的最高阶梯,也是重中之重的原则是( )
A.避免产生 B.重复使用 C.能源回收 D.填埋处理
2.避免产生也就是能不产生垃圾就不产生垃圾,下列属是该措施的是( )
①避免使用一次性包装制品
②废品可以通过修补、更改使用功能等方式进行再利用
③无法再利用时,要尽量回收可以回炉重造的材料
④无法回收材料时,可燃垃圾可以送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
⑤有机垃圾可以送去沼气厂生产沼气,进行能量回收
⑥有害危险品,送到垃圾填埋场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⑥
3.推测瑞典电子垃圾回收率高的原因是( )
①广泛的回收运动和公众支持 ②均匀分布的回收网点
③透明的数据收集和共享 ④确立生产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题3.(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下图为中、美、日、印四国C02排放占全球比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中国的C02排放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远高于日本,其原因是中国( )
A.经济增长速度快 B.GDP总量大 C.能源利用效率低 D.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
例题4.(2022·青海西宁·二模)为发展再生能源技术,德国政府宣布在2022年前关闭境内所有的核电站。德国在其仅约36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建有多达17座核电站,目前大约1/3电力来自核电。下图示意德国核电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德国核电站位置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水源 C.政策 D.市场
2.支撑德国关闭核电站的理由是( )
A.科技水平较高 B.市场需求萎缩 C.第三产业发达 D.煤炭资源丰富
3.德国弃核后,短期内能源保障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
A.加大常规能源的供给 B.提高进口能源比重
C.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 D.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一、单选题
(2022·广东·高三)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2.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
A.进水区 B.出水区 C.水稻区 D.螺沟区
(2022·江苏·扬州中学模拟)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是一个由诸多自然寨组成的纯苗族村。该村地处高寒山区,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独特。图为该村近年来的空间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十八洞村产业发展的特点有( )
①多元化②非农化③市场化④组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十八洞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基础设施完善 B.农业经济发展 C.生态环境保护 D.乡村空间规划
(2022·湖北·襄阳五中模拟)国家跳合滑雪中心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标识性场馆,整个场馆依自然山谷而卧,外观结构与中国古代吉祥佛物“玉如意”的S形曲线完美融合,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冬奥会期间,赛道上可见各国跳台滑雪选手脚踏滑雪板在空中翱翔。图为“雪如意”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规划设计“雪如意”场馆主体朝向,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光照 B.风向和风速 C.山谷的走向 D.交通
6.在山地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采用了精细爆破技术和支护体系,“雪如意”建筑整体架空,其主要目的是( )
A.节省建筑成本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障运动员安全 D.减少对环境干预
(2022·湖北·高三)再生铝是由废旧铝和废铝合金材料或含铝废料经重新熔化提炼而得到的铝合金或铝金属。生产1吨再生铝能耗仅为原铝的5%,仅排放0.5吨二氧化碳,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优势。由于我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相对较晚,该行业起步之时,原材料废铝主要依赖于进口。下图示意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原铝和再生铝产量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再生铝企业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珠江三角洲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江汉平原
8.与欧美地区相比,我国再生铝产量占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提炼技术水平低 B.工业化历时较短 C.铝土矿资源丰富 D.能源消耗成本高
9.未来我国再生铝发展潜力较大,与其产生背景相关性最小的是( )
A.降低碳排放 B.良好回收性 C.产品轻量化 D.减少铝浪费
(2022·安徽·合肥市第八中学模拟)北极草苔原植被群落只出现在土壤水充足,气候寒冷地区,其根系较浅,也被称为多草苔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多草苔原植被根系较浅的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风力较大 C.冻土埋藏浅 D.地上植株小
11.寒冷季节积雪较浅的环境下,多草苔原在雪面之上少植物残留的原因是( )
A.风化作用 B.温度过低 C.流水侵蚀 D.风和雪的磨蚀
12.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草苔原植被群落的演化趋势是( )
A.逐渐被灌木和森林代替 B.逐渐被荒漠代替
C.草苔原植被群落获得明显优势 D.寒冷季节草苔原植被长势喜人
(2022·安徽省广德中学模拟)2021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指出:2019年,大气中CO2浓度为工业化前(1750年)的148%,海洋吸收了大量的额外热量,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过去30多年来,我国大陆和海南岛近岸珊瑚消失了80%,实现碳中和(CO2产销平衡)是我国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下图为1958~2018年全球和中国近海海洋表层水温距平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1958~2018年,中国近海与全球海洋的表层水温距平变化( )
A.呈正相关 B.呈负相关 C.幅度差异较大 D.完全一致
14.2000年以来,中国近海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导致( )
A.强台风增多 B.海平面下降 C.鱼类资源减少 D.鱼群陆续北迁
15.我国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 )
①构建清洁能源体系②加快城市化进程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④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2·浙江·模拟)“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复杂的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约3-4吨煤生产1吨油品。2021年,我国“煤制油”年产能约924万吨,同期我国石油进口量51298万吨。完成下面小题。
16.最适宜布局“煤变油”产业的是( )
A.浙江广东黑龙江 B.浙江广东江苏
C.山西陕西内蒙古 D.贵州山西福建
17.发展“煤变油”产业对我国最重要的意义是( )
A.替代石油进口 B.增强能源应急能力
C.减少大气污染 D.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022·江苏泰州·模拟)“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奥运历史上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主要得益于( )
A.政策支持 B.技术支撑
C.资源禀赋 D.市场需求
19.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使用的“绿电”主要是( )
A.水电和风电 B.水电和光电
C.风电和核电 D.风电和光电
20.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的主要意义( )
①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 ②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③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④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2·辽宁铁岭·二模)我国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国多个省份拉闸限电、停电。为加快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双碳”目标下“拉闸限电”引发的中国能源供给思考,正确的有( )
①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②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③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④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此规定不利于( )
A.用电紧张状况缓解 B.短期内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C.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D.大气环境质量提升
二、综合题
23.(2022·重庆一中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大同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多年来由于国家能源开发需要和本省、市产业结构战略布局的实施,形成煤炭开采与出口单一产业结构。近些年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大同市也将陷入资源型经济困境。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是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将煤炭生产过程中的伴生资源、废弃材料和工业气体用于化工产品或电力生产。下图为大同市同煤集团循环经济战略路径图。
(1)说明大同市煤炭资源开发对当地的影响。
(2)据图回答,发展循环经济对当地资源环境的意义。
(3)我国现已确定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城市的转型升级困难重重。请列举阻碍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因素。
24.(2022·福建·厦门一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能源储备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储藏方式的不同,天然气储气库有地上与地下之分。地上储气库大多使用大型储罐存储液化天然气,而地下储气库则是将天然气注入地下可保存气体的空间进行储存。大张坨储气库(图)是利用枯竭的地下天然气点改造而成的,平均深度达2500米,于2000年建成投产,每年3月至11月从陕京输气管道注气,11月至次年3月采气供应京津冀地区。
(1)说明大张坨储气库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采气的原因。
(2)分析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储藏方式发生改变的原因。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6 环境与发展(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16 环境与发展(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类型归纳,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长江经济带空间发展格局,由材料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环境与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6 环境与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类型归纳,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长江经济带空间发展格局,由材料可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环境与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6 环境与发展-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类型归纳,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长江经济带空间发展格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