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855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855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855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8558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8558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68558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展开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 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A. 血液 B. 组织液 C. 体液 D. 细胞内液
3. 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激素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
4.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5.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2CO3
C. 血液中的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 pH的相对平衡只由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无关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
A. 温度 B. 酶 C. pH值 D. 渗透压
7.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 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C. 冬季暖气温度过高影响体内酶的活性,导致稳态失衡易患“暖气病”
D. 内环境的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均受下丘脑控制
8. 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到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
A. 神经中枢 B. 传入神经
C. 传出神经 D. 感受器
9. 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 )
A. 细胞体 B. 轴突 C. 突触间隙 D. 树突
10.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 大脑皮层,下丘脑 B. 下丘脑,大脑皮层
C. 下丘脑,下丘脑 D.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11.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
A. 过敏性鼻炎 B. 血友病
C. 艾滋病 D. 系统性红斑狼疮
12.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2,4—D浓度( mg/L)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 | 0 | 13.5 | 26.2 | 46.5 | 53.6 | 53.7 | 43.0 | 30.2 |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 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 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 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15 mg/L
13.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
A. B.
C. D.
14. 可以证明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情况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
B. 顶端优势
C. 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 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15.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 细胞分裂素 B. 乙烯 C. 吲哚乙酸 D. NAA
16. “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理基础是
A. 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 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 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
D. 茎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
17. 如图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其中为增长型的是( )
A. B. C. D.
18. 如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因素,在 K 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种群,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19. 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
A. 种内斗争 B. 种内互助 C. 竞争 D. 互利共生
20.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 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
D. 动、植物群落的演替都与光照条件有关
21.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温度、食物和空间 B. 温度、光照
C. 温度、温度 D. 光照、食物和空间
22. 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 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产者和消费者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D. 生产者和人
23. 一个自然群落中的一条普通食物链的顺序是
A. 自养生物→食草动物→异养生物
B. 自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
C. 异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
D. 自养生物→次级消费者→异养生物
24.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其中有水藻)”这是一句幼时的儿歌,在这句儿歌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5. 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 )
A. 二氧化碳 B. 有机物 C. 碳酸盐 D. 碳单质
2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没有直接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
A. 非生物成分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
27.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B. 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 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28. 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 信息在生态系统中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2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间接价值
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30. 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
A. 物种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共40分)
31.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物质_____(填字母)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其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增加机体的_____量。
(2)图中物质B和C依次_____、_____;如果图中_____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
(4)下丘脑除参与图示调节过程外,还能分泌 _____,由甲释放到血液中,调节人体内水的平衡。
(5)当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过高时,会对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起_____作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
32. 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
(2)图乙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在t3时刻乙种群迁入,导致甲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33.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请据此诗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诗描述的生态系统是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较简单,所以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2)图中没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属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担负的功能有_________。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
(6)此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写出鹰获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
2023南充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南充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理科):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理科),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理科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理科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