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八校联合体期中试卷
高三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某城市(30°N,116°E)的李先生在3月21日这天,从他所在居住楼出发,沿小区的健康步道进行休闲运动(下图)。据此完成小题。
1. 北京时间6:16时,李先生发现在图示线路某一段,其影子刚好与线路平行且位于其身后,判断他此时所处的位置及前进的方向是( )
A. ①向西 B. ②向南 C. ③向东 D. ④向南
2. 当日,李先生在步道上行走时,发现某时刻的身影长度与身高基本相等,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 8:00 B. 9:00 C. 10:30 D. 10:46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3月21日前后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据题干“北京时间6:16时,李先生发现在图示线路某一段,其影子刚好与线路平行且位于其身后”可知:李先生的前进方向为太阳升起的方向。当北京时间为6:16时,当地即116°E的地方时为6时,正是3月21日当地日出时刻,春分日日出正东方。依据图中超市位于小区东南,可判断李先生位于③线路,前进方向为向东,日出前后影子朝向西方,位于身后且与线路平行,故选C。
【2题详解】
身影长度与身高基本相等,说明此时太阳高度为45°。该地位于30°N,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则该日当地(3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因该日日出为地方时6时,且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则从地方时6时至12时,6个小时太阳升高了60°,即每小时升高10°,太阳高度从0°升高到45°时,应为4小时30分后,当地时间约为10:30。因该地位于116°E,计算可知北京时间约为10:46,故选D。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既H=90º-|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H代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纬度指所要求某地的纬度,直射点纬度是指此时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如果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在同一半球用减号,若在不同半球用加号,然后取绝对值。
下图示意黄河部分河段,该河段为沙质河岸,河床沙厚,河道宽浅,从昭君坟站起河道变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河床沙积累较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和夏季 B. 夏季和秋季
C. 秋季和冬季 D. 冬季和春季
4. 图示河段为沙质河岸的判断依据是( )
①以沉积地貌为主,沙土层深厚②流水对河岸冲刷作用强,基岩破碎
③昼夜温差大,河岸风化强烈④地形平坦,下蚀较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导致图中三湖河口站到昭君坟站之间的河段出现凌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河流流向 B. 河道宽度 C. 河水温度 D. 河道落差
【答案】3. A 4. C 5. B
【解析】
【3题详解】
从“河道宽浅”得知,该河流流经区域地形平坦,流速较慢,河流的下蚀弱、侧蚀强,故河床泥沙沉积较多。河床沙主要来源于风力与流水堆积。春季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易扬沙,河床沙积累多;夏季区域降水较多,流水作用带来泥沙,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沉积量多;秋季,降水较少,风力较小,河床沙积累少;冬季,虽风力大,但气温低,有降雪覆盖地表,扬尘较少。故答案选A。
【4题详解】
图示河段地貌为大量泥沙和风沙沉积而成,以沉积地貌为主,土层深厚,①符合题意;材料中河道宽浅,对河岸冲刷作用弱,②不符合题意;该地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任何类型的河岸风化都会强烈,因此无法判断,③不符合题意;该地地形平坦,河流流速缓,流水冲刷作用和下蚀较弱,但依旧河床沙积累较多,说明河岸是易被侵蚀的沙质河岸,④符合题意;故选C。
【5题详解】
三湖河口站到昭君坟站河流自西向东流,而凌汛多出现在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流,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提到昭君坟站的下游河道变窄,上游冰凌向下游流动过程中易在此堵塞形成凌汛,B符合题意;三湖河口站到昭君坟站河流自西向东流,纬度变化不大,水温变化不大,C不符合题意;凌汛现象与河道落差大小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一般来说,凌汛发生的条件有三个:1.河流有结冰期;2.河流流向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这样结冰的时候下游先结冰,而上游还没有结冰,这样河水可以冲击并带动比较薄弱的冰随水流向下游地区,而下游冰已经比较结实,于是形成了一道“冰坝”,导致凌汛的产生);3.形成时间是深秋开始结冰的时候和初春冰开始融化的时候。
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西部地区一次天气系统过境引起的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中部分气象要素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沙尘暴最严重的时段是( )
A. 4~10时 B. 8~14时 C. 14~20时 D. 18~24时
7. 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外来冷气团替代了本地暖气团 ②大气保温效应减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④降水天气带来降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6. C 7. C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由图可知,10时~22时间天气能见度明显降低,说明沙尘暴天气强度大,且14~20时,风速极大,沙尘暴最严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读图可知,气温在14时达到一日中最大值后出现迅速下降,14时~20时大约下降了11℃,且14时后气压迅速上升,由此推知应该是冷锋过境,外来冷气团替代了本地暖气团,①正确;沙尘暴产生的大量沙尘会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③正确;夜间空气中的沙尘释放白天吸收的热量,进行热传递,补偿地面,对地面形成保温作用,增强大气保温效应,②错误;降水天气对大气起净化作用,不会形成沙尘暴,与材料矛盾,④错误。①③,故选C。
【点睛】沙尘暴发生时,空气中固体杂质增加,加大了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大气能见度降低。
陕西省西北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盛行西北风,年降水量395mm。图为该区2009年4月底灌木覆盖沙丘与裸露流动沙丘不同地貌部位沙地含水量与粉砂黏土(粒径小于63微米)含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含水量平均值% | 粉砂黏土含量比重% | |
迎风坡 | 背风坡 | ||
灌木覆盖沙丘 | 4.87 | 4.40 | 65.95 |
裸露流动沙丘 | 2.37 | 2.68 | 32.77 |
8. 造成裸露流动沙丘迎风坡与背风坡含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迎风坡日照面积大,风力强 B. 迎风坡日照面积小,风力弱
C. 背风坡日照面积大,风力弱 D. 背风坡日照面积小,风力强
9. 影响灌木覆盖沙丘与裸露流动沙丘粉砂黏土含量比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灌木覆盖沙丘生物风化作用较强 B. 灌木覆盖沙丘阻滞风沙作用较强
C. 裸露流动沙丘风力搬运作用较弱 D. 裸露流动沙丘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10. 粉砂黏土含量比重增大,沙丘的( )
A. 保温性减弱 B. 持水性增强 C. 有机质减少 D. 透气性增强
【答案】8. A 9. B 10. B
【解析】
【8题详解】
裸露流动沙丘迎风坡含水量较背风坡低的原因是迎风坡舒缓,背风坡陡斜,使得迎风坡的日照有效面积大于背风坡,沙温较高;迎风坡风力大于背风坡,日照和风力引起的蒸发作用在迎风坡表现强烈,因此沙丘含水量迎风坡小于背风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粉砂黏土不是由于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A错误;灌木覆盖沙丘粉砂黏土含量比重较裸露流动沙丘高的主要原因是灌木覆盖沙丘植被通过拦截近地而气流中悬浮的粉砂而增加了沙丘中的粉砂含量,B正确;裸露流动沙丘与灌木覆盖沙丘相比,风速更快,温差更大,所以风力搬运能力和物理风化作用都要更强,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粉砂黏土粒径小,能够阻挡水分的蒸发,故其含量比重越大持水性越好,保温性加强,但透气性会减弱,AD错误,B正确;有机质的多少与沙丘中的生物相关,与粉砂黏土相关性小,C错误。故选B。
【点睛】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为多层弧形层理构造,流动沙丘是单向斜层理。原因为:固定沙丘因为静止不动,所以不存在沙粒的搬运,形成弧形层理构造。而流动沙丘沙粒不断地从迎风坡向背风坡搬运,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
亚速海海城季盛行偏北风,北部海区常有惊涛巨浪。下图示意亚速海及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黑海相比,亚速海( )
A. 面积更大 B. 水温更高 C. 盐度更低 D. 冬季航运更繁忙
12. 近年来亚速海盐度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变暖 B. 填海造陆
C. 入海河流量减小 D. 刻赤海峡修建堤坝
13. 自然状态下,亚速海西海岸和刻赤海峡的表层海流对应的流向分别为( )
A 向南向北 B. 向南向南
C. 向东向西 D. 向西向东
【答案】11. C 12. C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黑海面积更大,A错误;亚速海水城面积更小,纬度更高,水温应该更低,B错误;亚速海有两条河流注入,且海域较封闭,盐度更低,C正确;结合材料,亚速海海域冬季盛行偏北风,北部海区常有惊涛巨浪,加上冬季河流封冻,难以航运,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注入亚速海的两条河流附近人口较多,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引更多的河流水用于生产生活,所以注入亚速海的河流水变少,导致亚速海盐度上升,C正确;气候变暖对亚速海盐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填海造陆对速海盐度影响不大,B错误;亚速海的盐度一般低于黑海,亚速海盐度升高一般是黑海海水大量进入所致,修建堤坝会阻止黑海海水进入亚速海,使盐度降低,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冬季盛行偏北风,亚速海西岸表层海流应向南流;刻赤海峡因两海区盐度差异,为密度流,表层海流由盐度低、水面高的亚速海海区,流向盐度高、水面低的黑海海区,也是向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入海径流: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大江大河入海口处海水盐度比周围海区盐度低。洋流: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活跃火指遥感卫星捕捉的地表热异常,包括林火、农火、城市火灾等。中南半岛活跃火发生频次存在较大时空差异,研究表明活跃火发生与厄尔尼诺、植被覆盖度、地形、土地利用类型相关。下图示意中南半岛活跃火高密度值空间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推测中南半岛活跃火发生频次较高的时间段是( )
A. 2~4月 B. 5~7月 C. 8~10月 D. 11~次年1月
15. 中南半岛常绿阔叶林区的活跃火出现频次明显高于落叶阔叶林区与常绿针叶林区,其主要原因是常绿阔叶林区( )
A. 枯枝落叶多 B. 油性物质多 C. 植被破坏大 D. 农业活动多
16.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上升气流将减弱,此时中南半岛( )
A. 降水减少,活跃火增加 B. 降水增加,活跃火减少
C. 气温降低,活跃火减少 D. 气温升高,活跃火增加
【答案】14. A 15. D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4月在这一时期正值旱季,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到北半球,中南半岛太阳高度角变大,温度升高,高温干燥,更易出现活跃火,A正确。5~7月、8~10月降水较多,不易起火; 11~次年1月气温较低,不易起火,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中南半岛活跃火主要有3种类型,即山区刀耕火种引起的植被焚烧、平原农作物种植引起的秸秆焚烧和自然发生的森林野火。其中,刀耕火种与秸秆焚烧是中南半岛活跃火的主要类型。这些活动往往位于常绿阔叶林区,此地水热较充足,农业活动多,D正确。落叶阔叶林区枯枝落叶多,常绿针叶林区油性物质多,三种林区均有植被破坏,均较严重,ABC错误。故选D。
【16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上升气流将减弱,中南半岛降水减少,气候干热,活跃火增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一般指厄尔尼诺暖流。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土壤是在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并受人类活动影响。有些土壤命名是依据土壤的颜色。下图是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在影响土壤形成的各自然要素中,决定土壤颜色的是( )
A. 成土母质 B. 生物 C. 气候 D. 地貌
18. 黑土富含有机质是最肥沃的土壤类型,世界三大黑土区均分布在北纬45°附近,据此推测黑土形成的环境为( )
A. 干热环境 B. 冷湿环境 C. 湿热环境 D. 干冷环境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土壤的颜色主要由腐殖质含量及矿物质成分决定,矿物质来源于成土母质,A正确。生物、气候、地貌对土壤颜色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北纬45°附近,在冷湿环境下,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速度慢,腐殖质积累,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高,形成黑土,B正确。干热环境,枯枝落叶少,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机质含量少,A错误。湿热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再循环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肥力差,C错误。干冷环境,枯枝落叶少,有机质来源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海雾是水汽凝结成微小水滴悬浮于近海面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其形成往往与水温、气温、风力、风向等因素密切相关。每年春夏季,青岛近海(左图)海雾频发。2010年2月,青岛近海水温较往年同期异常偏低;2月22日0时起,青岛近海出现海雾,影响范围广,并一直持续到25日5时。右图示意此次海雾期间青岛近海气温与表层水温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与夏季相比,青岛近海冬季海雾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蒸发较弱 B. 海气温差较大 C. 水温较低 D. 风向变化较大
20. 推测2010年2月青岛近海水温异常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结冰范围偏大 B. 太阳辐射偏弱 C. 寒潮频率偏高 D. 海流影响偏强
21. 2010年2月24日12时至25日12时,青岛近海( )
A. 风力较强,偏南风转偏北风 B. 风力较弱,偏北风转偏南风
C. 风力较弱,偏南风转偏北风 D. 风力较强,偏北风转偏南风
【答案】19. B 20. D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冬季冬季风较强,风力较大,使海面上方的大气比较干燥,海面蒸发较快,A错误;冬季气温较低,但是因为海水比热容较大,海水的温差季节变化小,冬季水温也较高,造成冬季海气温差较大,在近海地区近地面就会形成大风,将海雾吹散,因此冬季海雾较少,B正确,C错误;冬季盛行偏北风,风向变化较小,D错误。本题应选B。
【20题详解】
水温偏低会导致结冰范围偏大,而不是结冰范围大导致海水温度偏低,A错误;太阳辐射偏弱,会导致气温较低,海水由于比热容大降温较慢,水温不一定偏低,B错误;寒潮频率偏高也会导致气温较低,而水温不一定偏低,C错误;由图片信息可知,青岛沿岸有高纬向低纬流动的海流,来自高纬度的海水水温较低,海流影响偏强可能会导致2010年2月青岛近海水温异常偏低,D正确。本题应选D。
【21题详解】
2010年2月24日12时至25日12时,青岛近海海气温差由大减小,风力会减弱。之前近海气温高,水温低,陆地部分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风向为偏南风;之后气温降低,水温变化较小,陆地部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向转变为偏北风。故C正确,ABD错误。本题应选C。
【点睛】冬季我国北方近海地区由于受冬季风影响,气温普遍较低;但是海水因为比热容较大,且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使海水温差季节变化小;故与冬季气温相比,海水水温相对较高,从而造成冬季海气温差较大。
漫水桥是建在河流上面简易的普通桥,多按常年水位设计桥梁标高,洪水时允许水流从桥面漫过。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示地区的人们发现河水漫过图中桥梁的时间多在每年3-4月。据此推断,导致图中河水漫过桥面的主要水源最可能来自( )
A. 大气降水 B. 冰川融水 C. 积雪消融 D. 湖泊水
23. 图中漫水桥的桥梁一般都较低矮,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
A. 制造人造的景观 B. 便于河流的泄洪
C. 降低桥梁的建造成本 D. 阻止洪水时人们通行
【答案】22. C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人们发现河水漫过图中桥梁的时间多在每年3-4月”,从等高线的高度并结合东北地区可知,3-4月该河主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正确;3-4月降水较少,A错误;图示地区海拔较低,没有冰川融水,B错误;湖泊水补给不会出现峰值,D错误。故答案为C。
【23题详解】
由于该河位于我国东北,全年流量的变率较大,且结合材料“洪水时允许水流从桥面漫过”可知,桥梁低矮便于河流的泄洪,B正确;人造景观并不是该桥的主要作用,A错误;桥梁低矮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C错误;阻止洪水时人们通行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D错误。故答案为B。
【点睛】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包括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大气降水、地下水等。其中。地下水是最稳定的补给水源。
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古代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列对阆中城区所在地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
A. 河岸坡度大 B. 土层深厚,颗粒大
C. 地下水埋藏较深 D. 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
25. 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城所在地是一个风水宝地。下列对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二面环水,调节小气候,气候要素年较差大
B. 四面环山,城区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
C. 北方山地阻挡寒冷的西北风,冬季相对温暖
D. 植被丰富,水源充足,环境优良
【答案】24. D 25. A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四川阆中古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流水地貌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4题详解】
据等高线可知,阆中城区所在地等高线稀疏,地形较平坦,水流缓慢,河岸坡度小,河流南岸等高线相对密集,反映出南岸地势起伏较大,A错误;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可知,阆中城区主要位于河流堆积岸,流速慢,沉积物颗粒物较小,B错误;城区临河而建,且城区由河流泥沙堆积而成,所以地下水埋藏较浅,C错误;阆中城区位于河流泥沙堆积形成凸岸,该地是河流泥沙沉积形成,受外力作用影响形成,D正确。故选D。
【25题详解】
阆中城区三面环水,水体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气候要素年较差较小,A不合理,符合题意;由图中等高线可知,阆中城区四面环山,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小,热量不易散失,B合理,不符合题意;冬季该地盛行偏北风,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北方有山地的阻挡,城区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较小,冬季气候相对温暖,C合理,不符合题意;阆中城区水源充足,植被丰富,环境较好,D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
二、综合题
26.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相比,指出蒙特港气温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
(2)说明智利南部峡湾的成因。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签订协议,在智利北部文达罗尼斯山2900米的山巅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这是我国在其他国家建立的第一个天文观测基地。
(3)分析智利北部吸引我国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自然条件。
【答案】(1)蒙特港夏季气温较低,年均温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小。蒙特港纬度较低,沿岸寒流势力强,降温作用明显。
(2)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冰川侵蚀;海水侵入,形成峡湾。
(3)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观测的星空范围互补;纬度低,可观测的星空范围广;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可观测时间长;海拔高,空气较稀薄,能见度高,利于天文观测。
【解析】
【分析】本题以智利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峡湾地貌的成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详解】(1)读图对比两城市的气温统计资料即可得出答案,注意留意图中纵坐标气温数值的大小。相比而言,蒙特港年均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低,气温的年较差更小。原因的分析需要注意蒙特港的位置(包括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蒙特港纬度较低,但又受到沿岸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因此夏季气温较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气温低,而冬季由于蒙特港纬度较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冬季气温较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高,所以蒙特港年均气温较低,且气温年较差较小。
(2)读图,智利南部纬度高,气温较低,高山冰川覆盖,受冰川侵蚀形成冰川槽谷,之后海水涌入,形成峡湾地貌。
(3)注意关键词“自然条件”。可从天气、能见度、星空范围的大小和互补性等角度加以回答。①该天文观测站点所在地位于智利北部,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多晴天,可观测时间长;②根据材料可知该天文台建设在2900米的山巅,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透明度高,利于天文观测;③该天文台位于南半球,而我国位于北半球,观测星空的范围存在互补性,且该天文台所处纬度较低,可观测星空的范围更大。
【点睛】该题第(3)问中,需要注意的是,星空观测的范围与所处半球以及纬度高低密切相关。受地球球体形状以及地球自转的影响,纬度位置较低,可以观测南北半球大部分的星空范围。比如在赤道上可以观测到整个星空,在北半球低纬度可以观测到北半球全部和南半球的大部分星空,在南半球低纬度可以观测到南半球的全部和北半球的大部分星空。另外星空观测条件除了答案中的条件以外,有时还需考虑:风速的影响、极夜对连续观测时间的影响、纬度高低对星空起落变化的影响(纬度越高,星空起落变化越小)、人类活动以及城市光污染的影响等。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澙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一澙湖,与大西洋仅隔一条泥沙堆积形成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湖泊南端有宽约1.6千米的水道连通大西洋,辟有人工航道,7000吨的海轮可直抵湖北岸的阿雷格里港。下图示意帕图斯湖位置。
(1)说明帕图斯湖东侧沙坝的形成过程。
(2)推测受沙坝影响,帕图斯湖湖水盐度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评价沙坝的形成对阿雷格里港航运的影响。
【答案】(1)雅库伊河等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受海浪、潮汐的顶托泥沙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堆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沙坝并向西南方向延伸,逐渐形成高出海平面的狭长沙坝。
(2)盐度不断降低。原因:随着沙坝延长,湖泊封闭性增强,(澙湖与大西洋联通水道逐渐变窄),大西洋海水进入湖泊受阻,进水量逐渐减少,流入澙湖的河水不断稀释海水,使得湖水盐度不断降低。
(3)有利影响:沙坝阻挡海上风浪,使澙湖成为天然避风港,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不利影响: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澙湖淤积,航道变浅,船舶通航吨位降低;随着沙坝的延伸,出海口变远,增加通行时间与成本。
【解析】
【分析】本题以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背景材料,考查外力作用、海水性质、港口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小问1详解】
沙坝为海浪堆积作用形成,形成过程可结合图来回答。从图中可看出,帕图斯湖的西北部有河流流入,河流会带来丰富的泥沙。泥沙受海浪、潮汐的顶托泥沙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堆积。巴西东海岸受向南的巴西暖流影响,沙坝向西南方向延伸,逐渐形成高出海平面的狭长沙坝。
小问2详解】
影响湖泊盐度的因素可从河流径流和海水影响两方面来回答。受海水影响大,盐度增加。受河水影响大,盐度降低。随着沙坝延长,湖泊封闭性增强,澙湖与大西洋联通水道逐渐变窄,大西洋海水进入湖泊受阻,进水量逐渐减少,海水对湖泊盐度影响减弱,流入澙湖的河水不断稀释海水,使得湖水盐度不断降低。
【小问3详解】
评价类试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港口的区位要求主要为港阔水深,风浪小。沙坝有利于阻挡海上风浪,使澙湖成为天然避风港,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为有利影响。但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在澙湖淤积,航道变浅,船舶通航吨位降低;随着沙坝的延伸,出海口变远,增加通行时间与成本,是不利影响。
28. 读乙半岛示意图第四纪冰期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
(2)描述乙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
(3)分析甲海域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4)指出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并说明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答案】(1)特征:中部高,四周低。依据: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
(2)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沿海多,内陆少);东南、东部沿海密(多),西部、北部沿海疏(少)。
(3)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水温低,港口易封冻;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多阴雨天气;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
(4)冰川侵蚀作用。(东北)海岸线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多位于河流上游,冰蚀形成高原湖泊群。流水侵蚀作用。河流众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外力作用与地貌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基本原理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河流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表明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读图可知,总体而言,该区域聚落空间分布不均匀;就细节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聚落分布少;从方位上来看,东南、东部沿海地区聚落较为密集,西部、北部沿海地区聚落稀疏。
(3)该题需要注意甲海域的地理位置以及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冬季”。读图可知,甲海域纬度较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气候寒冷,水温低,港口易封冻,不利于捕捞作业;其次,该海域处于中纬西风带,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不利于捕捞作业的开展;再次,该海域此处中纬度地区,冬季多温带气旋,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捕捞作业的开展;最后,该海域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同时,海域处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附近,多海雾天气,不利于捕捞作业的开展。
(4)读图可知,该区域东北部多峡湾地貌,峡湾地貌属于冰川侵蚀地貌;该区域中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出现众多的高原湖泊群,应属于冰蚀湖,受冰川侵蚀作用(冰川掘蚀作用形成凹地,冰川退去后,凹地积水形成湖泊);另外,该区域河流众多,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地势起伏相对较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点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区普高联谊校202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地区普高联谊校202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昌市四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四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