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小古文阅读
展开岁寒三友
儿侍①父,立庭前。见梅树著②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③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④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
【注释】①侍:侍奉。②著( zhuó):盛开、绽放。③霜:霜降。④性:品性。1.结合注释,理解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2.“岁寒三友”指的是 、 、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其象征意义是 。
3.本学期,我们学习的《 》一课也写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它的象征意义是 。
二、认真默读短文,根据要求写出你的理解和感悟。【2021年济南市历下区】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①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②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③,而不顾其后之有患④也。
【注释】①委身曲附:缩着身子,弯起前肢。②傍:通假字,同“旁”。③利:好处;利益。④患:祸患。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
(2)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请选择正确的解释。
A.黄雀B.螳螂C.蝉 D.树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
(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3.解释句子的意思,并用“/”给句子断句。(断两处)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4.本文给人的启示是( )
A.正确认识事物本质,不能主观片面。
B.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没有好下场。
C.居安不能忘危,见利不能忘害。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2021年济南市天桥区】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①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引:引来,使出现。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人名。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衡乃穿壁引其光∶
(2)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根据意思写文中原句。
匡衡就凿穿墙壁,让邻居的烛光透过来。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四、文言文阅读。【2021年济南市市中区】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⑨过门者,宁读如故③,歆废④书出看。宁割席⑤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拿起来,举起。②轩冕:这里指贵官。③故:原来,依旧。④废:放下。⑤席:坐具,坐垫。
1.下列对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B.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C.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D.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2.下列对“之”字的理解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华捉而掷去之 B.锺子期听之
C.有一牧童见之 D.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3.结合注释,解释“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这个句子的意思。
4.我能从“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和“宁读书如故”感受到管宁是一个 、 的人。
五、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结合注释,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按要求答题。【2021年济南市槐荫区】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④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③,诸儿竞④走⑤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⑥然。
【注释】①尝∶曾经。②诸∶众多。③折枝∶压弯了树枝。④竞∶争着。⑤走∶跑着。⑥信∶确实。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
(1)人问之: (2)取之,信然: (3)诸儿竞走取之:
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 ,只有王戎不动。
3.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的作用是
4.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填序号)
A.做事要有主见,不盲从。
B.不要钱的东西不好吃。
C.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部编版语文三上 小古文、群文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上 小古文、群文阅读(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文言文《司马光》,完成练习,阅读文言文《荷》,完成练习,阅读两个课内选段,完成练习,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四上 小古文、群文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上 小古文、群文阅读(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精卫填海》,完成练习,阅读《买椟还珠》,完成练习,阅读《徐孺子赏月》,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五上小古文阅读(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上小古文阅读(含答案),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