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结构及教学梳理(教师专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687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结构及教学梳理(教师专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687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结构及教学梳理(教师专用)
展开快乐读书吧
一、教材解析
本次“快乐读书吧”主题是“读读童谣和儿歌”,以一本翻开的书为背景,呈现了 一首童谣和一首儿歌作例子,创设了两个小伙伴对话交流的情境。
内容指向激发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兴趣,产生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欲望,引导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教科书上呈现的童谣和儿 歌只是例子,以此引发学生对此类读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 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的书籍。
- 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教学重点】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
【教学难点】养成快乐阅读的习惯。
三、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书中儿歌和童谣的示例作用,发挥提示语和学习伙伴的引导作用。教学时, 在问题设计和讨论展示时,需有所侧重。
1.激发阅读兴趣。可以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可通过拍手读、男女生比赛读、带上动作读一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得轻快愉悦,读得趣味盎 然。读后,建议让学生交流读这两首童谣和儿歌的感受,“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呢? ” 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读儿歌和童谣的快乐。
2.搭建展示平台。有些学生也许在课外已经读过不少童谣、儿歌。教师可以在课前 布置学生去找一找自己读过的这类图书。在课堂上,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说说 读过的童谣,背背熟记的儿歌,展示自己读过的书籍。教师要适时鼓励,激发学生展示的 欲望。对于学生自信的表现,要积极肯定。如果学生表现不佳,教师也应适度引导,切勿打击学生的信心。
3.产生阅读期待。在学生产生了浓郁的阅读兴趣后,教师可趁势引导,或教师自己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歌或童谣书籍,或让学生自由交流推荐,使学生对阅读更多的儿歌和童谣产生期待。
“快乐读书吧”更注重延展性和持久性,教师应将学习内容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从一堂课的阅读向日常阅读延续。教师可隔三差五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给同学提 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时机,积极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倡导学生相互交换阅读书 籍。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个交换图书的小书市,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享受读书和分享的快乐。
四、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1.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喜欢读童谣和儿歌类书籍。
2.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愿意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
受和书籍。
教学准备:从家里带一本关于儿歌、童谣的书。
教学重点:对童谣和儿歌产生兴趣,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
教学难点:养成快乐阅读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聊读书
1.-说说自己平日喜欢看什么书?读到过什么内容?
二、读童谣儿歌
1.配合媒体,介绍一本关于童谣和儿歌的书。翻开书页, 出示语文书中的两首儿歌和童谣。
2.跟老师一起读读《摇摇船》《小刺猬理发》。
3.釆取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 比赛读——做着动作读。
4.谈感受:说说喜欢这两首童谣和儿歌吗?为什么?
小结:童谣和儿歌是专门给孩子编的,内容有趣,节奏轻 快,有的可以边玩游戏边读。童谣还是很久以前就流传下来 的,我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是读着这些童谣长大的。
三、展示读童谣儿歌
鼓励学生把自己校外学会的童谣或儿歌展示读给全班同 学听。
四、推荐交流童谣书
(一)教师推荐
1.推荐书籍,和孩子一起读目录。
2.读了目录后,请学生说说,对哪首童谣或儿歌产生了 兴趣?
3.告诉学生,书里有很多有趣的童谣和儿歌,大家可以 多读读。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多背儿歌和童谣。有兴趣的同 学,还可以用方言朗读童谣。
(二)学生交流
1.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书籍,读读里面的儿歌或童谣。
2.引导学生交流展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四 人小组里的同学听。会背的小朋友可以背一背。
3.全班交流展示。
(三)分享图书
1.出示课文中学习小伙伴的对话。
小结:同学之间不仅可以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还可以分享自己的书籍。
2.同桌交换图书阅读。
3.交流:你从同学的图书中读到什么有趣童谣、儿 歌?挑选其中一首儿歌或童谣读一读。
提出要求:课后,试着和更多的同学换书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