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2年河北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5 文言文阅读(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专题05 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2022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①,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②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乙)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观看《史记》,颇切实用,每日规定看十页,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簿;有费解③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今后若能看完《史记》,明年更换他书,惟无益之小说与弹词④,不宜寓目⑤。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
(均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⑥》)
【注】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③费解:不好理解。④弹词:一种把故事编成韵语,有白有曲、以弦索乐器伴唱的说唱文学。⑤寓目:过日,观看。⑥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给儿子的家书。喻,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
7.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苟堪励志勤读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B.无裨实益 必能裨补缺漏(《出师表》)
C.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D.若能分门别类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
(2)观之非徒无益,并有害处也。
9.从选文中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
10.选文中郑板桥多次使用“宜”字,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7.D
8.(1)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
(2)看这些东西,非但徒劳没有什么益处,而且还有害处啊。
9.①各种书籍都应当阅读;②一种书籍读透彻,再更换其他种类;③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④看书要从头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别关键的地方,摘录到读书笔记本上;⑤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分拿纸摘录出来,及时求教。(任举三点即可)
10.示例:我从中感受到了郑板桥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中,语气恳切,饱含期望。
【解析】
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相同,都是如果,假如的意思;
B.相同,都是增加的意思;
C.相同,都是粗略地阅读的意思;
D.不同,如果/好像;
故选D。
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见,看见、看到;之,的;宜,应该、应当。
(2)徒,徒劳;益,好处。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甲文“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可知,凡是经史子集都应当有所粗略地阅读、浏览,即各种书籍都应当阅读;
由甲文“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可知,一种书籍读透彻,再更换其他种类;
由甲文“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可知,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
由乙文“必须自首至尾,逐句看下。有紧要处,摘录读书日记簿”可知,看书要从头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别关键的地方,摘录到读书笔记本上;
由乙文“有费解处,另纸摘出,求解于先生”可知,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分拿纸摘录出来,及时求教。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宜”为应当的意思,由甲文“宜加以看书功夫”“皆宜涉猎”“宜随手摘录”,乙文“读书宜勤恳勿懈,看书宜细心有恒”可知,多处使用表达了郑板桥对于孩子的要求严格、真挚的教导以及对于儿子的关爱,希望他可以严于律己,认真学习,同时也表达了对儿子的期冀。
【参考译文】:
(甲)如果确实立志勤读,自然能够循序渐进,只是如果仅仅读时下流行的文体,不能增加什么益处,应当提升自己看书的功夫,凡是经史子集都应当有所粗略地阅读、浏览。只是需要看全其中的一种,再更换其他的种类,切不可东抓西拉,随意翻看白白浪费时光,没有任何收获,读书的时候看到有切合实用的句子,应当随手摘录下来,如果能够分门别类积累成厚重的册子,那么写文章的时候可以作为材料,收获无穷啊!
(乙)读书应当勤恳,不要懈怠,看书应当仔细,有恒心,现在看《史记》特别契合实际,每天规定自己看十页,必须从头至尾逐句去看,看到特别关键的地方,摘录到读书笔记本上,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另外拿纸摘录出来,向先生求解,今年如果能看完史记,明年再换别的书。只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小说和弹词,不应当过目,看这些东西,非但徒劳没有什么益处,而且还有害处啊。
【河北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不读,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衙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⑪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⑫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⑬,更不复顾惜。居⑭身之道,亦犹是耳。傥⑮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节选自《松窗梦语》
①蔡元定:南宋律学家、理学家。朱熹弟子。②啖:吃。③荠:荠菜。④扣:探问。⑤王公廷相:王廷相,明代哲学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⑥道艺纯备: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⑦第:官僚和贵族的大住宅。⑧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⑨舆人:古代职位低微的吏卒。⑩蹑:穿(鞋)。⑪历:经过。⑫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⑬沾濡:浸湿。⑭居:守持。⑮傥:倘若,假如。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日惟啖荠 日:___________
(2)余谒公私第 谒:___________
(3)更不复顾惜 复:___________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10.[甲]文中,朱熹为什么说蔡元定“此吾老友也”?
11.[乙]文中,王廷相对“我”的教导方式有什么妙处?
【答案】
8.(1)每天 (2)拜访 (3)再
9.(1)等到长大后,(他)登上泰山的最高峰。(2)守持住身心的道理方法,也还是这样罢了。
10.示例:因为蔡元定“于书无不读”,学识渊博,其学识不亚于朱熹,因此朱熹说蔡元定为“吾老友”。(意对即可)。
11.以事喻理(类比的方法),从身边小事谈及,更易被“我”接受。
【分析】
8.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复”是“再,又”;“日”是古今异义词,“每天”的意思。
9.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及(等到)、绝顶(最高峰)”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居(守持)、道(道理,方法)、犹(还)、是(这样)、耳(罢了)”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从[甲]文“蔡元定八岁能诗”看,蔡元定自幼聪慧;从“日惟啖荠。于书无不读”看,蔡元定读书刻苦,学识渊博。所以朱熹说蔡元定是“吾老友也”。
1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乙]文所写的内容,文本中的王廷相对“我”讲了一个“舆人湿鞋”的故事,告诫我“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的道理,采用了以事喻理或类比的方法,由身边的琐屑小事说起,阐述了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的生活哲理,易于被人接受。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参考译文】:
[甲]蔡元定八岁的时候就能作诗,等到长大,登上泰山最高峰,每天只吃荠菜。对他来说,没有不读的书,朱熹探问他的学识,非常惊讶地说:“这是我的老朋友呀,不该在弟子之列。”
[乙]兵部尚书王廷相,他的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我到他的家里去拜访,他邀请我入座,告诉我说:“昨天雨后,我乘轿走在大街上,一个轿夫穿了一双新鞋,从灰厂至长安街,他都拣着地面小心谨慎地行走,惟恐弄脏了鞋子。转弯进入京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鞋子浸湿了,此后就不再顾及和惋惜(鞋子)了。为人处世的办法,也还是这样罢了,假如一旦堕落,误入歧途,将会没有什么歹事做不出来的。我回到家,非常佩服王公所说的,终生也不敢忘记。
【2020年河北省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①浇灌之,则尘俗②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③而实绮④,癯⑤而实腴⑥。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东坡续集》)
【丙】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⑦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⑧睡,辄令儿曹⑨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乾道癸巳⑩八月三日,山阴陆某务观题。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①古今:这里指古今书籍。②尘俗:世俗,流俗。③质:质朴,朴实,④绮:华丽,美妙。⑤癯:瘦,这里有精练的意思。⑥腴:丰厚,丰裕。⑦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⑨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⑩乾道癸巳:宋孝宗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对人亦语言无味也________________
(2)皆莫及也________________
(3)绝好岑嘉州诗________________
(4)至酒醒,或睡熟,乃已_______________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
(2)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9. 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0. 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
【答案】
7. (1). 也 (2). 比得上 (3). 极,极端的 (4). 停止
8. (1)我对于诗人,没有什么特别喜好的。唯独喜欢陶深明的诗。(2)我曾经认为李白,杜甫之后,就只有这一个人才能这样罢了。
9. 人不阅读古今的好书好文章就会变得无比世俗,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们要多阅读古今书籍,以此来涤荡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气质,丰富自己的语言。
10. 陆游非常喜欢岑参的诗。每每喝醉了,让孩子们诵读岑参的诗,酒醒或睡热后才停止。表达了作者对岑参诗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注意:亦,副词,也;皆莫及也;都比不上;及,比得上;绝,一词多义,极;已,一词多义,停止。
【8题详解】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吾,我;无所甚好,没有什么特别喜好的;独,只;好,喜欢。
(2)尝,曾经;以为,认为;而已,罢了。
【9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阅读文言文,疏通文意,结合主要内容和关键语句谈启示。“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要长期不用古今书籍浇灌它,那尘土一样的庸俗思想就会在里边产生;照照镜子就觉得自己的面目可憎,对人讲话也觉得自己的语言没有韵味。由此我们得到启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洗涤心灵,使人的心灵得到升华,气质得到提升,增进语言表达能力。
【10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文中故事的概括及作者情感的把握。阅读文言文,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句理解分析。在丙文中,找到运用叙述表达方式的句子概括故事。由“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分析概括,陆游过去在山中,每次喝醉回来时,就让孩子们诵读岑参诗作,直到酒醒,有时到睡熟才停止。在文中找到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句子分析理解作者对岑参诗作的感情。由“令儿曹诵之”可以看出陆游对岑参诗作的喜欢,由“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分析,这是陆游对岑参诗作的高度赞美。
【参考译文】:
甲:人们的心里,要长期不用古今书籍浇灌它,那尘土一样的庸俗思想就会在里边产生;照照镜子就觉得自己的面目可憎,对人讲话也觉得自己的语言没有韵味。
(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我对于诗人也没有什么特别喜好的,只喜欢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的诗不多,但是他的诗看起来朴实其实很华丽,看起来简陋其实很丰满。曹植、刘昆、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都比不上。
(苏轼《东坡续集》)
丙:我从年轻时,就非常喜欢岑参的诗作,过去在山中,每次喝醉了回来,靠着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上闭目安息,就让孩子们诵读岑参的诗作,直到酒醒,有时到睡熟,才停止。我曾经认为在李白,杜甫之后,就只有岑参才能这样罢了。……宋孝宗乾道九年八月三日,山阴县陆游题。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2020-2022年陕西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陕西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7文言文阅读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陕西专用docx、专题07文言文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陕西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陕西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5 实用类文本阅读(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陕西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5 实用类文本阅读(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5实用类文本阅读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陕西专用docx、专题05实用类文本阅读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陕西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河北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9 作文(学生卷+教师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河北中考语文3年真题汇编 专题09 作文(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专题09作文解析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河北专用docx、专题09作文原卷版-三年2020-2022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河北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