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1含答案
展开普 通 高 中 学 业 水 平 测 试 合 格 考
标 准 示 范 卷 (一)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一颗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该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 )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D.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的大气
B [该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B对;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A错;外观和所处的位置并不能决定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C错;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不表示其大气就适宜生命呼吸,D错。]
2.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D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地质年代顺序,各代植物、动物演化特点。地质年代从老到新依次是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早古生代早期三叶虫出现,晚期出现鱼类,晚古生代时期出现两栖类动物、陆上蕨类植物繁茂;中生代时期,爬行动物繁盛,中后期开始出现鸟类和哺乳动物,裸子植物繁盛;新生代时期以被子植物为主,哺乳动物繁盛。由此可知B项正确。]
读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图,完成4~5题。
4.对各圈层位置的正确描述是( )
A.生物圈位于地壳内部
B.地核位于莫霍面以上
C.软流层位于岩石圈的内部
D.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
5.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D.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均匀
4.D 5.B [第4题,生物圈位于地壳外部,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第5题,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厚度不一定相同,地壳是厚度最小的地球圈层,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不均匀。]
读城市路面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图,完成6~7题。
6.漫画中柏油路( )
A.阻断了地表雨水下渗
B.不利于地面径流形成
C.有利于地下水的蒸发
D.不易形成城市内涝
7.利于水循环的市政建设有( )
①减少绿地面积 ②建雨水花园 ③水泥路面代替柏油路 ④路面用透水砖 ⑤加大景观水体面积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6.A 7.D [第6题,漫画中柏油路阻断了地表雨水下渗。第7题,减少城市硬化路面,增加绿地,可以促进水循环。]
下图为浙江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
A.洪积物、冲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9.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
A.黑土 B.红壤 C.寒漠土 D.冲积土
8.B 9.B [第8题,图中M处位于山坡处的凸出位置,其上的径流沉积物在此因地形阻挡会有一定的堆积,本身亦有坡地沉积物堆积,因此该地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残积物、坡积物。第9题,N处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发育的土壤类型是红壤。]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信息,2020年11月24日20时至11月25日20时,北京北部、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东部等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据此完成10~11题。
10.上述地区在该时段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①空气湿度小 ②气温较高 ③人口密集 ④风力较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时,当地采取的最合理的防灾措施是( )
A.紧急撤离全部居民 B.加强监测与预报
C.大规模砍伐森林 D.加固木质建筑物
10.B 11.B [第10题,空气湿度小,空气干燥,容易发生火灾;风力较大,容易使火势蔓延,使发生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提高。第11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时,当地采取的最合理的防灾措施是加强监测与预报。]
12.我国的下列地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而人口密集的是( )
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A [华北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而人口密集。]
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该市户籍人口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 )
A.20~24岁 B.30~34岁
C.40~44岁 D.50~54岁
14.近年来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下降,最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大幅下降 B.出生率大幅上升
C.死亡率迅速上升 D.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入
13.D 14.D [第13题,读图可知,该市户籍人口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50~54岁。第14题,读图可知,外来人口主要集中于15~64岁(劳动力人口),缓解了老龄化程度。]
15.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
A.西瓜品种优 B.种植成本低
C.反季种植利润高 D.市场需求大
C [温州瓜农“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由此可见,其生产主要在冬季,为反季节西瓜,在海南岛种植利润高。]
近年来,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了高耗能电解铝业,以其产品为原料的铝材加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下图为铝业生产流程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电铝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科技发达 B.地价低廉
C.能源丰富 D.交通便利
17.浙江、广东等省发展铝材加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动力
16.C 17.B [第16题,新疆、内蒙古地区煤炭等能源丰富,因此,新疆、内蒙古地区发展电解铝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能源丰富。第17题,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对铝产品的需求量大,其发展铝材加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上海合作组织2018青岛峰会的新闻中心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建造。据此完成18~19题。
18.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能( )
A.增加资源耗用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增加资源成本 D.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19.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8.B 19.C [第18题,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成本,减少治理污染的费用。第19题,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20.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下列不属于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措施的是( )
A.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B.建设主体功能区
C.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
D.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B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的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奇异果即猕猴桃,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被誉为“水果之王”,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奇异果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怕旱,需水又怕涝,抗旱能力比一般果树差,喜半阴环境、忌强光直射,一般在海拔800~1 800 m都能种植。
(1)新西兰发展奇异果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奇异果主根不发达,根系分布浅,枝叶茂密,缺少弹性,叶片大,结果时果实稠密(如图)。根据材料,图中A、B两处更适合作为奇异果种植基地的是__________,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3)奇异果原产地在湖北宜昌,目前我国陕西、河北等省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每年冬季这些省份都要对奇异果进行灌水。根据所学知识,上述省份对奇异果进行冬季灌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解析] 第(1)题,从气候(40°S附近,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雨季长,光照弱)、地形(以山地为主,利于排水)、市场(市场需求量大,远销70多个国家)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热量条件、地形条件、风力等方面并结合奇异果的生长习性分析可知,B地更适合。第(3)题,陕西、河北等省较湖北的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冬季灌水可以提高抗寒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雨天多,光照弱;地形以山地为主,排水良好;地广人稀;市场需求量大
(2)B B处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地形起伏大,易排水;位于山地背风坡,风力弱
(3)提高果树抗寒能力;增加土壤含水量,预防春旱;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22.(20分)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6分)
(2)分析图中铁路选址的原则。(3分)
(3)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3分)
(4)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哪一个?分析其区位优势。(8分)
[解析] 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判断图示地区为盆地地形。图中铁路线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聚落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
[答案] (1)A处。理由:水库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且水可以顺流到甲镇;在B地建水库可以淹没甲镇。
(2)在山区建修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丘陵山区,铁路应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致使聚落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
(4)甲地。优势: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Ⅰ,单选题Ⅱ,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3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3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2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标准示范卷2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