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22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含答案
展开考点过关练22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考试要求 | 1.通过实地观察不同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差异,理解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本地或者某一区域交通布局的现状,并分析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之间的关系。 |
[题组冲关]
题组一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据图分析,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资源
2.若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c城镇的公路,则四条线路中的最优线路及理由分别是( )
A.①线路 地势起伏最小 B.②线路 路程最短
C.③线路 兼顾b城镇 D.④线路 连接城镇最多
1.B 2.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区被山地包围,修建道路的难度较大,故地形成为制约该地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①线路连接a和c,经过的城镇少,不利于居民出行,不是最优线路;通过②线路连接a和c,采取直线直接穿过山地,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并且经过的城镇更少,不是最优线路;通过③线路连接a和c,虽然经过了多个城镇,但是直接穿过山地,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不是最优线路;通过④线路连接a和c,不仅能够尽可能多地连接城镇,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尽量避开了山地陡坡,修建难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是最优线路。]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4.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D 4.B [第3题,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1 000 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形。第4题,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约30 km,距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离城镇过远。]
旅客周转量是旅客人数与平均运送距离的乘积(单位:人·km)。下图示意我国1994—2014年各交通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占比。读图,完成5~6题。
5.高铁大范围开通后,对200~300 km短途客运影响最大的是( )
A.一般公路 B.高速公路 C.普通铁路 D.民航
6.我国高铁能够大范围开通主要得益于( )
①充足的资金 ②广阔的市场 ③充足的原料 ④先进的技术 ⑤政策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5.B 6.C [第5题,由图可知,a、b、c、d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公路、普通铁路、民航、水路,普通铁路和一般公路客运虽然速度慢,但价格低;民航适宜长途运输;高铁速度大大快于高速公路,对200~300 km短途客运影响最大。第6题,高铁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具备广阔的市场、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政府政策的支持;高铁产业不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因此充足的原料并非高铁大范围开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岛国,由1 200多个珊瑚岛组成,长期以来,马尔代夫没有桥,连接各个岛屿的主要途径是摆渡(摆渡:指乘坐来回的渡船渡过河流或其他水域)。2018年8月30日,连接马累岛与国际机场的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仪式在马累隆重举行。中马友谊大桥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标志性项目,也是马尔代夫重要的民生项目。大桥全长2千米,是世界首座建在珊瑚礁上的跨海大桥。下图是马尔代夫位置图和中马友谊大桥。
[核心精要]
一、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及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 影响 | |
地 形 | 平原 |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土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例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 |
山地 |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状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 |
水文 |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 |
地质 |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 |
气候 |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
2.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原则 | 内容 |
依据运输需求 |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设计标准,以及交通网的密度等,都应依照运输需求而定 |
适度超前 |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
因地制宜 |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
尽量少占土地 |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
其他 |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
二、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1.区域发展
2.交通方式
(1)简析马尔代夫连接各岛的主要途径是摆渡的原因。
(2)请从自然因素分析大桥建设施工难度大的原因。
[解析] 第(1)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马尔代夫是南亚的岛国,经济发展水平低,综合国力较弱,建设资金短缺;该国岛屿多为珊瑚岛,1 200多个岛中只199个岛屿有人居住,多无人岛,建桥的作用意义不大;而且这些岛屿彼此之间的距离较近,利用渡船来摆渡登岛十分便利而且成本较低。第(2)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马尔代夫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光照强,全年高温,施工工人面临热带疾病等威胁;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湿度大,施工难度大;该地地处北印度洋地区,受季风洋流影响,海水流向多变且流速大,施工难度大;海水盐度较高,具有腐蚀性,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
[答案] (1)综合国力弱,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短缺;建桥施工难度大;多为无人岛,建桥的作用不大;岛屿距离较近,摆渡便利且成本低。
(2)纬度低,太阳辐射强;降水多,湿度大(施工环境恶劣);全年高温, 施工工人面临热带疾病等威胁;季风洋流经过,海水流向多变且流速大,施工难度大;需建在珊瑚礁上,地基不稳;海水盐度高,具有腐蚀性,对建筑材料性能要求高。
题组二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高铁无轨站是一种公铁联运新模式,指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城市,设置具有购票、取票、候车、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的高铁站无缝对接,实现公路与铁路零距离换乘,保证乘客的快捷出行;高铁无轨站打通铁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千米”,进一步满足市民方便快捷乘高铁出行的需求。目前,我国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已开通数十个高铁无轨站。据此完成8~9题。
8.目前,我国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偏远山区县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 ②地形 ③人口密度 ④资源状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高铁无轨站选址最适宜( )
A.利用现有汽车站,降低建设成本
B.靠近城市中心,客流量大
C.靠近高速路出口,方便乘客中转
D.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
8.C 9.A [第8题,由材料可知,高铁无轨站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主要是方便这些地区的部分对于高速便捷交通出行旅客的需求,而气候条件对于出行影响不大;山区地形较为崎岖,出行不便,且人口密度较小,出行需求量不大;与资源状况无关。第9题,由于高铁无轨站设置地区,没有高铁站点,出行人口数量不大,站点建设适宜利用现有汽车站,以降低建设成本;城市中心地区布局,与市内交通交叉,互相影响,不利于快速到达高铁站点;广大偏远山区市县,高速公路分布也较少,不很发达,多数为从山区到无轨站地区乘车,所以不宜布局在高速路出口附近;城市边缘地区,交通条件较差,不利于旅客转乘。]
学习心得:
专题07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 这是一份专题07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必备考点归纳与测试,共5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7水循环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7水循环含答案,共6页。
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答案: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点过关练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含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