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6593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下《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6593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五下《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6593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共2课时/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单元题目是“公共生活靠大家”,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围绕这一内容,本单元设计了“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秩序”“我参与 我奉献”三课内容,从认识公共生活到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最后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身上,从而建立学生的责任感。教学内容和目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逐步建立学生的公共意识。本课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公共生活并且能够判断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遵守并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生活”这一话题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如何将课堂上的理论落实于生活实践中,这种实践如何依靠理论教育来提升,这是本课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社区,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以前那些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问题,并运用所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社会意识。在社会实践中,教师要提前做好功课,充分考虑和权衡各种因素,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实践氛围,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和指导。二、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2.认识一些公共标志的图案及含义, 知道这些公共标志能够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三、教学准备课件;系绳子的乒乓球、瓶子;公共秩序标志;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视频:不文明行为曝光台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哪些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有什么危害?3.如果大家都不讲秩序,社会就会一片混乱,世界上必须要有秩序,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秩序,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会幸福。4.揭示课题: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二)探究新知活动一:公共生活秩序单1.思考: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这些公共场所有哪些秩序?(1)学生自由讨论交流。(2)集体汇报。(3)教师小结:公共场所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秩序。比如:图书馆的秩序就是安静、看完书后把书工整地放回原位。我们在学校上下楼梯时,靠右行就是秩序。2.自主设计“公共生活秩序单”(1)出示“公共生活秩序单”(2)小组交流完成“公共生活秩序单”(3)各小组将完成情况在全班交流汇报。过马路时,要注意红绿灯,走斑马线,环顾车辆;参加社区活动时,文明观看,不拥挤、不推搡,不乱扔垃圾;乘坐公共交通时,排队上车,先下后上,主动让座,不吃零食……(4)除了书上提到的这三个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之外,我们还要在哪些地方注意遵守哪些公共秩序?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预设:A.在图书馆时B.在餐厅就餐时C.在医院挂号或付款时3.分析一下同学们的秩序单有什么共同之处。设想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预设:共同之处;都需要秩序,有了秩序会更加安全、和谐,有些秩序由法律规定,有些秩序约定俗成。后果:很容易出交通事故;很混乱;影响社会治安,社会不和谐,容易引起纷争。4.师小结:由此看来, 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于维护公共生活是多么重要。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活动二:秩序小实验为了进一步体会公共秩序对于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秩序小实验。1.出示P29图片和实验要求,让学生了解这个小实验的操作方法及要求。2.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五个系绳乒乓球,放于瓶子内,瓶口每次只能取一个,请小组成员上台取乒乓球,教师计时,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准。3.组织学生观察实验并汇报观察所得,交流实验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全班交流:要想顺利、快速地取出瓶中所有小球,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呢?为什么?预设:5个小球依次取出,还要保持住瓶子的平稳,需要组员的配合默契。5.小结: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秩序,这进一步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才更加祥和、安宁、平静,而没有秩序的公共生活是混乱、糟糕和危险的。阅读角: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播放高速上应急车道被占影响救护车救援的视频。学生自由读阅读角内容,了解应急车道的作用。教师补充应急车道资料。违法占用应急车道,驾驶人除将面临罚款200元处罚,还将一次记6分,拒不听从劝阻驶离的,依法拖离,追究妨碍执行公务责任。 4.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遵守公共秩序,才能确保公共生活的秩序。如果我们的父母想占应急车道或者消防通道,我们一定要及时劝阻。活动三:认识公共标志为了引导和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还特地设置了很多公共标志。完成P30学习单,小组交流。 小组汇报。教师出示学生收集到的其他公共标志照片,请学生介绍。全班交流:想一想,有了这些公共标志的提醒,是不是人们就都会自觉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吗? 预设:公共标志仅仅是起到提醒人们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的作用,公共标志本身是没有任何强制力的,公共秩序是否遵守还在于人们本身,所以在公共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每个人都应该养成文明习惯。活动四:“创城文明倡议书”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现场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破坏文明和谐的公共生活。2.出示P31的4幅插图,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说一说在这四幅图中,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和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3.除了书中提到的不文明现象,你还在生活中看到或者遇到过哪些不文明现象?学生交流发言。4.教师引导:你当时遇到这些不文明现象是怎么做的?之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采取什么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带来哪些不同的结果呢?采用哪种态度比较妥当呢?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劝导他人时,要采取妥当的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可说教,要有礼貌,否则容易激化矛盾,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6.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不文明的行为,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让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少一些,微笑多一些呢?你有哪些好点子?小组交流讨论后派小组代表发言,将好点子写在文明倡议书上,最后汇成本班“创城文明倡议书”。7.教师小结:同学们想的方法都是不错的,这张“创城文明倡议书”将张贴于班级里,请同学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遵守公共秩序,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公共生活中的不和谐一定会少一些,微笑一定会多一些。(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我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文明行为和秩序意识,不仅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反应,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优质课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优秀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