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学课件ppt
展开1.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2.了解作者是怎样获取各种新闻事实,思考作者是怎样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3.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4.见证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伟大时刻,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
着( )舰 浩瀚( ) 舰载( )机 娴( )熟 咆哮( ) 舰艉( ) 镌( )刻 震耳欲聋( ) 一丝不苟( ) 殚( )精竭( )虑 白手起家( )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以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把读音标注出来,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zhuó hàn zài xián xià wěi juān lóng gǒu dān jié 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定义: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社、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种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写作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3)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4)描写的形象性。(5)议论色彩较浓。
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准进入辽宁舰舰岛塔台这一最佳位置采访,得以从这个最佳视角见证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全过程,掌握了舰、机两方面的大量新闻事实。具体而言,包括观察所得的事实与记录所得的事实。
搜集了一些与航母舰载机着舰有关的资料,掌握了“非现场”的事实。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训练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的场景。
在这篇通讯中作者是如何组织自己获取的事实的?
1.快速默读全文,勾画出文中的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何、为何),梳理本篇通讯的来龙去脉。2.给文章分分层次,从结构上看看作者是怎样将采访到的新闻事实组织在一起的,理清作者的思路。
介绍了本次舰载战斗机试飞的环境和工作人员所做的准备。
补充交代了本次试飞的重大意义和艰难程度。
详细地介绍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降落的全过程,通过紧凑的对话和细节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
回顾了我国舰载战斗机上舰从零开始的研发之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此次战斗机成功着舰的不易。
描写了人们与飞行员一起庆祝这一胜利的情景,再次肯定了此次成功的重大意义。
全文以观察所得的事实构成主干框架
突出所报道的事件的意义与价值
以记录所得的事实作为精彩的细节
以搜集来的材料作为现场采访所得内容的延伸拓展
作为一篇新闻作品,本文是如何打动读者的?
1.从内容上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牵动读者的心的。2.从写作手法上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不断引起读者注意,从而打动读者的。3.从情感上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引起读者共鸣,从而引人入胜、打动读者的。
对新闻事实的组织安排完整有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通过一系列背景资料的穿插介绍不断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牵动着读者的心。
通过反复的渲染、蓄势及精彩的细节描写,营造了引人入胜的现场氛围。
插入的背景资料显示了新闻事实的重大意义和报道的价值,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也能够打动读者。
本文究竟是通讯还是新闻特写?
1.回忆一下《“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课学到的新闻特写的特点。2.从内容选取的角度比较一下本文与《“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区别。3.从结构上比较一下本文与《“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区别。
新闻特写一般集中描绘一个场面或瞬间,本文则包括了多个场面、多个瞬间。
新闻体裁的区分有其稳定性,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的写法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新闻体裁之间的边界正逐渐变得模糊。有的研究者甚至主张将新闻体裁只分为消息与通讯两种,来适应“体裁融合”的现实。近年来,这种“场景组合”式的通讯写法越来越常见,也涌现出了包括《今天,我们豪迈受阅》(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胜利的号角,和平的宣示》(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等在内的一批佳作。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这是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我国自行研制的航母舰载机歼—15在航母“辽宁舰”上顺利起飞降落,他把“航空梦”留在了“辽宁舰”上,把生命献给了我国的航空事业。11月25日,沈阳。天色阴沉,寒风凛冽。在外奔波17天。罗阳回家了。傍晚时分,汽车缓缓开进了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家属区。车窗外,有他熟悉的温暖的家。可他,永远回不去了。“辽宁舰”上的八天七夜,是他和同事们,和他心爱的战机共同度过的最后一段时光。让我们走进罗阳最后的八天七夜,细说这位“航空英雄”和他的战友们执着的航空信念……
罗阳(1961-201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2012年11月25日执行任务时,罗阳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终年51岁。
通过阅读《“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从另一个角度感受航天人为了祖国硬实力不断强大而做出的贡献,同时感受一下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之间的异同。
参照教材中《“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文的旁批,从新闻特写的角度对《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进行点评,再写两处旁批。
参考教材第9页的补白、第16页的表格,整理消息、新闻特写和通讯三种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并填入下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语文八上4《一着惊海天》课件ppt、部编语文八上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作业pptppt、部编语文八上4《一着惊海天》教案docx、部编语文八上4《一着惊海天》课文朗读mp3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优质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词注音,◆多音字,◆词语集注,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一丝不苟,动作娴熟,谨慎态度,一着惊海天,发展着陆经过,场景壮观振奋人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说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谢中书书陶弘景,重点词语,①五色交辉②四时,参与这里指欣赏,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川之美术古来共谈,仰观高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