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何““乎”的用法及练习 课件
展开十八个文言虚词:之乎者也 因为所以 何则而与焉 于其乃且若注意:不能机械地套用十八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前后语境进行辨析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一)用作疑问代词(二)用作副词(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四)何:通“呵”,喝问。(五)固定搭配:【何如】【奈何】【若何】【何以】【无何】【何乃】【何其】
(一)【何】--用作疑问代词
1.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大王来何操?②却看妻子愁何在。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到哪里去?
2.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在这种环境里,早晚能听到什么呢?只能听到杜鹃凄楚的啼叫和猿猴哀鸣的音声。②然则何时而乐耶?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
3.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可译为“为什么 ”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为什么呢?③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二) 【何】--用作副词。
1.程度副词,多么。①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①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②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为什么不停止军事行动,捆起铠甲,面向北面称臣去侍奉他呢!
(三)【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
(四)【何】--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新娘(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 。
(五)【何】--固定搭配
1.【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沛公大吃一惊,说道:“那该怎么办?”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
2.【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②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用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3.【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 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②无何,见宫殿数十所。没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
4.【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 5.【何其】译为“多么”。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多么地多。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________《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 ________《赤壁之战》1~2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3.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4.然则何时而乐耶 ________《岳阳楼记》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________《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4.作定语。译作“什么”“哪”。5~6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________《伶官传序》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________《石壕吏》9.今日之事何如 ________《鸿门宴》7固定搭配。“何其”译作“多么”8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9构成固定搭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________《五人墓碑记》11.何以战 ________《曹刿论战》1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________《庄暴见孟子》10构成固定搭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11~12固定搭配。译作“凭什么、拿什么”。
1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________《鸿门宴》1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________《阿房宫赋》13~14固定搭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一)用作语气助词。(二)可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三)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一)【乎】--用作语气助词。
1.表一般疑问,相当于“吗”“呢”。 ①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②儿寒乎?欲食乎?孩子你冷吗,想吃东西吗?③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2.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么齐国恐怕就治理很不错了吧!
3.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①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多么高峻伟岸啊!(好高啊好险啊!)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唉!有谁知道横征暴敛对老百姓的茶毒,比毒蛇更厉害啊!
4.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技盖至此乎?(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5.用在句中,表停顿。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到哪里去?
(二)【乎】--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于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浩荡的样子像凌空驾风而行,却不知道它要停留在何处;飘逸的样子像脱离人世,升入仙境。
(三)【乎】--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介绍时间。从,在。①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2.介绍处所。在,从,于。①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楚人在楚国出生,在楚国长大,因此就说楚国话。②浴乎沂(yí),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沂水里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3.介绍原因。由于,因为。①不动乎众人之非誉。不因为众人的反对或称赞就动摇。4.介绍遵循的准则。按,根据。①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来富贵的,就按富贵的处境行事;素来贫贱,就按贫贱的处境行事。
5.介绍对象。对,给。①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一定要派和天子同姓的诸侯主持这事。6.表被动,被。①王痍(yí)者何?伤乎矢也。楚王受伤是怎么回事?是被箭射伤了。
7.表比较。比。①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没有什么比接近良师益友更方便的了。②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
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________《陈涉世家》2.儿寒乎?欲食乎 ________《项脊轩志》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________《庄暴见孟子》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3.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
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________《捕蛇者说》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________《屈原列传》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_____《师说》4.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5~6介词,相当于“于”。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________《五人墓碑记》8.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________《庖丁解牛》7~8形容词词尾。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及练习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及练习 课件,共2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乃“和“其”的用法及练习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乃“和“其”的用法及练习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因“和“于”的用法及练习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因“和“于”的用法及练习 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虚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