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552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552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552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5528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5528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5528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5528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65528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诗歌专项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课件
展开【学习目标】1.掌握意象的含义,能准确找到诗中的意象,并能结合意象的特征分析作者情感。2.积累常见概括意境的词语,能够根据意象,准确描绘诗歌意境或画面,借此体会作者情感3.结合意象、意境相关题目的答题思路,根据题目,规范清晰作答。
【预习】 结合新亮剑P257——259了解诗歌中景物形象常见知识点和考点
景物形象:诗歌的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比如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诗歌中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分为两类:意象类和意境类。写物 ——具体物体的形象——托物言志写景——景色、情景、状况、气象——借景抒情
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异:1.借景抒情的“景”指自然风景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的“志”。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怒、乐、哀、愁等)。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想、志向。
辨析:下列诗句属于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3.“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意象=意(情)+象(景)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圈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3.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4.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意境=意(情)+象(景) 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才是创作诗的 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一 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与全篇对应。 鉴于意境的高度综合性、复杂性,高考诗歌鉴赏很少涉及。即便涉及,多简单考查,如只要求描述一下画面特点,或者分开考查,如把境(画面)与情分成几问考,以降低难度。
结合《新亮剑》P258常见意境分类概括下列诗句的意境:(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凉州词》)(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7)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戴复古《月夜舟中》)
一、意境分析二、意象特征分析三、意象、景物形象的作用
意境分析 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 (景——境——情)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情感:断肠画面: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感觉:凄凉悲苦
简要分析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乌鸦回巢,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桥边有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踽踽独行。那肝肠寸断的游子,遥望着故乡。步骤二:这是一幅苍凉悲苦的深秋日暮图。步骤三:表现了诗人天涯沦落人那种颠沛流离、潦倒无依的哀惋凄苦的心境。
初夏江村 [ 明 ] 高启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①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江边悠闲漫步:野鸭浮游、荷叶翻滚、燕子翻飞、桐花拂动、渔船靠岸、缫车鸣响、蛙声阵阵等意象 ② 营造出乡间清幽休闲、充满生机的意境。③作者通过再现农村的生活情景和村民的精神状态,使读者可以想象这里村民生活的无拘无束和惬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隐居生活的惬意和他的闲情逸致。
题型三/意象、物象作用(参见新亮剑P257景物形象作用)物象作用: 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交待了时间、地点、环境,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幽明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远离世俗名利的精神境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题目登锦城散花楼① 李 白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②悬银钩。飞梯③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④。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注】 ①锦城散花楼:锦城为成都的别称,又称锦里;散花楼为隋末蜀王杨秀所建。②珠箔:珠帘。③飞梯:高梯。 ④双流:今四川成都双流区。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通过对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等的描写,极力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B.“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两句色彩对比明显,脍炙人口,把初日临照下的锦城散花楼金碧辉煌的景象生动地描 绘出来。C.诗人综合运用对偶、夸张等手法写景状物,读来诗意盎然,极具感染力。D.作者在这首诗中以大量笔墨描写散花楼的壮美景观,充分蓄势、铺垫,抒发自己登楼远眺的愉悦之情。2.这首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哪些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诗歌前六句通过朝阳、金窗、绣户、珠箔、银钩、飞梯等器物的色、光、形态的变化和交相辉映,显现出散花 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2分),渲染了一种静美雅致的氛围(2分),抒发了诗人登楼赏景难以掩饰的愉悦之情。(2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些:语气词。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卖。
3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斜日、寒林、暮鸦构成一片空旷的背景,“点”字则为这种空旷背景增添了一丝悲凉,为整首词定下基调。B.“山远近,路横斜”为承上启下之句,由上片之陌上平冈,逐渐转入下片之农家生活,视角由物象转向了人事。C.“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反映了农家生活的知足,“有”字则体现了作者的情趣。D.诗人发现和捕捉农村中最平常也最典型的风光景物和生活情境,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素净淡雅的色彩, 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进而触发出心弦的共鸣。4.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①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分)②描绘了一幅初春时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 ( 2分)③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解官归居后厌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2)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模式,一切景语皆情语,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三注意”,概括意境特点的角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鉴赏步骤,方法指导,课堂训练,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化景物为情思”,化景物为情思,“以景结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常见意象归纳举例,象境情,学习活动二鉴赏意境,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