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36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36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36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361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361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361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65361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单元单元综合提升课件+学案
展开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的演变
1.初始起源: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2.初具规模: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秦汉时期,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3.制度完备:从汉朝到唐朝,政府高官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政府定期核查人口;户籍记载内容丰富,管理严格;实行邻保制度,彼此之间互相监督。
4.继续发展: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客户,分别进行治理;王安石实行保甲制度,加强基层控制。
5.组织完备: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并制作“黄册”,设立里甲组织;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强化监督举报。
6.略有松弛:清代户籍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维护社会稳定。
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1.因素
(1)乡村行政建制。行政建制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乡村统治与治理,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赋税徭役征收、户籍的整编、维护治安、教化乡里、赈灾等行政事务。主要形式有乡里制、保甲制等。
(2)官员选拔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实行后,从平民中选拔出大量精英人才,也为乡村治理培育了大量优秀士绅和乡官里吏。
(3)土地赋税制度。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相互配合对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特别大。
2.特点
(1)皇权和绅权相结合。
(2)中央权力和地方自治相结合。
(3)皇权和族权相结合。
三、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
1.基层治理的演化历程
(1)古代:古希腊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中古:经历了从庄园到行会的过程,基督教会作用重要。
(3)近代:地方自治是主要特点。
(4)二战后:社区是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
2.现代保障制度的发展
(1)萌芽: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
(2)起步: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3)确立:二战后,英国、北欧国家等相继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