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6529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6529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6529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检测题(RJ)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B.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酸中一定有氧元素
D.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D)
A.P2O5 B.NaHCO3
C.NH3·H2O D.CH3COOH
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A.浓盐酸的挥发性 B.浓硫酸的腐蚀性
C.浓硫酸的氧化性 D.碳酸的不稳定性
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5.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 D.熟石灰
6.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 (D)
7.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B)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8.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稀盐酸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A.过滤 B.稀释浓硫酸
C.熄灭酒精灯 D.测溶液pH
10.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个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A)
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NaO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稀盐酸
D.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1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C)
A.Zn+2HCl===ZnCl2+H2↑
B.CuO+2HCl===CuCl2+H2O
C.Cu(OH)2+H2SO4===CuSO4+2H2O
D.AgNO3+HCl===AgCl↓+HNO3
1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D)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浓硫酸敞口放入空气中浓度会减小,则可证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1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B)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浓氨水 | —— | 无色酚酞溶液 |
B | 石灰水 | 碳酸钠 | 无色酚酞溶液 |
C | 稀盐酸 | 石灰石 | 紫色石蕊溶液 |
D | 浓盐酸 | 锌粒 | 紫色石蕊溶液 |
15.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D)
选项 | A | B | C | D |
锥形瓶内物质 | MnO2 | Zn | H2O | HCl气体 |
胶头滴管内物质 | H2O2溶液 | 稀H2SO4 | 浓H2SO4 | 石灰水 |
16.某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设计了下列的四种实验方案,通过对四个实验方案的评价,你认为最佳的实验方案是(C)
17.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反应①放出热量
B.反应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C.反应③可得NaOH
D.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H2SO4
18.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C)
A.图①:加水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B.图②: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图③: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图④:浓盐酸敞口放在空气中
19.将稀盐酸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
B.变化中都有新物质产生
C.混合物溶液酸碱性都不变
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
20.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湿,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B.固体B可用于人工降雨
C.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D.A-F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四类物质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21.(4分)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HCl;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NaOH;
(3)能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CaO;
(4)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
22.(10分)填空。
(1)实验室常用浓H2SO4作某些气体如N2、O2等的干燥剂,是因为浓H2SO4具有吸水性;
(2)稀释浓H2SO4时,如果将水注入浓H2SO4中,将出现的现象是水面立即沸腾,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非常危险;
(3)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试剂 | 稀盐酸 | 食醋 | 蔗糖水 | 蒸馏水 | 肥皂水 | 烧碱溶液 | 石灰水 |
颜色 | 红 | 红 | 黄 | 黄 | 绿 | 绿 | 绿 |
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花汁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②蚊子叮咬人时注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肥皂水。
③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
(4)如图是测定植物的某一生命过程的装置。A瓶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以免干扰D中对CO2的检验;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CO2是否除尽,D瓶中出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说明植物有呼吸作用。
23.(6分)补全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 |||
向1中滴加CuSO4等溶液 | 向2中滴加盐酸 | 向3中滴加足量盐酸 | |
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 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液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
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 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Ca(OH)2能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
24.(5分)某兴趣小组发现某块土地玉米长势不好,为探究其原因,开启了项目学习之旅。
【查阅资料】玉米适宜在pH为6.0~7.0的土壤中生长;植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大量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
(1)检测该地土壤的酸碱度
可选用的实验用品:精密pH试纸(可精确到0.1)、标准比色卡、pH计、其他自选。
实验步骤 | 测量结果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将3份不同位置的土样,干燥后分别与自来水按2∶5的质量比在不同的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 试样一:pH=4.2 试样二:pH=4.4 试样三:pH=4.5
| 该土壤pH<6.0,不适合玉米生长 |
步骤二:用玻璃棒分别在3份试样中蘸取少许清液,滴加到3张pH试纸上,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读出pH。(或将pH计分别放入三份试样的清液中,读取pH等;合理即可) |
【反思与评价】该实验方法有一处不够严密,请指出并说明原因步骤一中用自来水溶解土壤不合适,自来水中存在杂质,可能会影响酸碱度。
(2)探究熟石灰对土样酸碱性的改变情况
实验方法:取300 g土样和750g蒸馏水混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熟石灰,充分搅拌后静置,用pH计测定清液的pH;
测量结果:清液的pH为12.1;
反思:若要使改良的土壤符合玉米生长,需控制加入熟石灰的量。
(3)熟石灰用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研究使300 g土样呈中性所需的熟石灰的质量
实验方法:取300 g土样和750 g蒸馏水充分混合,称取一定量的熟石灰,分多次加入混合液中,充分搅拌,不断地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pH,当pH约为7时,记录所用熟石灰的质量(合理即可)。
(4)查阅资料,常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有:生石灰、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含钙的贝壳灰(主要成分CaCO3);要使改良后土壤的pH约为7,也可加入稍过量的含钙的贝壳灰(CaCO3)(从上述改良剂中选择)。
25.(8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稀硫酸与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给编号②、③各填入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②是Fe;③是CuO。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四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稀硫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②、③的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Fe+H2SO4===FeSO4+H2↑,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③CuO+H2SO4===CuSO4+H2O。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6.(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潮湿。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无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NaCl、HCl(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OH-、H+。
(4)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④(填数字序号)。
(5)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2NaOH+CO2=== 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7.(5分)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小明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中性或酸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OH- | |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 溶液呈中性或酸性 |
【继续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 溶液呈酸性 | |
无明显现象 | 溶液呈中性 |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8.取NaOH和NaCl的混合物3.63 g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配制成70 g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测得溶液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1.2 g时,溶液的pH<(选填“>”“<”或“=”)7,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填化学式)。
(2)当pH=7时,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H2O+NaCl
40 36.5 58.5
y 10 g×7.3% x
=
=
x=1.17 g
y=0.8 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63 g-0.8 g)+1.17 g=4 g,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0 g+10 g=80 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5%。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