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1.本试卷共两部分20题,共3页,满分60分。
2.请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三、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共24分)。
19.通过考古挖掘发现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有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这表明当时.北京人掌握了哪种生产技能
A.烧制彩陶
B.种植水稻
C.打制石器
D.会使用火
20.我国古代有“神农教民播种五谷”“黄帝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缫丝”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善于想象
B.圣贤辈出
C.农耕文明
D.游牧文明
21.夏、商、周更替的历史中,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盘庚迁殷、商汤灭夏
B.国人暴动、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盘庚迁殷
C.盘庚迁殷、国人暴动、商汤灭夏、武王伐纣
D.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国人暴动
22.下图所示文物共同反映了
A.商周时期手工业较发达
C.商朝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B.商周时期灿烂的文明
D.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
23.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与它们的简称直接有关的制度是
A.井田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24.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地区“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25.“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与该观点相对应的思想流派足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26.一位同学搜集了“春秋护头铜胃”“勾践剑与夫差矛”“围魏救赵示意图”等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实现统一
B.经济快速发展
D.诸侯割据争霸
27.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贵,私言于始皇,百官甚艮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D.御史大夫
28.《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反映的是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A.背景
B.内容
C.结果
D.影响
29.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半坡居民的房屋为半地穴式建筑:而河姆渡人则住干栏式房了,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野兽虫蛇。这反映出当时
A.人类生存环境恶劣
C.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B.居住形式与自然条件密切联系
D.南北方经济文化水平差异巨大
30.农业生产工具能从侧面反映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能反映出这一点的是
A | B | C | D |
3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页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件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
A.鲁国进贡周天于
C.周干室地位衰落
B.鲁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32.“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A.秦朝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皇帝为民,与民共享
B.秦朝金玉为印,民用所好
D.秦以前玉玺已为皇帝独有
33.“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这说明陈胜、吴广起义
C.王国数量人大增加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35.在历史学习中分清史实与史论是重要的能力。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商王盘庚最终定都于殷地
C.统·文字促进了文化交流
B.秦始皇消灭六国完成统-
D.齐桓公任用管仲执学国政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3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摘编自马非白《秦果史》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析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断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并归纳秦国变法的特点。(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5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2分)
3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儒墨道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摘编自王兴国《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
材料二 武帝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因此,他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来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建太学,聘用博士讲授五经《易》《书》《诗经》《礼》和《春秋》.
-摘编自(美)伊佩霞《剑桥中国插图史》
(1)据材料一,概括“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说明墨家、法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6分)
(2)据材料二,概括“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思想演变的趋势。(2分)
3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1)观察材料一,判断图一、图二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据材料一,概括图一到图二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8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汉代“大一统”思想的主要内容。(2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实现统一的主要因素。(2分)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三、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9-28题,每题1分;第29-35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答案 | D | C | D | B | C | B | A | D | D | A |
题号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答案 | B | B | C | A | B | A | C | |||
四、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
36.(1)条件:借鉴东方国家的改革经验。(2分)
特点:后来居上;注重创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3分)
(2)内容: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分)
影响: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政策推行奠定经济基础;巩固大一统局面等。(每点1分,任意2点即可)
(3)因素:适当的改革、政局的稳定、国家主导等。(2分)
37.(1)主题:重建社会秩序。(1分)
背景:生产力发展;王室衰微;社会动荡等。(1分)
墨家:主张尚贤节俭,兼爱非攻。(2分)
法家:依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树立君主权威。(2分)
(2)表现:建立以儒家经典培养未来官吏的教育体系;建立太学;聘用博士讲授五经。(每点1分,任意2点即可)
原因: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适应巩固大一统政权的需要(2分)
(3)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类似表述即可2分)
38.(1)图一:战国。(1分)理由: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韩赵魏三家分晋;有著名战役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每点1分,任意2点即可)
图二:秦朝。(1分)理由:都城在咸阳;地方实行郡县制,设置桂林郡、南海郡等;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抵御匈奴;开凿灵渠;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等。(每点1分,任意2点即可)
变化:由分裂走向统一。(2分)
(2)内容: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2分)
(3)因素:制度的创新;统治者励精图治;“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民族认同等。(每点1分,任意2点即可)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共10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