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知识点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知识点提纲第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知识点提纲第2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知识点提纲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知识点提纲

    展开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课知识点提纲1.1我与社会1.社会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积极意义? P4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P5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附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哪几类? P5相关链接血缘关系:如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 如同学、同事等。 1.2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P7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社会化的含义是什么?P7相关链接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3.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P8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4.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P8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 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重要性) 5.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途径)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的过程对于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P8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1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积极影响、作用: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P10-P12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对推动社会进步有什么贡献? (积极影响、作用:网络推动社会进步)P12-P13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3.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P15-P16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2.2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合理利用网络?(2总体方面6个具体方面 (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有哪些?6个方面)理性参与网络生活。(4个方面) P17传播网络正能量。(2个方面)P19 2.如何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3. 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P19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4怎样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P19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5.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P19-P20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高扬主旋律。  3.1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分别是什么?P23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种类: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秩序的重要作用有哪些?)P23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秩序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社会层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人层面)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种类分别是什么?P25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的。种类:道德、纪律、法律、风俗等4.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规则的作用是什么?)P25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5.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如何处罚?P25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措施。 3.2遵守规则1.如何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P27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P27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P282.面对规则应有的态度是什么?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P28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P30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p313.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有什么要求? P28-P29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4.自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5.怎样维护规则? P30(方法与技能:劝导的技巧)P30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6.怎样营造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P30-3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改进规则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P3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8.如何积极改进规则?P31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1 尊重他人1.尊重的含义和表现分别是什么?P32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2.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3-34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对个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对个人)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尊重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P343.如何尊重他人?(怎样尊重他人?)P35-36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4.2以礼待人1.礼的含义是什么?P37 礼体现了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为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7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3.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原因/重要性/作用)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文明礼貌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P38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4.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P37-39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5.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方法与技能:社交礼仪)P40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6.怎样践行文明有礼?P40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4.3 诚实守信1.诚信的含义是什么? P41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2.诚信的地位是什么? (诚信的重要性是什么?) P4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层面)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法律层面)3. 为什么要讲诚信?(诚信的价值和意义/重要性/) P42-43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个人)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国家)4. 诚信对个人有什么价值和意义?P42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5.如何践行诚信?(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P43-P45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6.我们要树立怎样的诚信意识?P43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要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7.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P44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5.1法不可违1.为什么法不可违?(法律规范怎样对社会生活发挥作用?) P46-5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P46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P46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P51  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法律后果分别是什么?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犯罪要受刑罚处罚。(附加)  身边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P49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P5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针对民事违法行为) 5.2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及内容分别是什么?P52 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法的内容: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P53 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4.刑罚的含义和类型分别是什么?P54  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罚的类型: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5.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P55-56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6.青少年如何认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P55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5.3善用法律1.遇到侵害时如何依法求助?(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P58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途径一)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合法权益。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途径二)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相关链接P602.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P59  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如何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P59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青少年为什么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责任所在】(有勇) 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责任所在】(有勇) 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自身原因】(有谋)6.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何应对违法犯罪?)P61-62(方法与技能)P6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7.做守法的公民有哪些要求?(如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P62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思想)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行为)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目标)

    相关其他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这是一份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共15页。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拨,易错陷阱,选择题常考,易错提示,★选择题常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提纲及易错易混知识点: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提纲及易错易混知识点,共1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