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综合运用,写作,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年级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学校:上海市奉贤区西渡学校

    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6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
    3.                 ,一览众山小。(《望岳》)
    4.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5.当你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屡遭挫折时,你可以用柳永的《蝶恋花》中的“                                  ”一句来劝勉自己坚持下去。

    (二)阅读(甲)(乙)诗文。完成6-9题(12分)

    (甲)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甲)(乙)两篇诗文的作者,分别是三国时期的        和北宋的        。(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3分)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甲诗“水何澹澹”两句勾勒出大海壮丽的景象。
    B.甲诗“日月之行”四句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C.乙文中太守“醉”,因滁人游乐而陶醉。
    D.乙文主旨句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上面的诗文都围绕一个中心字展开。(甲)诗紧紧围绕一个“       ”字,流露自己

    丰富的内心世界;(乙)文紧扣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情感。(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其子无如之何

    一旦,雪作,孙③雪而嬉,艾子见之,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之。

    【注释】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②悛,quān,悔改。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恒恐儿之杖而死也(                     (2)使跪雪中(       

    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4分)

    吾为若教子不善邪?

    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       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

    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D.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

    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

              ”——“          ”——笑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9分)

    楹联趣话

    ①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

    ②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满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③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A】}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孟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B】

    ④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zhé。据《簪云楼杂话》栽,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C】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D】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就应用类型而言,随着时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圆墅等。而按字数来分,又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按联语来源来分,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

    ⑥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⑦一曰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联的第一、三、五个字平仄不必严格相合,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要相合。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而又不能重复。

    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3.看拼音写汉字:如出一zhé     )(2分)

    14.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对联是在古代“桃符”和“偶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对联又叫“楹联”、“对子”、“春联”。

    C.春联源远流长,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D.楹联习俗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5.上文围绕“楹联”,第②-⑧段依次介绍的内容有:(1)                         

    (2)                 ;(3)楹联的特点;(4)                          。(6分)

    16.下列文字若要放回原文,放在A、B、C、D哪处最合适?请写出你的理由。(5分)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多有沿袭旧贯,将春联称为"桃符"。

     

    17.假设你叔叔家即将迎来乔迁之喜,下列最适合送给叔叔家的一副对联是(    ) (3分)

    A.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B.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

    C.居之安四时吉庆,平为福八节康宁。   D.八月秋高仰仙桂,六旬人健比乔松。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21分)

    最后一次蹲守

    朱卫国

    ①公墓,秋叶纷纷,老梁身穿保洁工作服,挨着一辆垃圾车,一边观察着不多的扫墓

    人,一边清理小径的落叶。时间过去一年了,他又在这里等她。

    ②今天,是她儿子十周岁的生日,儿子长眠在此,那么孤单,她一定会来。

    ③老梁赌她一定会来,一年前,就在此地,他和她近在只尺,尽管她乔装打扮、谨慎小心,他还是认出了她,他应该一跃而上,结束多日的蹲守,但他却让一个女逃犯从眼前平静地离开了。

    ④这是老梁单独执行的任务,尽管没有受到处分,但蹲守必须继续。尤其是他再过几天就要正式退休了,他不想留下遗憾。

    ⑤一年了.她凌乱不堪的眼神让老梁无法平静,一个三十四岁的女人,却如一片枯黄干涩的落叶,凄惶憔悴,看得出痛失爱子的折磨已经深肌入骨。老梁看见她眼中浑浊的泪水,像一根雨线倾注而下,身子剧烈抖动着,她跪在儿子的墓前,轻轻抚摸着孩子的相片,完全忘却了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此刻,她凝视着儿子定格的面容。很久很久,渐渐地,她脸上露出了轻微的笑意,或许,她想到了:人间与天堂的距离不过是一块墓碑。

    ⑥老梁没有冲上去,设计好的种种抓捕细节已经忘得无影无踪,他甚至不忍心靠近去打扰她,不知怎的,心底有一种力量拉着他继续隐藏.他看着她哭完后摆出了祭品,有巧克力,玩具,然后,她平静地离开了墓园。

    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梁并不后悔放走了她。

    ⑧—阵秋风把老梁从思绪中拉回,他紧了紧上衣,瑟瑟寒意让墓园更显寂寥,远远的暮霭中开始闪现零星的灯火。

    ⑨他再一次在脑海中回溯起她的经历,原本她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尽管被丈大抛弃了,母子俩还可以相依为命的,她发誓要好好带大儿子,她的确做到了,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赚了很多钱,如果儿子没有突发那场疾病,一切都是美好的,医生那一句“我们已轻尽力了”带走了她所有的希望。

    ⑩绝望的她执拗地认为医生治死了她的儿子,她要报复,她私买了一些炸药,特意藏在郊外租来的屋子里,哪知骤起的高温让炸药自爆,炸伤了从这里经过的路人,看到有关爆炸的新闻后,她开始逃匿,过着地下人的生活,无法见到阳光。

    ⑪慢慢地,老梁开始后悔自己的所为.他觉得自己就是罪人,是他让她继续着不幸与痛苦,是的,抓住她,让她有一个结束,也有一个新的开始,才是对她最好的怜悯。秋雨似有似无,老梁在落叶间凝神注视,她一定会来的,他坚信。他再次设计种种抓捕细节,安排好了同事在外围配合。他只想,这是他最后一次的蹲守。

    ⑫他的预测没有错,下午五点五十,一个人影闪了过来,往十九号墓地走去。是她,就是她,老梁一眼认出了,他假装推动垃圾车,观察着她的动静,同时给外围的同事发出了信号,心想,该结束了

    ⑬她从包里掏出一大堆零食,放在儿子墓前,温情地说:“儿子,妈妈来看你了。”

    ⑭老梁靠近她,只有四米了,三米,两米,必须要行动了,他向同事发出了行动信号。

    ⑮突然,她转过身,对他平静地说:“我知道你们是警察,让我再看一会儿孩子吧!进去后,孩子就看不到妈妈了。”她化了精致的妆容,仍掩不住满脸的风霜。

    ⑯半个小时后,她抚着墓碑上儿子的相片,缓缓起身,对老梁说:“是该结束了。”

    ⑰“嗯,是该重新开始了。”他给她戴上了手铐。

    18.第③段划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4分)

    错字是          ,正确的是         

    1. 阅读第⑨⑩段,这两段从叙述顺序上看是       ,其作用是                (6分)

    20.文中老梁一年前放走那个女人是因为                             ,一年后,他决

    定逮捕她是因为                                   (4分)

    21.第⑫段划线句中“该结束了”指                                   ,第⑯段划线句中“该结束了”指                                  (4分)

    2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多次描写公墓秋景,渲染了紧张的气氛。  

    B.女人对儿子的爱是造成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C.老梁是一个有恻隐之心、对自己的错误有清醒的认识、做事有情有义的警察。

    D.文中结尾处表现女人对儿子过世已无奈接受,对自己的逃亡生活已疲倦。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完成第23—24题(10分)

    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

    明明:就是“难受,想哭”。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       23      

    明明: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

    小语:古人形容技艺达到了极高超的境界,可以用“   24(1)  ”“   24(2)    ”。

    明明:我们只会说“技艺高超”“技艺超群”。

    小语: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

    明明: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

    小语: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明明: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

    小语摇头道:是呀,     24(3)     

    23.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      )(3分)

    A.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C.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24.联系语境,在24(1)、24(2)、24(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可填成语:                 (2分)

    (2)可填成语:                 (2分)

    (3)小语摇头道:是呀,                 (3分)

    四、写作(60分)

    25、题目这也是一种美丽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题)(共16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3分)    2. 直挂云帆济沧海(3分)      3.会当凌绝顶(3分)

    4.淡妆浓抹总相宜(3分)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2分)

    (二)阅读(甲)(乙)诗文,完成6-9题(12分)

    6.曹操,欧阳修(2分)

    7.老人小孩来来往往,不间断的场景,是滁州人出游。(1+1+1) (3分)     

    8.D (3分)

    9.“观”,与民为乐。(2+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0-12题)(12分)

    10.(1)经得住(能承担)   (2) 让  (2+2分)

    11.A (4分)

    12.怒——惊(2+2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楹联趣话》(13-17题)(19分)

    13.如出一辙 (2分)

    14.B(3分)
    15.(1)对联的起源与发展(2分);(2)对联的分类及标准(2分);(4)对联的文化价值(意义)(2分)
    16. (1分)放在B处最合适。(2分)因为第③④段是按照时间顺序这一说明顺序介绍了对联的发展历史,(1分)而这段话是介绍“宋代”时的对联发展情况,(1分)应放在“五代”后,“明代”之前,所以放在B处最恰当。 (5分)

    17.C(3分)

    (二)《最后一次蹲守》(18-22题)(21分)

    18.只  咫(2+2分)

    19.插叙(2分),补充交代了女人的不幸遭遇及因犯罪而被抓捕的原因,(2分)为下文老梁决定再次蹲守抓捕她做铺垫。(2分)  (共6分)

    20.老梁不忍心抓捕这个被丈夫抛弃又痛失爱子的可怜的女人(2分)

    结束女人苦难的逃匿生活(或:“女人”必须接受法律的惩罚;为自己的行为补过)(2分)

    21.(1)老梁结束对女人的抓捕   (2)女人结束自己痛苦的逃匿生活  (4分)

    22. C(3 分)B(2 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23.  B(3分)

    24. (1)(2)例:出神入化  炉火纯青  鬼斧神工(每空各2分)

    (3)例:我也“蓝瘦香菇”;我们的语汇太匮乏了(3分)

    四、作文(60分) 

    25.题目:《这也是一种美丽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合 分

    综 评

    中心与材料

    (25分)

       

    (25分)

    思路与结构

    (10分)

     

    评分细则

    A

    60┃

    53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选材恰当,有新意

    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

    语言流畅、简洁、得体,有一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

    层次清晰

    结构完整

    详略得当

    A等基准分56分。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三项中有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评为A

    分项 得 分

    25——22分

    25——22分

    10——9分

    B

    52

    43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选材恰当

    感情真实

    内容较充实

     

    语言通顺、简洁

    用语规范

    思路连贯

    层次较清楚

    结构完整

    能注意详略

    B等基准分47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中心与材料或语言有一项较好的,酌情加分;其中一项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分项 得 分

    21——18分

    21——18分

    8——7分

    C

    42

    33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选材基本恰当

    内容不够充实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语基本规范

     

    思路基本清楚

    层次基本清楚

    结构完整,但不够合理

    详略安排不够恰当

    C等基准分36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二项较好的,酌情加分;有欠缺的,酌情减分。

    分项 得 分

    17——14分

    17——14分

    6——5分

    D

    32

    24

    题意理解偏颇

    中心不明确

    选材不合理

    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

    用语不恰当

    病句比较多

     

    思路不清楚

    结构不完整

     

    D 等基准分28分。

    基本符合三项条件得基准分;其中一项在C、D之间,酌情加分。

    分项 得 分

    13——11分

    13——11分

    4——2分

    E

    23

    0

    偏离题意

    无中心

    词不达意,表达混乱

    思路混乱

    结构残缺

    文不成篇

    严重偏离题意或有严重语病或字数不足300字,18分以下。

    分项 得 分

    10——0分

    10——0分

    1——0分

    说明:(1)作文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1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相关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五四学制)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闵行区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海市闵行区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22题,【甲】文的作者是,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怃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奉贤区五四学校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共16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