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几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几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几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几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几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几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几校联考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生物圈包含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3.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顺利召开,如图为本次大会的会标。以下叙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4.“科大讯飞”是中国最有名的智能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研究智能软硬件,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利用智能机器人送餐等。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5.下列关于生物特征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不是生物
    C.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细菌虽然很小,但能够繁殖,属于生物
    6.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7.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能产生废物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具有细胞结构
    8.我们课本第一章中教会我们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学会观察。某校老师带学生调查公园中的生物,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
    B.乙发现几株从未见过的小花,便将它们拔起,准备带回学校去问老师
    C.丁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蹦到了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也记录下来
    D.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
    9.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  )
    A.养花需浇水 B.蛾子在夜间活动
    C.冬天动物活动减少 D.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10.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生物学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达尔文主要运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B.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
    C.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林奈
    D.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拉马克
    11.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
    A.牛顿 B.贝多芬 C.巴尔扎克 D.达尔文
    12.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四季变化 B.大雁南飞 C.螳螂捕蝉 D.蜘蛛织网
    13.在今年2021年5月31日,我国正式将二孩政策升级为三胎政策,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三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 D.观察法
    14.以下是小黄人探究蚂蚁食性的步骤,属于科学探究构成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步骤3: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步骤4: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结论
    15.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相关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
    级别
    鼠妇位置
    鼠妇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A组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20℃
    适宜
    B组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A、B组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B.A、B组都应保持30℃
    C.A、B组鼠妇的数量可以不相同
    D.A、B组湿度可以不同
    16.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舱位
    C.绝大多数细胞微小,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
    D.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但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1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所观察的材料要求是(  )
    A.有平面结构的 B.活的且染过色的
    C.薄而透明的
    1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物像由图1转换到图2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提高视野亮度
    19.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20.制作玻片标本时取材后要放到水滴中展平,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
    B.拨开一些生物材料上的杂物
    C.使水滴能浸透材料,让细胞能吸收到较多的水
    D.避免盖片时压碎盖玻片,展平后使制出的玻片标本平整、美观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7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棵古槐,传说有千余年的历史,已成为幸福、吉祥、美好的象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棵古槐    (填“是”或“不是”)生物,因为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这是    现象,这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2)为了保护古槐,工作人员会对它进行日常护理。有一种虫子会啃食古槐的叶子,影响其生长,所以工作人员会给古槐定削除虫。从生物学角度看,虫子是影响古槐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    因素。
    (3)古槐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枝叶繁茂,这体现了生物的    特征。
    (4)古槐的周边有一块绿化带,园林工人会定期到绿化带中除草,这是因为杂草和其他植物之间是    关系,会同其他植物争夺土壤中的养分。
    (5)槐树、杨树、梨树是北方的常见树种,南方却不常见,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6)爱护树木,人人有责。请你列举出三种影响树木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至少写出三种)。

    22.(8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它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认识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对于我们研究生物及医学极其重要,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同学们认识,并回答问题。

    (1)取镜时一手托住镜座,一手握住[   ]   ;显微镜结构①的名称是    。
    (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固定玻片的结构是[   ]   。把玻片标本放⑤上后,要用其压住,标本要正对    中央。
    (3)浩宇同学实验台上的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10×、40×两个物镜,他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倍。
    (4)浩宇开始观察时,转动[   ]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他的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④]   (填名称)。
    (5)浩宇同学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他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他应该把玻片向    方向移动。

    23.(9分)楠楠爱吃番茄鱼,番茄果实酸甜多汁,鱼肉鲜嫩肥美,二者搭配,营养全面,口感丰富。在比较番茄和鱼的结构时,楠楠有一些困惑,请回答她提出的下列问题。

    (1)图甲是楠楠同学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部分过程图,请用图中字母写出正确的实验步骤    。如果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步骤b中应该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填“清水”或“生理盐水”)。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无需用    染色。在步骤d中,我们挑取番茄果肉时要用解剖针刮    (填“外层肉质果肉”或“内层带籽果肉”)。
    (2)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应先用    (填“高”或“低”)倍物镜进行观察。观察时,有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甲图中    (填字母)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3)乙图中的    (填“A”或“B”)可以表示鱼的细胞。与番茄细胞相比,鱼的细胞缺少    (写出一个细胞结构名称即可)。
    (4)我们吃番茄时,会有许多甜汁流出,这种汁液主要存在于番茄果肉细胞中的    。
    24.(6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的“蚁”指的是白蚊,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组别
    饲养温度
    白蚁数(只)
    全部死亡所霜时间
    第一组
    9℃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二组
    4℃
    20
    28天
    第三组
    1℃
    20
    14天
    第四组
    ﹣1℃
    20
    9天
    第五组
    ﹣3℃
    20
    7天
    (1)本实验中探究的变量是    。
    (2)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    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作出哪些合理推测    (填序号)。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③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
    (5)白蚁是一种害虫,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木头里的纤维素,纤维素被吃光后就会导致建筑物摇摇欲坠。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6)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他为了探究穿山甲的主要食物是否为白蚊,特地跑到山里,对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实地察看和记录。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测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几校联考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生物圈包含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解答】解:AB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ABD正确。
    C、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C错误。
    故选:C。
    2.沼泽属于下列哪一类生态系统(  )
    A.淡水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据此解答。
    【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故选:D。
    3.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顺利召开,如图为本次大会的会标。以下叙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故选:D。
    4.“科大讯飞”是中国最有名的智能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研究智能软硬件,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利用智能机器人送餐等。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解:ABC、此三项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不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D、能够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生殖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故选:D。
    5.下列关于生物特征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不是生物
    C.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D.细菌虽然很小,但能够繁殖,属于生物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植物的生活需要氧气、水、无机盐、有机物等,即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正确。
    B、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具有繁殖的特征,因此属于生物。错误。
    C、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即进行有氧呼吸。正确。
    D、细菌虽然很小,但能够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因此属于生物。正确。
    故选:B。
    6.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解: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述的是动物的繁殖行为,属于生命现象。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竞争现象,属于生命现象。
    D、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述的是动物﹣﹣鹅在游泳,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B。
    7.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能产生废物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具有细胞结构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解: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说明生物对外界(光照)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C。
    8.我们课本第一章中教会我们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学会观察。某校老师带学生调查公园中的生物,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
    B.乙发现几株从未见过的小花,便将它们拔起,准备带回学校去问老师
    C.丁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蹦到了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也记录下来
    D.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答】解:A、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错误。
    B、对一些不易见到的植物要加以保护而不是将它们拔起带回学校去问老师,可以采取拍照的方式采集资料,错误。
    C、丁同学如实记录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生物,符合调查的要求,正确。
    D、如实记录调查到的各种生物,并做好记录,不能在调查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而决定取舍;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错误。
    故选:C。
    9.下列现象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  )
    A.养花需浇水 B.蛾子在夜间活动
    C.冬天动物活动减少 D.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解答】解: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非生物因素,所以养花需浇水,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某些蛾类,具有夜间活动的特性,可以避免白天强光线的刺激,属于非生物因素光线对生物的影响。
    C、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主要是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D、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七星瓢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故选:D。
    10.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生物学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达尔文主要运用实验的方法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B.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
    C.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林奈
    D.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拉马克
    【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解答】解:A、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用的是考查、调查、分类、比较等方法。错误。
    B、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他们俩人利用获得的X射线衍射实验的结果建构了DNA的精确模型。正确。
    C、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森相遇,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即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正确。
    D、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正确。
    故选:A。
    11.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
    A.牛顿 B.贝多芬 C.巴尔扎克 D.达尔文
    【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著有《物种起源》一书。《物种起源》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解答】解: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故题干中《物种起源》的作者是达尔文。
    故选:D。
    12.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四季变化 B.大雁南飞 C.螳螂捕蝉 D.蜘蛛织网
    【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生物科学研究涉及当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人口、环境、粮食、能源等全球性问题。
    【解答】解:A、四季变化,主要属于地理研究领域,与生物学关系不大。
    BCD、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大雁南飞、螳螂捕蝉、蜘蛛结网都属于生物领域的范畴,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故选:A。
    13.在今年2021年5月31日,我国正式将二孩政策升级为三胎政策,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三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资料分析法 D.观察法
    【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观察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调查法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验对象和目的来确定。
    【解答】解: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三胎”的看法,该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
    故选:A。
    14.以下是小黄人探究蚂蚁食性的步骤,属于科学探究构成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
    A.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步骤3: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步骤4: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结论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A、由步骤1可知,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这是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故A错误。
    B、由步骤2可知,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是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故B正确。
    C、由步骤3可知,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这是设计探究的方案,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故C错误。
    D、由步骤4可知,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是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故D错误。
    故选:B。
    15.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相关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
    级别
    鼠妇位置
    鼠妇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A组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20℃
    适宜
    B组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A、B组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B.A、B组都应保持30℃
    C.A、B组鼠妇的数量可以不相同
    D.A、B组湿度可以不同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温度不同、光线也不同(明亮、阴暗)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应该为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只有变量温度不同。
    故选:A。
    16.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舱位
    C.绝大多数细胞微小,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
    D.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多种多样,但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分析】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般都很微小,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
    【解答】解:A、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错误;
    B、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B正确;
    C、绝大多数细胞微小,不能用肉眼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其结构,C正确;
    D、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D正确。
    故选:A。
    1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所观察的材料要求是(  )
    A.有平面结构的 B.活的且染过色的
    C.薄而透明的
    【分析】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成像。
    【解答】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故选:C。
    1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细胞,物像由图1转换到图2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提高视野亮度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等主要步骤。
    【解答】解:图1转换到图2,细胞变大了,说明是低倍镜换高倍镜。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①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因此不需要移动显微镜或调节粗准焦螺旋。
    故选:C。
    19.如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规范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分析】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因此是对光。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通光孔、物镜、镜筒、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图④的操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解答】解:显微镜的观察包括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1)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故选:B。
    20.制作玻片标本时取材后要放到水滴中展平,其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
    B.拨开一些生物材料上的杂物
    C.使水滴能浸透材料,让细胞能吸收到较多的水
    D.避免盖片时压碎盖玻片,展平后使制出的玻片标本平整、美观
    【分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可以简化为“擦”“滴”“撕”“展”“盖”“染”,“展”指的是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据此解答。
    【解答】A、取材后要放到水滴中展平,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重叠,影响观察效果。
    B、取材后要放到水滴中展平,与牙垢和食物残渣无关。
    C、取材后要放到水滴中展平,不是让水滴浸透材料。
    D、取材后要放到水滴中展平,不是避免盖片时压碎盖玻片,平整后使制出的装片平整。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
    21.(7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棵古槐,传说有千余年的历史,已成为幸福、吉祥、美好的象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棵古槐  是 (填“是”或“不是”)生物,因为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这是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现象,这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2)为了保护古槐,工作人员会对它进行日常护理。有一种虫子会啃食古槐的叶子,影响其生长,所以工作人员会给古槐定削除虫。从生物学角度看,虫子是影响古槐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  生物 因素。
    (3)古槐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枝叶繁茂,这体现了生物的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特征。
    (4)古槐的周边有一块绿化带,园林工人会定期到绿化带中除草,这是因为杂草和其他植物之间是  竞争 关系,会同其他植物争夺土壤中的养分。
    (5)槐树、杨树、梨树是北方的常见树种,南方却不常见,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环境影响生物(分布) 。
    (6)爱护树木,人人有责。请你列举出三种影响树木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光照、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至少写出三种)。

    【分析】(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
    【解答】解:(1)这棵古槐是生物,因为它具有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等生物的基本特征。槐树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从生物学角度看,虫子是影响古槐生活的生物因素。
    (3)古槐朝向阳光充足的方向枝叶繁茂,说明植物具有向光性,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杂草和其他植物之间会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等,二者属于竞争关系。
    (5)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和制约。所以槐树、杨树、梨树是北方的常见树种,南方却不常见,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分布)。
    (6)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故答案为:
    (1)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
    (3)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竞争。
    (5)环境影响生物(分布)。
    (6)光照、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2.(8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它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认识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对于我们研究生物及医学极其重要,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同学们认识,并回答问题。

    (1)取镜时一手托住镜座,一手握住[ ⑫ ] 镜臂 ;显微镜结构①的名称是  目镜 。
    (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固定玻片的结构是[ ⑧ ] 压片夹 。把玻片标本放⑤上后,要用其压住,标本要正对  通光孔 中央。
    (3)浩宇同学实验台上的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10×、40×两个物镜,他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  600 倍。
    (4)浩宇开始观察时,转动[ ⑭ ]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他的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④] 物镜 (填名称)。
    (5)浩宇同学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他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他应该把玻片向  左上 方向移动。

    【分析】观图可知:①目镜、②镜筒、③转换器、④物镜、⑤载物台、⑥通光孔、⑦遮光器、⑧压片夹、⑨反光镜、⑩镜座、⑪镜柱、⑫镜臂、⑬细准焦螺旋、⑭粗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解答】解:(1)取镜时右手握⑫镜臂,左手托镜座,轻放桌上,镜筒向前,镜臂向后,然后安放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结构①的名称是目镜。
    (2)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固定玻片的结构是⑧压片夹。把玻片标本放⑤载物台上后,要用其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央。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5×40=600(倍)。
    (4)观察时,转动⑭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他的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④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5)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浩宇同学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他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他应该把玻片向左上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
    (1)⑫镜臂;目镜。
    (2)⑧压片夹;通光孔。
    (3)600。
    (4)⑭;物镜。
    (5)左上。
    23.(9分)楠楠爱吃番茄鱼,番茄果实酸甜多汁,鱼肉鲜嫩肥美,二者搭配,营养全面,口感丰富。在比较番茄和鱼的结构时,楠楠有一些困惑,请回答她提出的下列问题。

    (1)图甲是楠楠同学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部分过程图,请用图中字母写出正确的实验步骤  cdba 。如果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步骤b中应该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 (填“清水”或“生理盐水”)。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无需用  碘液 染色。在步骤d中,我们挑取番茄果肉时要用解剖针刮  内层带籽果肉 (填“外层肉质果肉”或“内层带籽果肉”)。
    (2)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应先用  低 (填“高”或“低”)倍物镜进行观察。观察时,有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甲图中  a (填字母)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3)乙图中的  B (填“A”或“B”)可以表示鱼的细胞。与番茄细胞相比,鱼的细胞缺少  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写出一个细胞结构名称即可)。
    (4)我们吃番茄时,会有许多甜汁流出,这种汁液主要存在于番茄果肉细胞中的  液泡 。
    【分析】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挑、涂、盖、染。甲图中a盖、b展、c滴、d挑,乙图中是A是植物细胞、B是动物细胞,解答即可。
    【解答】解:(1)“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dba。如果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步骤b中应该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相比,番茄果肉细胞本身就有色素,可以看清细胞内部结构,因此无需用碘液染色。番茄外层肉质果肉成熟,且不易重叠,因此挑取番茄果肉时要用解剖针平刮外层肉质果肉。
    (2)临时装片制好后,应先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因为低倍镜视野宽便于找到物像。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若视野中出现较多气泡,是由于甲图中a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3)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植物体具有。B图中没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所以B图表示动物细胞(鱼的细胞)。
    (4)植物细胞的液体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另外细胞液里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带甜味、辣味的物质。番茄果肉流出的汁液来自于细胞中的液泡。
    故答案为:(1)cdba;生理盐水;碘液;内层带籽果肉。
    (2)低;a。
    (3)B;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4)液泡。
    24.(6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的“蚁”指的是白蚊,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组别
    饲养温度
    白蚁数(只)
    全部死亡所霜时间
    第一组
    9℃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二组
    4℃
    20
    28天
    第三组
    1℃
    20
    14天
    第四组
    ﹣1℃
    20
    9天
    第五组
    ﹣3℃
    20
    7天
    (1)本实验中探究的变量是  温度 。
    (2)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  单一变量 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  高 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作出哪些合理推测  ①② (填序号)。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③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
    (5)白蚁是一种害虫,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木头里的纤维素,纤维素被吃光后就会导致建筑物摇摇欲坠。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生物影响环境 。
    (6)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他为了探究穿山甲的主要食物是否为白蚊,特地跑到山里,对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实地察看和记录。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测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调查法 。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多次实验等。
    【解答】解:(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变量。本实验中探究的变量是温度。
    (2)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各组白蚁中,温度越高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越多。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所以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作出哪些合理推测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和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白蚁是一种害虫,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木头里的纤维素,纤维素被吃光后就会导致建筑物摇摇欲坠。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
    (6)调查法是为达到设想的目的,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他为了探究穿山甲的主要食物是否为白蚊,特地跑到山里,对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进行较长一段时间的实地察看和记录。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测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故答案为:(1)温度
    (2)单一变量
    (3)高
    (4)①②
    (5)生物影响环境
    (6)调查法

    相关试卷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人的呼吸叙述错误的是,尿液是在肾脏的肾单位中形成的,如图为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虞城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虞城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虞城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虞城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虞城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虞城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下列各项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