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36376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36376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36376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中职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律(第3版)PPT课件+教学设计全册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3版)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3版)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精品课件ppt,共8页。
满洲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学科教案设计备课人 学科职业道德与法律年级20计时间2021.4.7课题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第(1)课时课型新课三维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 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2)什么是依法治国3)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教学难点1)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教学结构 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教 学 过 程(双边活动)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修 改 创境激趣 【创境激趣】首先,提出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案例1:海因兹偷药救妻欧洲有个妇女身患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有一种药也许救得了她。这种药是本城一名药剂师最近发现的一种镭剂。该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10 倍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他花 200 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索价 2000美元。这位身患绝症的妇女的丈夫叫海因兹,他向每个相识的人借钱,但它只能筹到大约 1000美元,只是药价的一半。海因兹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并且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把要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付钱。可是,这位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海因兹绝望了,想闯进那人的药店,为妻子偷药。 展示学生乘坐公交车、考试的图片,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考试时和在公交上需要注意哪些纪律? 板书: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板书)(一)纪律的定义(板书)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你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挖掘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内心对知识的感知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理解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设置问题>反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引入下一部分学习)学生思考回答,并观看多媒体。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板书)请同学们分析漫画《他敢剪吗?》,大家说他敢剪吗?他为什么不敢剪?由问题引入纪律和自由好比甲乙两方,它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让学生开展讨论,充分理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三)纪律的作用(板书)观看多媒体:交通事故。学生观察体味、思考。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是什么?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讨论 海因兹该偷药吗? 结论:从法律层面上讲,海因兹行为触犯了法律;从道德层面讲,海因茨的偷盗行为并不能被认为是不道德。但是,海因兹还是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法律神圣而不可侵犯。 学生观察体味、思考。1.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2.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学生理解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引入学习的第一部分)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 他不敢剪。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了交通事故,案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规则来保证我们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学生思考,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板书)观看多媒体:与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法律1.法律的特征(板书)阅读教材案例,并思考。 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几名孩子的什么权利?违反了什么法律? 法律有什么特征?它和纪律有什么不同?(思考,不作答)观看多媒体,第一张图展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大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直接创制的法律。此外,《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也都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像这种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之一。国家创制法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国家认可法律,即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这就是法律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观看多媒体,展示的是一次公判大会。 根据图片,说说要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哪些因素在起保障作用?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起到保障作用,即国家强制力。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说: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事实证明,依靠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总之,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这正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观看多媒体,展示医院、街道等制定的相关规定。<设置问题>这些相关规定是针对什么人制定的?这些规定和法律有什么不同?医院制定的规则针对医生和患者,而街道制定的规则针对街道所管辖的范围人群。使学生了解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显著特征。观看多媒体,说明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由此,归纳出法律的四个显著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板书)观看法律与纪律关系比较图,明确法律和纪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两者都要求人们遵守,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违法必违纪,两者是有区别的。 3.法律的作用(板书)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一。观察体味、思考<设置问题>(1)片中小偷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应受到什么样的制裁?(2)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小偷偷取公共财物属于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观看多媒体, 展示案例二。观察体味、思考 婚姻中出现了财产纠纷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中的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强,依靠法律强有力的武器,就可以处理好这些纠纷。通过这个案例,了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三。观察体味、思考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板书)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耻”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板书) (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课堂小结]按照本课时结构线索进行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 【课后作业】1.搜集整理和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健康成长。2.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结合实际,每个同学列出一至两个要求自己改正的缺点错误,警示自己。 教材案例分析: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违反了《教育法》。法律非常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通过案例,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该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案中网吧老板接待了未成年人进入,属于违法行为受到制裁。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保护着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体验导行】[课堂练习]观看多媒体,思考问题。<设置问题>1.有同学邀请你去网吧,还可以帮你写作业,你去不去?如果你不去,你能否说服你的同学也不要去?请说出理由。2.图中小丽的爸爸不愿意出钱让小丽上学,如果你是小丽,你怎么做?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强化守法意识,提升德育主题。系,对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提高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1.纪律的定义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3.纪律的作用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1.法律的特征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3.法律的作用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安全 爱国 教学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版)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获奖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增强规则意识,法律作用,建设法治国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版)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课件第1课时pptx、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课件第2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3版)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优秀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纪律与法律,纪律和法律,做遵纪守法的人,做遵纪守法人,违反规则的危害性,依法治国,案例思考,①钓鱼事件,②开胸验肺事件,真实案件回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