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简介,写作背景,删改调换,疏通文意,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比喻论证,学习的意义,青胜于蓝,冰寒于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荀子:(约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他“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者。其思想被称为集先秦诸子之大成。
“性恶论”:强调后天的环境和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与孟子形成儒家的对立两派;“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靠主观努力去认识、改造、利用它。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他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术治理国家。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
荀况一生著述很多,后人编成《荀子》。《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其中《劝学》是第一篇节选。荀子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用比喻,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说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荀子在教育目的上与先哲保持一致,即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圣人”。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后天的环境和学习可以改变人恶的本性。因此,他特别强调“明礼仪而化之”。且荀子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宫的祭酒。老师多是天下贤士,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
劝,勉励。这个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一)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荀子认为我们应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何做到?学不可以已君子(“知明而行无过”的人,德才兼备的人) 学习不已(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文本悟读,阅读思考(可用原文词句作答)
(二)找出第二段的中心句并概括: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三)找出第三段的中心句并概括: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作者是如何来阐述学习的作用的?
用了一系列比喻,比喻论证
跂而望 登高博见
登高招 见者远
顺风呼 闻者彰
假舆马 致千里假舟楫 绝江河
(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改进创造)
(四)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习的方法、态度(怎么样学习)
第4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谈学习的方法的?
小结:荀子是怎么劝学的?
梳理结构 这篇《劝学》虽是节选,但相对完整。文章开头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不可以已”,也就是“是什么”;接着讲了“为什么”因为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提高自己、改变习性,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要注重点滴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文章思路相当清晰。
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即通常所说的“比喻论证”。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用大量生活中常见的事理作比喻,把复杂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增强表达效果,使论证更有力。
探究本文的说理论证特点
综观全文,荀子是怎样劝学的,有何技巧?1.文脉清晰,层次井然,层层推进——所谈的学习是什么——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学习?2.善用比喻说理。善于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设喻,采用正面设喻、正反设喻、反复设喻等多种设喻方式,让文章活泼跳跃、说理深入浅出,质朴透彻。3.文章多用对比,正反同举,正反对举,让道理鲜明突出,说理气势充沛。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孔子“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子思(儒学大家)“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宋濂: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入的一生,但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劝学授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善假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教案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之道,读一读,学不可以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