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两篇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散文两篇 课件,共26页。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 臼 齿 茸 毛 蔓 延 凋 谢 洗 涤 2.积累词语臼齿:茸毛:蔓延:凋谢 :洗涤 :jiù róngmàndiāodí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向四周扩展延伸。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冲荡;清洗。 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1935年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1.读标题,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2.读罢课文,找出作者在文中对生命所持的情感态度词语。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第一层:(1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2-4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5段)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哲理散文 又叫议论性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也称“议论散文”“说理散文”。它或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议论,或借助具有哲理性、形象性的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它的议论往往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想和联想的空间。1.“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 作者举例(打比方)的说,臼齿不能重新长回嘴里,被切掉的盲肠不能再续,掉下的头发也长不回去。通过举丢失一些细微事物的例子,指出时光、生命一去不返的永恒的真理,营造淡淡的忧伤的氛围。同时,举例上也有特点,前三个实例,第四个开玩笑的兴味为抽象的例子,让人感觉,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外在事物,也有兴味、朝气等抽象的精气神。语言品析2.“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拟入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顽强,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3.“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牛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牛为拥有“遍身金黄的茸毛”而欣喜的情态,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4.“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个人生命与衬衣作比较,突出了个人生命短暂、不可重复的特点。语言生动通俗,耐人寻味。5.“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人类的生命是永无止境的特点。6.“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⑤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我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 è j ì lì 遏制 孤寂 战栗 yuán bó cì 边缘 微薄 赐予自读课文 罗素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 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初衷。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罗素为什么活着?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2.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爱情带来狂喜爱情摆脱孤独爱的结合看见仙境的缩影3.作者追求知识的分类: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类) 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4.作者同情苦难的具体内涵是:饥饿中的儿童被压迫被折磨者孤苦无依的老人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的是人生的苦难,“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形象的比喻中,使的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语言品析2.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撼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其意思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象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象再也没有其他的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作者的语言运用得含蓄、深刻。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和同情心的内在联系。在这里,作者用含蓄的,充满理性的话语表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4.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次。 虽然罗素一生的追求常给他在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他仍认为“是值得活的”。这正是罗素博大的胸襟和高洁的情怀的最好写照,也是一个热爱人类、热爱生活的思想家的肺腑之言。课外阅读《谈生命》(冰心)《人生》(勃兰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