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版】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热点押题练+专题跟踪检测【解析版】
【最新版】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之素养主题练(四) 稳态与平衡观
展开素养主题练(四) 稳态与平衡观一、选择题1.(2020·大连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均改变B.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细胞,与呼吸有关酶的活性均降低C.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均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细胞,形态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解析:D 衰老和凋亡的细胞,遗传物质不改变,A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呼吸酶的活性没有降低,B错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均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而细胞癌变对机体不利,C错误;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细胞,形态结构均发生显著变化,D正确。2.(2020·山东模拟)胰岛B细胞在病毒感染、分泌蛋白合成过量等因素作用下,引起内质网功能的紊乱,称为内质网应激(ERS),表现为分泌蛋白合成暂停而ERS蛋白表达等。ERS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并使之存活,但长时间的ERS可引起细胞凋亡。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ERS使机体不会发生糖尿病B.ERS现象的发生,与有关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长期高血糖可能是引起胰岛B细胞产生ERS的原因之一D.ERS过程,体现了细胞通过反馈调节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细胞的稳态解析:A 长时间的ERS可引起胰岛B细胞凋亡,使胰岛素合成减少从而使人患糖尿病,A错误;ERS现象的发生本质上与相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B正确;长期高血糖导致胰岛素合成过多,从而引起内质网功能紊乱,C正确;ERS的产生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3.(2021·雨花区二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激素、抗体、神经递质、血浆蛋白、葡萄糖、O2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C.抗原—抗体反应、碳酸氢钠与乳酸反应和肝糖原水解均可发生于内环境中D.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解析:C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根据试题分析,激素、抗体、神经递质、血浆蛋白、葡萄糖、O2和尿素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B正确;肝糖原水解发生在肝细胞中,不能发生于内环境,C错误;稳态指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4.(2021·聊城二模)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都会导致肺水肿现象B.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解析:B 细胞内液外渗和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而引起肺部组织水肿,A正确;血浆中的电解质和组织液基本相同,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要高,B错误;正常情况下,肝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到损害时,这些酶就会从肝细胞里释放出来,进入血液里,使血液里的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C正确;血氧饱和度正常可以保证细胞有机物正常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能量,D正确。5.(2021·厦门模拟)长跑过程中,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肌肉细胞呼吸增强产热增加,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促进散热B.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引起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C.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影响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这时应多喝淡盐水D.长跑过程中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解析:D 肌肉细胞呼吸增强产热增加,机体通过神经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以促进散热,A正确;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引起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B正确;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影响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这时应多喝淡盐水,C正确;呼吸中枢在脑干,D错误。6.(2021·聊城模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失调所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病症。一种原因是机体产生刺激甲状腺的抗体,导致甲状腺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另外一种原因是由于细菌感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或是孕期的甲状腺短暂性发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内分泌腺B.甲状腺激素的组成中含有微量元素C.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内分泌失调病说明维持稳态的重要性解析:C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属于内分泌腺,A正确;甲状腺激素是含有碘元素的氨基酸衍生物,碘在体内含量极少,属于微量元素,B正确;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有些是固醇类,如性激素,有些是氨基酸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C错误;内分泌失调病说明维持稳态的重要性,D正确。7.(2021·淄博模拟)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仍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和蛋白质,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同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葡萄糖对渗透压无影响C.为维持稳态,炎热环境中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升高,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D.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可能失调解析:D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组织液、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A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葡萄糖对渗透压也有影响,B错误;为维持稳态,炎热环境中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减少,C错误;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可能失调,D正确。8.(2021·海口模拟)如图表示处于温暖湿润气候的甲、乙两个群落,在一段时间内物种数量的变化曲线,A为两曲线相交点。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甲和乙均可以表示自然界存在的演替B.若时间允许,自然状态下甲群落会发展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C.达到最终的稳定状态后,甲和乙群落结构的差异性均是空间异质性导致的D.处于A点时,甲和乙的群落的营养结构和生产量是有差异的解析:C 演替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随着时间延长,物种数量从0开始,逐渐增多,出现曲线甲这种初生演替;群落随着时间延长,物种数量会逐渐减少,出现曲线乙这种次生演替,因此曲线甲和乙均可以表示自然界存在的演替,A正确;图表示处于温暖湿润气候(环境条件较好),若时间允许,甲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B正确;达到最终的稳定状态后,甲和乙群落结构的差异性是空间异质性与生物因素共同导致的,C错误;处于A点时,甲和乙的群落的物种数量相同,甲群落变化属于初生演替,乙群落变化属于次生演替,两者种群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特别是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故甲和乙的群落的营养结构(食物网和食物链)和生产量是有差异的,D正确。9.(2020·青岛二模)行为调节学说认为,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处于支配地位的个体占满有利的地段,剩余的个体只好生活在其它不利的地段(常常缺乏食物以及保护条件)或者往其他地方迁移,从而限制了种群的增长,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行为调节学说,种群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B.生活在不利地段中的个体易受天敌、疾病等的侵害C.“行为调节”能更好地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不利地段的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解析:C 根据行为调节学说,种群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A正确;生活在不利地段中的个体易受天敌、疾病等的侵害,B正确;“行为调节”能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这不能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不利地段的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迁出率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使种群密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D正确。10.(多选)(2021·葫芦岛二模)2021年1月28日上午,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合理的是( )A.人为因素不会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态B.人为增加生态系统内物种数目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C.人类活动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D.人为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解析:BC 人为因素会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态,A错误;人为增加生态系统内物种数目,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人类活动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C正确;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的方向发展,D错误。11.(多选)如图描述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相关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④可表示抗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C.寒冷时机体维持体温只需要过程⑤的参与D.②⑦⑧可依次代表分泌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的过程解析:BD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④为内环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可表示抗原对免疫系统的刺激,B正确;寒冷时机体维持体温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C错误;②为神经系统的产物进入内环境,⑦为激素进入内环境,⑧为免疫系统的产物进入内环境,故可依次代表分泌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的过程,D正确。12.(多选)(2020·临朐县模拟)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才开始受到破坏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解析:BD 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低于不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A错误;由图甲可知,适度放牧有利于提高并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B正确;从图乙可知,F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错误;从图乙可知,F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持续增加,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值(K值),D正确。二、非选择题13.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重要器官,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三种常见途径Ⅰ、Ⅱ、Ⅲ(图中字母表示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途径Ⅰ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该调节过程中垂体分泌的激素为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该激素的分泌活动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影响。途径Ⅲ中下丘脑调节胰岛分泌相应激素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2)研究发现,体内含有过量的酒精会抑制下丘脑的某些功能,若途径Ⅱ表示水盐调节的过程,请根据激素C的分泌及其作用分析,人在饮酒后往往会出现尿频和口渴现象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以健康的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验证体内过量的酒精对小鼠分泌激素C的影响,简述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因此若途径Ⅰ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该调节过程中垂体分泌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分泌活动受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途径Ⅲ中下丘脑调节胰岛分泌相应激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2)饮酒后,酒精会抑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量减少,尿量增加(尿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出现口渴的感觉。因此人在饮酒后往往会出现尿频和口渴现象。实验验证体内过量的酒精对小鼠分泌激素C的影响,自变量是过量酒精的有无,因变量是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思路为:将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两组小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给甲组小鼠注射过量的酒精溶液,给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饮酒后,酒精会抑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因此预测结果:注射酒精溶液的甲组小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减少,而乙组小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变化不大。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调节 (2)饮酒后,酒精会抑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量减少,尿量增加(尿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出现口渴的感觉 实验思路:将若干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两组小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给甲组小鼠注射过量的酒精溶液,给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变化 预测结果:注射酒精溶液的甲组小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减少,而乙组小鼠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变化不大14.(2021·铁岭二模)林窗又称林隙或林冠空隙,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干旱、台风、火灾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造成空隙的现象。(1)当生态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林窗”区域里的物种丰富度________(填“会”或“不会”)一直增加。(2)与林内相比,林窗对一些鸟兽来说相对缺少遮蔽物,会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被捕食的危险,因而,它们在林窗内留下的种子量又会相对减少,这种变化对动物活动的影响间接影响林窗种子库,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20年初,澳大利亚等地爆发了严重的森林火灾,一片森林局部区域被火灾夷为平地后会形成________。一段时间后该区域将出现草,一些年后将出现一些灌木、乔木,经过数十年之后,植被恢复到之前的面貌,此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4)火灾加速了生态系统中储存在生物体内的碳变成________的过程,促进了____________。森林局部火灾后,森林仍然会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解析:(1)当生态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林窗”区域里的物种丰富度不会一直增加,保持一定稳定性。(2)与林内相比,林窗对一些鸟兽来说相对缺少遮蔽物,会增大被捕食的危险,因而,它们在林窗内留下的种子量又会相对减少,这种变化对动物活动的影响间接影响林窗种子库,可能的原因是动物活动在林窗内减少,既减少了对林窗种子的掠食,同时也减少了将其他地方种子输入林窗的机会。(3)2020年初,澳大利亚等地爆发了严重的森林火灾,一片森林局部区域被火灾夷为平地后会形成林窗。一段时间后该区域将出现草,一些年后将出现一些灌木、乔木,经过数十年之后,植被恢复到之前的面貌,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4)火灾加速了生态系统中储存在生物体内的碳变成CO2的过程,促进了物质循环。森林局部火灾后,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因此森林仍然会逐步恢复原状。答案:(1)不会 (2)增大 动物活动在林窗内减少,既减少了对林窗种子的掠食,同时也减少了将其他地方种子输入林窗的机会 (3)林窗 次生 (4)CO2 物质循环 恢复力稳定性15.(2021·沈阳模拟)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下丘脑则是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枢纽。图甲为下丘脑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三种模式,图乙是图甲部分模式的具体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结合图甲、图乙可以看出,图乙中的途径一类似于图甲中的模式________,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是通过图甲中的模式________。(3)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结合图乙的途径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由________________分泌,促胰液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属于下丘脑对内分泌腺的调节方式中的模式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并通过垂体释放,属于模式B的调节。(3)由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降低部分T淋巴细胞的活性,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所以长期饥饿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4)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运输可以作用于靶器官胰腺,由于促胰液素一经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促胰液素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 (2)C B (3)饥饿会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部分T淋巴细胞的活性,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 (4)小肠黏膜 促胰液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