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298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298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298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论证 C.实验 D.结论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该木块的长度为2.0 cm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该木块的长度为2.00 cm 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3.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 m/s
D.1 000 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小亮的成绩是240 s,小明更快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做变速运动
C.vA>vB
D.B物体运动1.5 s通过的距离是3 m
5.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6.“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音调高
B.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小噪声
7.如图所示的是月食天象最精彩的部分。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月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8.下列光现象:①静湖映明月,②池清疑水浅,③日食和月食,④近视眼的矫正,⑤星星闪烁,⑥用针孔照相机摄影。其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②⑤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④⑥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
B.当u=3.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动到8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0.物理课上,小亮拿着老师分发的凸透镜观察书本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B.此时通过该透镜看到的像是实像
C.该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变大
D.用该透镜制成的眼镜可矫正近视眼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圆筒的直径d为________cm,图乙所示停表示数为________。
12.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中a、b、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__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__,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_______相同,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13.一只兔子和一只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由图可知小狗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m/s;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_______(填“兔子”“小狗”或“一样”)大。
14.小强酷爱音乐,在音乐课上他自弹自唱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改变吉他声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他“美妙”的歌声和吉他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________(填“乐音”或“噪声”)。
15.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________而产生的,震耳欲聋的雷声是指雷声的________大,如果在看到闪电后4秒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_______m。(声速取340 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16.某人的身高为1.70 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________m,他以0.5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向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看到的硬币是________(填“实物”或“虚像”)。
18.为了监控取款机前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________透镜,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9.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入水中,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由水射入空气中行进的光路图。
20.凸透镜如图所示,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点为焦点,请在图中画出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并作出物点S的像点S′(注意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第21题12分,第22题8分,第23题10分,共30分)
2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使小车以___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速度从斜面滑下,以便能较准确地测量小车运动的________。
(2)测得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是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________(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__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
(2)在玻璃板前面放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 cm处,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 cm,再次放置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A与B的间距为________cm。
23.小明探究眼睛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水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
(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 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________(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________(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用水透镜模拟爷爷的老花眼,如图乙所示,若爷爷不戴老花镜时恰好能够看到图中位置上的蜡烛,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安装上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的镜片,则爷爷将能看清蜡烛位置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的物体。
五、计算题(第24题5分,第25题8分,共13分)
24.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面向一座高山行驶,经过一路碑时鸣笛一声继续行驶,6 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鸣笛后6 s内汽车向前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
(2)汽车鸣笛时的路碑处距离高山多少米?
(3)司机听到鸣笛回声时汽车距离高山还有多少米?
25.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甲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30 min后到达收费站A处,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 m处开始减速,经t1=4 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B处,然后再以21.6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BC段,ETC收费岛BC段长s2=36 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A处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BC段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A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
一、1.C
2.C 【点拨】A选项,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为2.0 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选项A不正确。B选项,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没有放正,所以B选项中的刻度尺使用不正确。C选项,图中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被测对象,并放正重合;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为2.00 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选项D不正确。
3.D 4.B 5.D 6.A
7.C 【点拨】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铅笔被“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自行车尾灯格外亮,是由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时发生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故C正确。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当从上面看水中的鱼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因此在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8.C
9.D 【点拨】由图知,当物距为4 cm时,像距也为4 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4 cm,则f=2 cm,故A错误。f=2 cm,2f=4 cm,当u=3.5 cm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物距u=5 cm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到8 cm处的过程中,物距逐渐增大,所以成的像逐渐减小,故D正确。
10.B
二、11.1 mm;1.20;3 min 38 s
12.时间;a;路程
13.1;一样
14.音调;空气;噪声
15.振动;响度;1 360 【点拨】不同的云团放电时就会引起空气的剧烈振动而发出雷声;“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很大,即响度大;闪电处与人的距离:s=vt=340 m/s×4 s=1 360 m。
16.1.5;不变 【点拨】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离镜1.5 m,像离镜也应是1.5 m;又因为不论物离镜远还是近,像与物大小都相同,所以,他以0.5 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17.折射;虚像
18.凸;缩小;变大
三、19.解:如图所示。
20.解:如图所示。
四、21.(1)较小;时间 (2)25.0 (3)小
(4)错误的;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22.(1)薄 (2)大小 (3)不能 (4)16
23.(1)同一高度 (2)10 cm<f<20 cm
(3)注水;短 (4)右侧
五、24.解:(1)汽车的速度v车=72 km/h=20 m/s,
由v=eq \f(s,t)得,鸣笛后6 s内汽车向前行驶的路程
s车=v车t=20 m/s×6 s=120 m。
(2)鸣笛后6 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 m/s×6 s=2 040 m,
汽车鸣笛时的路碑处到高山的距离s=eq \f(s车+s声,2)=eq \f(120 m+2 040 m,2)=1 080 m。
(3)司机听到鸣笛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s′=eq \f(s声+s车,2)-s车=eq \f(s声-s车,2)=eq \f(2 040 m-120 m,2)=960 m。
25.解:(1)如图乙所示,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90 km/h,汽车到达收费站A处前匀速行驶的路程s=vt=90 km/h×eq \f(30,60) h=45 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BC段所用的时间t2=eq \f(s2,v2)=eq \f(36 m,21.6 km/h)=eq \f(36 m,6 m/s)=6 s。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路程s总=s1+s2=50 m+36 m=86 m,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时间t总=t1+t2=4 s+6 s=10 s,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AC段的平均速度v平=eq \f(s总,t总)=eq \f(86 m,10 s)=8.6 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宁夏吴忠四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小唐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论述与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马鞍山七中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