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8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8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
8 雨点儿
[教学总目的]
1.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妙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妙变化。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彩〞和偏旁三撇,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
2. 朗读课文,读出逗号和句号的停顿,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第一自然段的意思,理解雨点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歌曲:?小雨沙沙?。
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藏。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怎样的雨?
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3.提醒课文题目:雨滋养着世间万物、给所有的生命带来活力,今天就让我们去理解它——雨点儿。(板书课文题目:雨点儿)
4.指导朗读课文题目,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同时读出雨点儿的得意。先跟老师读,再齐读。
5.出示雨下得密密麻麻的图片,理解 “数不清〞。
〔1〕说说还有什么也是数不清的。
提示:如沙漠里的沙子数不清;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等。
〔2〕辨析“数〞。你还在哪见过“数〞这个字?〔数学课本上。〕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歌曲引入,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让生活经历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儿化音是我们学普通话的难点,应重点指导。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依托文本,学习生词“云彩〞。
〔1〕交流:数不清的雨点儿是从哪来的?通过课文第1自然段,引出“云彩〞。
〔2〕学习“彩〞,认识新偏旁“三撇〞。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雨点儿的多。〔范读、指名读、齐读,注意停顿〕。
3.回忆标自然段。
这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那么这篇课文总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呢?〔交流反应〕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出现了哪几个雨点儿?它们在干什么?自己读一读!
〔1〕交流反应:文中出现了两个雨点儿——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贴大、小雨点儿的图片〕它们俩在干什么?——它们俩在说话。大雨点儿说了什么?请你用直线划一划。小雨点说了什么?请你用波浪线划一划。
〔2〕交流出示,大、小雨点儿说的话。
5.学习生字、分角色朗读。
〔1〕创设情境,随机学习生字“半、空、问、到、方、没〞,指导朗读。
那么终究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之间发生了什么?老师边读边指导生字学习
联络生活识记:用相应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半〞:一天的一半就是“半天〞,一个月的一半就是“半个月〞等;
“空〞:通过与“宝盖头〞比照,认识新偏旁“穴宝盖〞,识记“空〞;
“问〞: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口进门;
“到〞:偏旁“立刀〞可与“刀〞比照,观察字形的不同。
“没〞:反义词——有。
〔2〕分角色朗读。
自己练读、师生合作读。
6.小结。引读:原来小雨点想去〔有花有早的地方〕,而大雨点想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贴花草板贴〕
设计意图:在教学这一板块时,重点指导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引导学生进展分角色朗读。当然,除了朗读教学之外,在学习这一内容时,通过创设情境,很好地融入随文识字。
三、指导书写
书写“问〞。
〔1〕观察笔顺〔书空〕、位置〔请学生说〕。
〔2〕老师板书田字格,学生说笔画。
〔3〕学生描、写。
设计意图:“问〞是本课新识的生字,但由于构造明晰,学生易于掌握。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字的间架构造进展更细致入微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描摹的好习惯。
一、作业布置
1.正确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按笔顺书空“问〞。
3.和同桌一起读一读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
[板书设计]
8雨点儿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半、空、问〞等9个生字和穴宝盖、立刀旁2个偏旁,会写 “半、你、从、有〞4个字和笔画“横钩〞。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妙变化。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五节,深化理解
1.上节课,我们理解到,小雨点想去〔有花有早的地方〕,大雨点想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们到了那里之后,各有哪些变化?
2.出示第5节,认识生字“更、绿、出、长〞。
(1)学习生字“绿〞,引导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两个字?(红和绿)认读“绿〞。
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2)学习“更〞,组词:更大、更多。
(3)谜语识字“出〞——山上有山。
(4)学习生字“长〞,指导两个读音 cháng 、zhǎng,学惯用两个读音分别组词。
设计意图:通过引说导入最后一局部的教学。在情境中各有侧重地进展识字。“绿〞字突出颜色;“更〞强调程度;“出〞字重在字形;“长〞字是个多音字,注意字音、意义上的区分。
二、指导朗读,深化理解
1.师指导朗读停顿〔范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2.导学:为什么大雨点儿跟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不一样呢?
课件演示:出示一盆小花,让学生说说小花需要的是大雨点儿还是小雨点儿?它们能换吗?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大雨点儿呢?
预设:干旱地区、沙漠地区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点儿去了更远的地方,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让那里也能长出花草。
3.老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大家盼呀,盼呀,终于下雨了,大地潮湿了,不久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4.指导朗读:这一切都是谁的功绩?你喜欢雨点儿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全文。
5.分角色朗读:大家读的都很好,接下来分别请同学扮演大雨点儿、小雨点儿,再请一位同学来读旁白,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应学生时机,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想象说话,总结全文
1.想象说话,鼓励表达。
〔1〕出示大树、池塘、荷叶等图片,激发想象,进展说话训练。
〔2〕老师启发考虑:小雨点和大雨点相遇后,会说些什么?
2.引导想象:假设你是雨点儿,你最想到哪里去?为什么?
预设: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让那里不再干旱,开出红的花,长出绿的草。
生2:我最想到庄稼地去,帮助庄稼生长。
生3:我最想去校园的花坛,让那里的花更红、叶更绿。
3.总结:你们都是最得意的雨点儿,最得意的孩子。世界有了你们会变得更美。感谢亲爱的雨点儿们,让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草更绿;让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让沙漠也变成了绿洲,雨点儿去过的地方,都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大家都深深陶醉了。让我们轻轻地拿起课本,美美地读一遍课文来欢迎雨点儿,好吗?(配乐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供应学生时机,提供应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整体感。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需要会写的字:半、你、从、有。
2.指名领读、组词。
3.指导书写“你〞字。
(1)引导学生观察“你〞的构造和占格特点。
预设:左右构造,左窄右宽。
(2)学习新笔画“横钩〞。
(3)老师边范写边讲解“你〞字,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评比与欣赏。
4.依次书写“半、从、有〞。
设计意图:书写时,注意写字姿势。身正肩平脚着地,一拳一尺一寸记在心。写字时,先书空笔顺,再观察字的位置,注意关键笔画的指导。“你〞和“从〞为左右构造的字,“你〞写的时候左窄右宽,“从〞写的时候注意第二笔是点。
五、总结全文
总结:学完了这篇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雨点儿落在草地上,小草会〔更绿〕;雨点儿落在树林里,树会〔更高〕;雨点儿落在花园里,花会〔更红〕;雨点儿落在菜园里,菜会〔更绿〕……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读第5自然段,注意停顿。
2.认读10个生字,按笔顺书空“半、你、从、有〞4个字。
2.考虑:雨点儿除了能帮植物生长,它还能干什么呢?
[板书设计]
8 雨点儿
更……更…… 开出……长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共9页。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8 雨点儿教案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8 雨点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