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案设计
展开《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年 级 | 六年级 | 主备教师 |
| |||||
时 间 |
| 课 型 | 新授课 | 教学时数 | 7课时 | |||
课 题 | 圆柱的认识 | |||||||
教学内容 | 圆柱的认识(教材第17~20页)。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及其直径和半径,圆柱的高、侧面及圆柱的展开图。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并掌握它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从实物抽象到几何图形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难点 | 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2.明确圆柱沿高展开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理解长方形(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 |||||||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方 法 | 讲授法,讨论法 | 设 计 意 图 | 中设计:个人修改、课堂生成与对策 | |||||
学习 内容 及 课堂 基本 流程
学习 内容 及 课堂 基本 流程
学习 内容 及 课堂 基本 流程 |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我们学过的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可见出示书上的主题图问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柱的特征 二、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1)仔细观察,边看书边思考 ① 柱的上、下两个面什么样?叫 做什么? ② 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你发现什么?
③圆柱一共有几个面?是哪几个面? ③ 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什 么?在哪里?有几条? (2)小组合作,动手动脑 ①圆柱两底面的大小怎样? 你有什么办法证明? ②用直尺量一量罐头盒的高,你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圆柱两底面的大小相等,高有无数条 (3)圆柱侧面沿着高剪开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 课件演示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在下面的( )里画“√”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圆柱体的高只有一条。 ( ) ②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一 定是圆柱体。 ( ) ③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 着它的一条高剪开,侧面是一个 正方形。 ( ) 四、游戏拓展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想? |
复习前面学过的立体图形为圆柱的认识做好铺垫
分别认识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加深影响
突破难点
| 修改意见:在该环节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谁能说一说?
修改意见: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再拿出几个不是圆柱,接近圆柱形物体,然后问:它们是圆柱吗?为什么?那么什么样的物体才是真正的圆柱?
修改意见: 关于圆柱侧面剪开的教学,我做了一些处理。在以前的课堂中将包装纸剪开后成四种不同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的图形还是教学的重点,因为课本中没有出现这么多的形态,老师若在课中做到了,教学水平可见不是一般了 | |||||
作 业 设 计 |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 |||||||
板 书 设 计 | 圆柱的认识 圆柱有两个底面(大小相同) 无数条高(长度相等) 侧面沿着高剪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高是(底面圆的周长), 宽是圆柱的(高)。
| |||||||
教 后 反 思
| 《圆柱的认识》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体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我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时,我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发现来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的。 成功之处:在教学认识圆柱的特征时,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自我发现来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学生兴趣很高。 不足:在解释圆柱高的概念时过渡比较牵强,教师应该出示高矮不同的圆柱体让学生对比理解,高与什么有关。
| |||||||
审核人 |
| |||||||
北京版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京版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京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北京版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北京版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创设情境,自主探索,掌握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