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分层作业】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练《语文园地三》(分层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28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分层作业】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练《语文园地三》(分层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285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分层作业】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练《语文园地三》(分层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285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分层作业】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时练《语文园地三》(分层含答案)
展开语文园地三 分层作业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B.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猫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
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容的了。
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①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②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③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A.反问 拟人 比喻 B.设问 拟人 比喻
C.反问 比喻 拟人 D.设问 比喻 拟人
3.初春时节,天气转暖,有的人早早地便脱了棉衣、毛衣,穿起了衬衣和裙子,而有的人却还捂得很严实,这真是( )
A.立了秋,把扇丢。 B.二八月,乱穿衣。
C.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D.夏雨少,秋霜早。
4.按要求完成练习。
(1)关于动物的住处,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牛棚 狗窝 B.鱼塘 鼠洞 C.马厩 鸟窝 D.猪圈 羊巢
(2)我还能说出其他关于动物的住处的说法,如鸡( )、兔( )。
(3)我还能把包含动物的住处的词语补充完整。
鸠占鹊( )
引蛇出( )
不入虎( ),焉得虎子。
5.学用经典。
(1)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
(2)_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3)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_。——卢钺《雪梅》
(4)我还知道一句气象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6.《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英国的法布尔。( )
7.《暮江吟》为我们描绘了夕阳西沉、晚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8.“蔽”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艹”部,再查11画。“隐蔽”和“蒙蔽”中“蔽”的意思一样。( )
9.“鼠塘、马厩、牛棚、虎穴”,这几组搭配都是正确的。( )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启迪人们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就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
11.口语交际。
学校开展“爱眼护眼”保护视力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你就能成为学校“护眼大使”。
(1)关于保护视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视力?请你分条列出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我们有片栖息之地吧
大森林依然有着欢快的气氛,我、爸爸妈妈都是鸟儿,住在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每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晚上,我在家听爸爸妈妈讲森林沦陷的故事。我听得出神,突然,爸爸妈妈提到了一个我 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一人 类。我急着问爸爸妈妈:“人 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夺走呢?”“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爸爸说。听着听着,我睡着了。
“吱……吱”冲一阵刺耳的噪音把我吵醒。怎么回事?我揉了揉蒙胧的睡眼,啊,我的爸爸妈妈 不见了? !环顾四周,人们正用电锯砍树,我的家摇摇欲坠,我害怕极了,惊慌失措地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眼泪不断,打湿了小草,每一滴都藏着说不清的痛苦。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你们把我们弄得妻离子散,让我们没有圆满的家庭,这样你们会高兴吗?
我疯狂地扑扇着翅膀,心里的愤怒与怨言一时涌上心头,终于,我对着天空长啸一声,便栽倒在地……
一会儿,我醒了,已经没了力气。这时,我多么希望人类能觉悟。森林可以蓄水,可以调节周边环境,可以挡住风沙洪水……我们小乌也可以吃害虫,保持生态平衡,多有好处啊!现在,你们只知道用树木来做一次性的木制品,这样多么浪费资源啊!难道只有在资源严重缺乏的时候,你们人类才会反省自己的愚蠢举动吗?人类啊,快觉悟吧,我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呀!让我们有一片栖息之地,还大家一个美丽的大自然吧!
12.是谁破坏了美丽的大自然?文中爸爸说的一句话说明了破坏大自然的原因,用“ ”画出来。
13.“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人们干的“好事”指( )
A.刺耳的噪音把小鸟吵醒了。
B.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使小鸟失去了家园与亲人。
C.人类觉悟,保护环境。
14.从“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小鸟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们愚蠢的行动将带来哪些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各抒己见。
某皮鞋店门口挂着一块广告牌,上写“质量可靠,绝对牛皮”,行人看了纷纷大笑。请写出店家的用意和行人的理解。
1.店家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人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本题考查词语应用。
牢固:牢靠坚固。
随遇而安:随:顺应。遇:境遇。安:安然,满足。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作“随寓而安”。
焦急:非常着急。
宽容:对人宽大,不计较或不追究。
结合语境,选项D词语搭配不正确,不应该运用“宽容”,应该改为“宽敞”更恰当。“宽敞”房屋或场地等宽大开阔。
2.D
考查对修辞的辨析。
①结合题干来看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强调“它”没有特别好的工具。
②结合“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细丝比作触角。
③结合“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来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蟋蟀人格化。
3.B
本题考查有关天气的谚语。
A项,“立了秋,把扇丢。”的意思是: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因此我们可以把扇子扔在一边了。
B项,“二八月,乱穿衣。” 的意思是:农历二月时,天气由冷转热,农历八月时,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人们在室外衣着的厚度差异很大。
C项,“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的意思是:我国一些地方,农历八九月时气温还很高,到了农历十月时天气还温暖如春。
D项,“夏雨少,秋霜早。”的意思是:夏天如果雨水少,那么天气就会提前变冷,秋霜就会出现得比较早。
题干的时节是初春,A、C、D显然不符合。天气转暖,符合农历二月时天气由冷转热,变化不定,所以有的人穿起了衬衣和裙子,而有的人却还捂得很严实,符合“乱穿衣”的情况,B项符合。
4. D 示例:舍 窝 巢 洞 穴
此题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
1.考查关于动物住处的说法。羊的住处可以叫羊圈、羊舍、羊栏等,但不能叫“羊巢”。因此本题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2.鸡的住处可以叫鸡窝、鸡舍等;兔的住处叫“窟”或者“窝”。选取一个回答即可。
3.要求补充包含动物住处的词语。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要加强积累,同时也要了解词语的意思。
“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土地、产业等。
“引蛇出洞”意思是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指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5.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不识庐山真面目 雪却输梅一段香 示例: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1)本题考查古诗识记积累。
《暮江吟》作者是唐代白居易,全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译文: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注意“真”不要写成“珍”。
(2)本题考查古诗识记积累。
《题西林壁》作者是宋代苏轼,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注意“缘”字的书写。
(3)本题考查古诗识记积累。
《雪梅》作者是宋代卢钺,全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注意“逊”的书写。
(4)本题考查俗语谚语积累。
答案不唯一,写出“气象”谚语即可。例如:“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日出遇黄刮风,日出现红下雨,不黄不红晴空”、“立春头一天,大雪纷飞是旱年”、“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等等。
6.×
7.√
8.√
9.×
10.√
6.《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观察笔记。本题“英国”说法错误。
7.《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题说法正确。
8.考查查字典的能力,要能扎实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
9.考查词语搭配,“鼠塘”搭配不准确,可以改为“鼠洞”。
10.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题西林壁》。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11. A 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太亮的环境看书。②不要长时间看电子产品。③适时休息眼睛,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1)A.图中的同学在做眼保健操。B.图中的同学在床上躺着看书。C.图中的同学边走路边看书。D.图中的同学在公交车上看书。
图A的做法能够保护视力,图B、C、D的做法不能保护视力。故选A。
(2)题目要求分条列建议,同学们要标好序号,分点列出建议。
保护视力的建议:①不要在光线太暗或太亮的环境看书。②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看电子产品。③适时休息眼睛,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④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子上看书。⑤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鸡蛋、猪肝、胡萝卜、橘子、豆芽等。
12.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
13.B
14.体会到小鸟的不解,恐惧与愤怒
15.浪费资源,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12.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由“我急着问爸爸妈妈:‘人 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夺走呢?’‘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爸爸说。听着听着,我睡着了。”可知,文中爸爸说的话“是钱财,是贪婪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说明了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原因。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我揉了揉蒙胧的睡眼,啊,我的爸爸妈妈 不见了? !环顾四周,人们正用电锯砍树,我的家摇摇欲坠,我害怕极了,惊慌失措地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眼泪不断,打湿了小草,每一滴都藏着说不清的痛苦。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你们把我们弄得妻离子散,让我们没有圆满的家庭,这样你们会高兴吗?”可知,“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人们干的“好事”指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使小鸟失去了家园与亲人。好事是讽刺,其实是坏事,选B。
14.本题考查人物心情的分析。
“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这句话结尾使用了问号加感叹号,问号表示小鸟的不解,不知道爸爸妈妈去哪里了,感叹号表示恐惧与愤怒,为人类砍伐树木,使自己失去家园而感到恐惧与愤怒。
15.本题考查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森林可以蓄水,可以调节周边环境,可以挡住风沙洪水……我们小乌也可以吃害虫,保持生态平衡,多有好处啊!现在,你们只知道用树木来做一次性的木制品,这样多么浪费资源啊!”可知,人们愚蠢的行动将带来浪费资源,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后果。
16. 质量请顾客们放心,是真正的牛皮皮鞋。 认为店家在夸口,做虚假广告,吹牛皮。
略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