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卷
展开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和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的条件的一组是( )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使之停止振动,锣声就消失了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大雪过后万籁俱寂的绝美画卷,为什么大雪过后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安静(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
B.可能是大雪蓬松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3.某调弦软件在同一位置测量出吉他弦发声的参数,两次拨A弦后软件界面如图,则( )
A.吉他弦发出声音的频率第一次比第二次低
B.吉他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两次相同
C.吉他弦的振幅第一次比第二次小
D.吉他弦的发出声音的音色两次不同
4.现有四个编钟,如图所示,它们按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右侧四幅图为示波器中显示的对应的波形图,则下列关于敲锺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
B.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
C.敲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
D.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
5.浙江大学柏浩教授团队研制出一种神奇织物,给白兔身体披上该织物如图甲所示,用红外线照相机拍摄得到的照片上,白兔身体“隐形”了,如图乙所示。白兔身体“隐形”是因为该织物( )
A.隔热性好 B.导热性好 C.呈洁白的 D.密度较小
6.如图这是一款“迷你KTV”,在大型商场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标配是:一个玻璃亭,一组由LED光源构成的触屏点唱机、两副耳机、两个麦克风,关上门,戴上耳机,你就可以沉浸在音乐世界里,尽情歌唱。关于“迷你K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唱机屏幕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这三种色光混合组成
B.玻璃亭可以减弱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影响,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耳机收听声音时,其内部不一定在振动
D.麦克风自带“修音”功能,使声音更加优美,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7.去年的12月6日,黑龙江伊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3度。玩起泼水成冰游戏,瞬时间这种玩法在网络上追捧起来。“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下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云的形成
D.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升华需要放热
二.填空题
8.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图所示是医用空气压缩式雾化器,它的原理是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细小管口形成高速气流撞击到阻挡物上,使药物液滴变成雾状微粒从出气管喷出,被人呼入鼻腔,你认为是液化形成的吗? (填“是”或“不是”),你的理由是
9.北方冬天,手上、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 (选填“减慢”或“加快”)皮肤表面水蒸发。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经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
10.如图是铺在青藏铁路冻土区路基两侧的“热棒”示意图,它能对路基进行主动降温,保持路基冻土不熔化。在热棒内封装有一定量的氨,棒内下端的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汽化/液化),热棒应采用 好的材料制作,以提高热棒的工作效率。
11.①夏天,洒在地面的水不久后就会变干;②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发黑;③清晨出现的白雾,会在太阳出来后慢慢地散去;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上述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中,物态变化过程相同的是 (只填入序号)。
12.普通电冰箱制冷原理:电冰箱利用“氟利昂”作制冷剂,使制冷剂在密封管道中发生物态变化,把冰箱内的温度逐渐降低。电冰箱工作时,电动压缩机推动液态氟利昂从一段很细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冷冻室内的粗管中,并在这里迅速 (写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发生了前述物态变化的氟利昂被压缩机抽吸、压缩到冰箱外的冷凝器中,并在此处 (写物态变化名称)放出热量。氟利昂循环往复在冰箱内外的封闭铜管内流动,实现冰箱制冷,当冰箱门被打开时,附近就会出现一股“白气”,这种“白气”是由空气中的 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冰箱冷冻室的箱壁上会结一层厚厚的霜,形成霜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13.如图所示,物质M通过吸热、放热,出现了三种不同物态。甲、乙、丙表示的物态分别是甲: 态,乙: 态,丙: 态。(填写“固”或“液”或“气”)
14.生活处处皆物理:
(1)寒冬,戴眼镜的人从 (选填“温暖的室内”或“寒冷的室外”)走进 (选填“温暖的室内”或“寒冷的室外”)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从而导致看不清东西。此过程通过 的方法使水蒸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煮鸡蛋、玉米棒子等用水,而炸油条、麻花等用菜油,这样可以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达到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3)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利用干冰升华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4)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水管。(选填“冷”或“热”)
(5)很多高架两侧装有隔音板,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5.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这一过程包含着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和 ;其中“白气”是由于 (选填“壶内”或“壶外”)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其中 处(选填“a”或“b”)的“白气”较浓.
16.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
熔点t熔/℃
1525
1083
962
1064
3410
660
沸点t沸/℃
2750
2596
2212
2707
5627
2327
17.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用水,而炸油条用油,这样可以给不同食物提供不同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油和水的 不同。
(2)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用 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
(3)小明洗澡时,看到浴室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怕烫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选填“冷”或“热”)水管。
三.实验探究题
18.“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
(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当水沸腾时,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酒精灯要持续加热,所以说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 。
(3)水沸腾以后堵住纸板上的小孔C,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关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某校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
(1)如图甲所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上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_____散发到空气中_____成“白气”
(2)由图乙得出实验结论: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评估与交流环节中,该科学小组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为了缩短这段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其中一条即可),改进措施后,重新实验并绘制的图象应为图丙中的 。
(4)水沸腾前,气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用一个上面扎了排气孔的纸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酒精灯火焰大小可以调节,出于节能考虑,是先用___(大、小)火再用____火。
20.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
(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 。
(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
21.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 (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 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 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 形成的。看到的白雾会 (选填“上升”或“下沉”)。
22.在做“海波熔化”实验时,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了如图1所示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小组的方案好? 。请说明原因: 。
(2)除了上述的实验装置,为了完成实验目的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
(3)如表是一个小组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中绘制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某同学自己研究并记录了水凝固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根据记录数据断出了如图3所示图象。
①图中,2分钟前水处于 态。②水凝固过程要 (选填“吸热”、“放热”)
(5)100℃的水和100℃的水蒸气,哪个对皮肤的烫伤更严重?为什么? 。
23.小明探究影响蒸发吸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某时刻的温度计示数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 温度计示数最低(选填“a”、“b”或“c”)
(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与 有关。
(4)若小明将c温度计换成体温计,下列图象反映体温计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5)小明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快慢可能与空气湿度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则空气湿度可能 (填“较大”或“较小”)。
24.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干湿泡温度计(绝对温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
物质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2)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表格中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百叶箱中若选用液体温度计,根据表中数据,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选填“乙醚”、“酒精”、“水银”或“水”)温度计(我国各个地区温度范围:﹣52.3℃~49.6℃);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与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图乙是某次测量时的情景,其读数为 ℃。
(3)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如图丙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浸入蒸馏水中,称为湿泡温度计。如干泡温度计的示数为23℃,一般情况下,湿泡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3℃,原因是 。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空气湿度越 (选填“大”或“小”)。
25.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你会看到瓶内出现 ,而碘晶粒逐渐消失;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在瓶上方的凹槽内滴几滴水,过一会儿在瓶壁上方出现紫色碘颗粒更多,是由于 ;
(2)接着他们利用干冰做了相关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乙所示。水面上的大量“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液态水”、“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选填“白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6.小华为目不识丁的老奶奶新买了一台收音机,可是奶奶听一段戏后,不知道怎么关掉收音机,于是老奶奶把播放的收音机盖到被窝里,可还能听到声音;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干脆在耳朵里塞了团棉花,小华听说后想研究明白声音的传播的实验。
(1)老奶奶把正在播放的收音机盖到被窝里之后,听到的声音变小了,奶奶采用的方法是从 中减弱噪声,使奶奶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小;小华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如图甲所示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小华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于是他得出了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
(2)小华继续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说明 ,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3)如图丙所示,小华减小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塑料尺过程中,还发现塑料尺发出声音的响度明显变大,原因可能是由于 。
A.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B.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响度越大
C.振动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大
D.两次实验没有控制塑料尺的振动幅度相等
27.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钢质刻度尺,钢尺会发出声音,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声音的 大。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时,声音较 (选填“高”或“低”),钢尺振动较 (选填“快”或“慢”),这是探究 与声源振动 的关系。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此时产生的声音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8、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本实验说明 。
(2)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4甲所示,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5)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6)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7)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 。
(8)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实验推理B.实验验证C.归纳总结
(9)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4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单选,填序号)。
A.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B.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29.小聪为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将齿数不同、大小和材料相同的四个齿轮安装在同一玩具电动机的转轴上(如图所示,为方便观察,四个齿轮分开画),使齿轮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
(1)用硬纸片接触齿轮,会看到纸片 ,并听到声音。
(2)用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将硬纸片分别接触A、B、C、D齿轮,硬纸片分别发出“dou(1)”“rui(2)”“mi(3)”“fa(4)”四个音调的声音,由此分析可知:A、B、C、D齿轮的个数依次增多,硬纸片振动的频率依次 (选填“增大”或“减小”),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依次升高,所以声音的音调与 有关。
(3)采用“硬纸片不动,电动机带着齿轮转动的方法”而不用“齿轮不动,硬纸片绕着齿轮拨动的方法”,其原因是 ;
(4)完成以上探究后,小明继续用大小不同的力将同一张硬纸片接触转速不变的同一齿轮,这是探究声音的 与
29.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
(1)交流讨论: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2)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 (填序号)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30.小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琴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如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铜
40
0.5
D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玮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______和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不变的量是琴弦的 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_________的关系。
(3)如果要探究频率和长度的关系,选择了BC编号的是否____可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你知道的关系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 ,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是代替 。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4)如图是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图中A、B、C、A′、B′、C′分别是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 ,再分别测量 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3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目的是 。(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与A一样大的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选择一样大的蜡烛目的是为了验证 ,这一物理实验方法是 。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3.初中课外实践课上,小明做了个小实验,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其成像的原理是 ;
(2)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4.下面是“梦想组”和“创新组”的同学探究小孔成像实验的过程:
(1)①“创新组”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像更清楚,圆筒的 (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他还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近,像就越 (选填“大”或“小”)。
②请在乙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下表是“梦想组”同学在硬纸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阳的小孔成像实验记录表:
小孔的形状
□
〇
△
小孔的最大外径/mm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
面
光
斑
形
状
小孔距地10cm时
□
□
□
〇
〇
〇
△
△
△
小孔距地20cm时
〇
□
□
〇
〇
〇
〇
△
△
小孔距地40cm时
〇
□
□
〇
〇
〇
〇
△
△
小孔距地80cm时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
小孔距地120cm时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小孔距地200cm时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小明和他的同学分析上表的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①由于太阳距我们很远,到达地面的光线几乎平行,所以,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足够小,地面上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是 (选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这不是太阳的像。
②要使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必须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离,当小孔到地面的距离一定时,小孔越 (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
③如上表所示,当小孔的最大外径为5毫米,小孔距地80厘米时,用一张卡片覆盖在△孔上(相当于把孔变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与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状 (选填“变化”或“不变”),亮度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综合练(2)(1.1~3.4平面镜)(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综合练(2)(1.1~3.4平面镜)(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综合练(1)(1.1~3.4平面镜)(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综合练(1)(1.1~3.4平面镜)(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光的反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