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65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6265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高中政治必修二教学设计
第四课.第二框
《我国的社会保障》
【课标要求】
1.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政策。
2.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保障的作用,阐释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
2.阐明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明确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教学提示】
以“如何从收入分配中品味获得感”为议题,探究实现共同富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和途径。可走访当地财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居民等,评析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
【教学重难点】
1.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
2.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课时安排】
2课时
【评价标准】
项目 | Ⅰ | Ⅱ | Ⅲ | Ⅳ |
学科能力 | 描述与分类 | 解释与论证 | 预测与选择 | 辨析与评价 |
核心素养 | 政治认同 | 科学精神 | 法治意识 | 公共参与 |
————————第一课时始——————
【教学过程】
议题一:社会保障的形式
优化情境 (基础) | 问题驱动 (关键) | 重点 难点 | 学科能力 | 核心素养 | 答案示例 (科学性与开放性) |
[情境1] 视频1:五险一金
| (1)阅读教材,结合视频内容,说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视频播放+教材阅读+回答问题,共10分钟) (2)通过表格比较五种社会保险形式的区别与联系。(表格讲解7分钟) (3)通过表格比较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与联系。(4分钟) (4)通过表格比较主要社会保障与补充性社会保障形式的区别与联系。(表格讲解9分钟) |
社会保障体系的 形式
| Ⅰ
Ⅰ Ⅳ
Ⅰ Ⅳ
Ⅰ Ⅳ
|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Ⅱ
| (1)①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②补充性的社会保障形式:慈善活动(第三次分配)、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住房保障(公积金)、社区服务(社会福利)等。 (2)具体见PPT或学案之表一 (3)具体见PPT或学案之表二 (4)具体见学案之表三
|
过渡:日益丰富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议题二:社会保障的功能
优化情境 (基础) | 问题驱动 (关键) | 重点 难点 | 学科能力 | 核心素养 | 答案示例 (科学性与开放性) |
[情境1] 教材P50“探究与分享”
| (1)结合材料,说说上述对话涉及哪些社会保障形式?(2分钟) (2)结合材料,说一说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了什么作用?(12分钟)
|
社会保障体系的 功能
| Ⅰ
Ⅰ Ⅳ
| Ⅰ
Ⅰ Ⅱ
| (1)小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老杨:基本医疗保险; 任奶奶:补充性社会保障之社区服务 小丁:社会救助之最低社会保障 (2)①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稳定功能) ②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功能) ③社会保障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保障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推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功能) ④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和社会保障本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互助功能) |
本课总结:(1分钟) (1)社会保险的构成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比较 (3)主要社会保障形式与补充性社会保障形式的比较 (4)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 |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学生自评 | 等级(★★★★★) | 教师反思 | 等级(★★★★★) |
自主学习 |
| 学法指导 |
|
合作探究 |
| 活动驾驭 |
|
记忆闯关 |
| 重难突破 |
|
学以致用 |
| 解题指导 |
|
教学反思
|
|
————————第一课时完————————
————————第二课时始————————
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优化情境 (基础) | 问题驱动 (关键) | 重点 难点 | 学科能力 | 核心素养 | 答案示例 (科学性与开放性) |
[情境1] 材料: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制度 视频2:异地就医费用结算 | 运用所学知识,评述我国大力推进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这一举措。(10分钟,含视频播放4分钟)
|
社会保障体系的 功能
| Ⅲ Ⅳ
| ⅠⅡ
| (1)①跨省就医直接结算省去了参保人员“垫资”和“跑腿”的麻烦,从制度上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体现了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政务服务更加透明、便捷,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要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 |
过渡: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 |||||
[情境2] 教材P54下“探究与分享”
教材P55下“相关链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 (1)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之间的关系。(6分钟) (2)谈谈你对“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理解。(5分钟) (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与调剂。结合材料,请你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出两条发展建议。(5分钟)
|
完善社会保障的 措施
| Ⅱ Ⅲ
Ⅱ
Ⅲ
| Ⅰ Ⅱ
Ⅰ Ⅱ Ⅰ Ⅳ
| (1)①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决定着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便会因风险的发生而形成社会问题。②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社会保障也将无法维持下去。③民生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不能做超过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 (2)尽力而为是民生工作的价值取向,强调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和主动作为;量力而行是民生工作在现实条件下的基本选择,强调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这两方面缺一不可,体现了两点论的科学方法。 (3)依据中央国有企业的利润合理划分利润与股权充实社保基金;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与考核;推动部分基金的资本化运作,如上市、购买国债等,兼顾收益与风险的统一。 |
[情境3] 教材P56上“探究与分享”
| (6分钟)
| 社会保障的 原则
| Ⅱ Ⅳ | Ⅰ Ⅲ
| ①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是劳动者的一项法定权利;劳动者的养老保险责任由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分担,这体现了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②小王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行的。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尽的法律义务。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需要;社会成员应按照法律规定,分担责任。 |
本课总结:(1分钟) (1)公平原则:覆盖全民、城乡统筹 (2)适度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3)法治原则:权责清晰,依法监管 | |||||
背诵:本课重难点知识12分钟。 |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学生自评 | 等级(★★★★★) | 教师反思 | 等级(★★★★★) |
自主学习 |
| 学法指导 |
|
合作探究 |
| 活动驾驭 |
|
记忆闯关 |
| 重难突破 |
|
学以致用 |
| 解题指导 |
|
教学反思
|
|
————————第二课时完————————
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题,课 型,课 时,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科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