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浙科版 (2019)第三节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练习
展开课后素养落实(十)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经诱导可融合形成一个细胞
1.动物细胞融合中常用到灭活的病毒,如灭活的仙台病毒,病毒被灭活后它的抗原性和感染力是( )
A.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B.失去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C.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D.具有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C [灭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等手段杀死该病毒,但不损害其抗原,因此灭活的仙台病毒具有抗原性;灭活会破坏病毒蛋白的结构,使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进而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的能力,故选C。]
2.下列不属于细胞融合技术应用的是( )
A.细胞遗传与细胞免疫的研究
B.绘制人类基因图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D.濒危动物的克隆
D [克隆濒危动物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不属于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
3.下图表示用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和细胞B必须为同种细胞才能融合
B.细胞C同时有细胞A和细胞B的遗传物质
C.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植物细胞的融合过程与动物细胞完全相同
B [不同种的细胞也能融合,如人、鼠细胞融合,A项错误;如题图所示,细胞A和细胞B融合成一个细胞,细胞C同时有细胞A和细胞B的遗传物质,B项正确;该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项错误;植物细胞的融合通常要先去掉细胞壁,其过程与动物细胞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
4.如图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处理。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解法去掉了________,这种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酶,由此生成的A和B细胞称为________。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________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过程。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______________。
(4)若A为人细胞,B为鼠细胞,并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形成C细胞时,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到D细胞阶段,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让细胞融合,必须通过诱导剂进行人工诱导。(2)植物细胞有细胞壁,阻碍植物体细胞的杂交。因此,需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所以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3)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需得到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用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克隆,形成细胞群。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不可能无限增殖,这就需要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在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的诱导下融合,再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既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繁殖。(4)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说明蛋白质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答案] (1)诱导剂 (2)细胞壁 纤维素酶和果胶 原生质体 (3)杂交瘤 克隆 特异性抗体 (4)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题组二 细胞融合技术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础
5.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的生物学原理是 ( )
①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②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肿瘤细胞能无限增殖 ④一个浆细胞产生一种抗体
A.①③ B.②③④
C.④ D.①②④
B [利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未体现该原理,①错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涉及动物细胞融合,其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正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涉及体外细胞培养,利用了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以无限增殖的原理,③正确;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故可以让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产生大量单一的抗体,④正确。]
6.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B淋巴细胞进行培养
B.杂交瘤细胞具有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双重特点
C.用灭活病毒诱导融合后形成的融合细胞即可产生单克隆抗体
D.经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B [将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后的B淋巴细胞融合,经过选择培养基的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并经专一抗体检测后,培养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可得到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具有骨髓瘤细胞无限增殖的特点和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诱导融合后可能会形成三种融合细胞,即同种细胞融合(B—B融合细胞、瘤—瘤融合细胞)、不同种细胞融合(B—瘤融合细胞),故需要进一步筛选。]
7.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T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D [明确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是准确解答本题的关键。①是从小鼠脾脏中获得的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A项错误;②中应该使用能促进细胞融合的促融剂,如聚乙二醇等,B项错误;③同时具有从脾脏中分离出的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特性,C项错误;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D项正确。]
8.(2020·北京检测)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以从小鼠血清中获得单克隆抗体
B.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分泌单克隆抗体
C.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发生融合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后,需利用特定抗原再次筛选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D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可在体外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中,或体内小鼠腹水中获得纯化的单克隆抗体,A错误;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增殖,无法分泌单克隆抗体,B错误;发生融合的细胞可能有三种: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C错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筛选两次,第一次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得到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正确。]
9.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骨髓瘤细胞膜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因而具有治疗某些癌症的作用。如图是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分离B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PDL1进行免疫处理
B.多孔玻璃板中的细胞为B淋巴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
C.图中细胞集落a~d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D.图中细胞集落a可用于扩大化培养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
B [在分离B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PDL1进行免疫处理,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多孔玻璃板中的细胞有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同种细胞融合的细胞,B淋巴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B错误;图中细胞集落a~d表示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C正确;图中细胞集落a能产生抗PDL1抗体,可扩大化培养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D正确。]
10.如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C.在治疗中,应先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再注射生物导弹
D.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C [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A正确;活化阿霉素抑制DNA和RNA的合成,DNA的合成要经过DNA的复制,RNA的合成要经过DNA的转录,B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阿霉素的活化需要生物导弹携带的碱性磷酸酶,所以在治疗中,应先注射生物导弹再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因为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C错误;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特点,根据特异性强这一特点,在该过程中是针对肿瘤细胞的,所以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D正确。]
11.细胞毒素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下图所示为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图中抗体是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体制备需用细胞融合技术
B.细胞毒素具有与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C.溶酶体破裂加速肿瘤细胞凋亡
D.抗体可使细胞毒素进行特异性地杀伤
B [单克隆抗体制备主要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A项正确;细胞毒素没有特异性,B项错误;溶酶体破裂,溶酶体内含的蛋白酶及其他水解酶释放至细胞质基质中,加速了肿瘤细胞凋亡,C项正确;特异性抗体与细胞毒素结合形成免疫毒素,结合物中的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使毒素对其产生选择性杀伤效应,D项正确。]
12.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能无限增殖。小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培养皿中混合,加促融剂促进细胞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并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利用一个B淋巴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中,常用的与植物细胞融合不同的诱导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诱导。
(3)②过程为________培养;为了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需在②过程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理由是杂交瘤细胞可利用______________途径合成DNA,从而能在该培养液中增殖。
(4)③过程的目的是选育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克隆化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释法,即稀释细胞到7~10个/mL,每孔滴入________(填“0.1”“1”或“10”)mL细胞稀释液。
(5)④过程表示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其既可以在体外培养,也可以注射到小鼠________内培养。体内培养与体外培养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淋巴细胞一般不能无限增殖,因此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利用一个B淋巴细胞。
(2)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细胞融合相同的诱导方法是物理法和化学法,动物细胞特有的诱导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3)动物细胞融合后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且要进行筛选,从融合细胞中选出杂交瘤细胞,因为人淋巴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蝶呤阻断,小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因此在培养液中加入氨基蝶呤进行选择,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各自自身融合的细胞不能增殖,只有杂交瘤细胞可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从而能在该培养液中增殖。
(4)③过程的目的是选育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常用有限稀释法,即稀释细胞到7~10个/mL,为了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每个孔中不多于一个细胞,因此每孔滴入0.1 mL细胞稀释液。
(5)培养杂交瘤细胞既可以在体外培养,也可以在小鼠的腹腔内培养,与体外培养相比,体内培养无需再提供营养物质以及无菌环境,操作更简便。
[答案] (1)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2)灭活的病毒 (3)动物细胞 氨基蝶呤 淋巴细胞中的S (4)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 0.1 (5)腹腔 无需再提供营养物质以及无菌环境,操作更简便
不能准确区分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
13.如图表示抗人体胃癌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实验小鼠注射的甲是能与抗人体胃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原
B.利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和电激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乙
C.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融合细胞均能生长,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
D.丙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后可获得大量能分泌所需抗体的丁
C [题图中从注射了甲的小鼠体内获得的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所以甲为相应的抗原,A正确;利用聚乙二醇(化学法)、灭活的病毒(生物法)和电激(物理法)等方法均可诱导细胞融合获得杂种细胞,B正确;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同种细胞的融合细胞和未融合细胞均不能生长,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杂交瘤细胞)能生长,C错误;杂交瘤细胞经过选择培养并经抗体检测呈阳性后,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正确。]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三节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三节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能作为组织培养,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三节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章 动物细胞工程第三节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能作为组织培养,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错误叙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第三节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生物第三节 通过细胞融合可产生具有新特性的细胞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培育克隆蛙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