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河南省太康县 2022-2023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 史 试 卷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 共 48 分, 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
1.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据此可知
中华文明( )
A. 起源最早 B.多元一体 C.分布广泛 D.延绵不断
2.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 ·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 · 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 ·作》) 。据此判断, 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 )
A .阶级的产生 B .世袭制的确立 C .王的出现 D .早期国家的诞生
3. 近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 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 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4. 2019 年 7 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聚落群中既有普通村 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
这表明良渚文化 ( )
A 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C 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
B 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D 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
5.晋侯封桓叔于曲沃,桓叔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以至于曲沃封邑大于晋国国都。之后, 曲沃三代封君攻伐晋侯,终于“尽并晋地而有之”。这说明了 ( )
A.诸侯争霸导致社会转型 B.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C.德治思想深入宗族内部 D.贵族政治已完全瓦解
6.商王遇事都要占 卜,占 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 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 ( )
A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B . 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 .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 . 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7.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 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 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 )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8.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 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C.等级制度的颠覆
B.分封制度的崩溃
D.礼乐制度的破坏
9.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强调官吏的“正己”是“正 人”的先决条件,并从自身做起,“择其善者而从之”,可以说是“清官”出 现的雏形。这说明孔子为政的思想是 ( )
A.把宗族关系作为基础
C.官员考核依据民本思想
B.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
D.官员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10. 老子的名言“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 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主张 ( )
A.小国寡民 B. 以德治民 C.无为而治 D.不与人争
11.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 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 )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12.“社会的动荡、战乱、流离和死亡,形成了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 凉的文学风格。政治上的开明、文化的兼容并包,孕育了李白的积极浪漫主 义风格。”该评论旨在说明 ( )
A.建安文学再现社会真实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七国叛乱导致唐诗衰微 D.社会变迁影响文学创作
13.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 。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 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 )
A .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 .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 .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D .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14.成书于 5 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 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此段文字反映了( )
A .隋朝时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B .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恢复
C .门阀世族在中原得到发展 D .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促进繁荣
1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包括(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人南迁 ③社会安定 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6.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 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
A .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 .孝文帝拥有雄才大略
C .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 .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非选择题:共计 52 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 (填:通“镇”,安定。) 之。请立诸子,唯 (唯:表示希望,敬词。) 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 (后属:后裔,后代。) 疏远,相攻击如 仇雠 (雠:“仇”的异体字,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 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 (公:公家的,国家的) 赋税重赏赐之,甚足 (足:能够, 可以) 易制。天下无异意 (异意:反对的势力与意图),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 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 (树兵:创设 引起战争的条件) 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 尉、监。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 (1) 根据材料,概括丞相绾和廷尉李斯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 4 分)
(2) 秦始皇采纳了哪一主张? (2 分)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6 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它以劳动集约为主…… (通过) 提高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充分挖掘土地增产潜力,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体措施 是把充分用地和积极养地紧密相结合。即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 (有条件的地方) 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的用地体系 的实现。
材料二 增加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办法是扩大耕地。为此,中国古代开展了“向山争地” “向水夺田”的斗争……战国时期,对丘陵、平地、低洼地三种类型的土地已有所利用。到 汉代,种植业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沼泽地已基本上垦辟治理为农田。汉以后,北方人口不 断向南方迁移,加上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使南方地区农田的垦辟扩大也出现了新形势。
——材料一、二摘编自《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成就》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6 分)
(2) 简述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6 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一 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 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 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袭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 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
—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
材料二 通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武帝先后收复河南地、河西走廊和漠南地区,解除了匈 奴对汉朝长期以来的威胁。西汉加强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与之相配合,朝 廷组织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饮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 置使者校尉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 梁。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
—摘编自钟银梅《论汉武帝时期的西北开发》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6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影响。(6 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 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 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 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 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 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 “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 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 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 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6 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4 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 分)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一上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一上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74,72,01,35,9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恒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宋代,时人曾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一上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一上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74,72,01,35,9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