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认识人民币|冀教版
展开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会说人民币的币值,会进行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3、形成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单位及其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人民币学具,装有人民币学具的方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马上要38妇女节了,小巧和小胖想去花鸟市场给妈妈买礼物,那买礼物要用到什么?
2、揭示课题:就是我国通用的货币,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一)人民币的分类
1、看,这些人民币是用什么做的?
2、老师帮你们整理一下,有的用纸做的,我们把它称为纸币;有的用金属做的,我们把它称为硬币。(板书:纸币,硬币)
(二)认识纸币
1、初步认识纸币
(1)先来看看纸币,他们都有什么?(有数,有文字)
(2)那这些人民币有没有不同之处呢?学生汇报不同点并小结(大小、颜色、图案等)
2、认识100元
(1)正面
A 那你们是怎么看出它是100元?(颜色,大小,数,文字)
B 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哪些?(毛主席、国徽、盲文、银行、编码)
(2)反面
A 从反面看,你怎么知道它是一张100元?
B 还有什么?(有数、YUAN、发行年份等)
C 100元的“元”指的是人民币的什么?(单位)(板书——单位:元)
3、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数,文字,颜色等认出100元。
4、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
(1)除了100元,你还能用刚刚的方法认识其他纸币吗?
(2)操作:一人说出纸币的面值,其他小朋友找出相应人民币
(3)这些纸币的单位都是?(元)
(三)认识硬币
1、接着我们看看硬币,谁能找出以元为单位的硬币?
2、除了元,你还发现还有什么单位?(角,分,板书)
3、说说硬币的面值并说出理由。
4、小结:大家真棒,认识了很多的人民币。
(四)练习一:猜一猜
看,小胖他把平时存的钱都拿出来买礼物,我们来猜一猜被钱包挡住的人民币的面值?(用手势表示)
1、粉色的100元(看数,颜色)
2、5角(看颜色)
3、10元(看文字)
(四)简单换算
1、1元=10角
(1)小胖准备给妈妈买一朵康乃馨,一枝康乃馨的价格是多少?(1元)
(2)小胖先从钱包拿出几角?(5角)又拿出了几角?(2角)现在有几角?(7角)
(3)小胖没有更多的1角了,这时,小巧给了小胖3角,现在小胖有几角?(10角)
(4)可以买价格为1元的康乃馨了吗?为什么?(因为1元=10角,板书)
(5)那么1元的康乃馨用硬币还可以怎么付?
A、2个5角:你是怎么想的?(2个5角是10角就是1元)
B、1个5角,5个1角:你是怎么想的?(5个1角是5角,2个5角是10角就是1元)
(6)既然1元=10角,那么3元=几角,5元呢?80角=几元?
2、1角=10分
(1)小胖想为康乃馨包装一下,他付了多少钱?(10分)
(2)那么你知道一张包装纸是多少角吗?你是怎么想的?(1角=10分,板书)
(3)既然1角=10分,那么6角=几分,7角呢?90分=几角?
3、练习二:换一换
小巧也带了一些钱,但是面值太大,所以她想去开心银行兑换人民币。
(1)5角和 个1角可以互换。(师举例、请生单独回答汇报)
(2)1元和 个5角可以互换。(打开数学书翻到第19页,完成练习,单独汇报)(3)5元和 张1元可以互换。
(4)10元和 张1元可以互换。
(5)20元和 张10元可以互换。
(6)50元和 张10元可以互换。
(7)100元和 张10元可以互换。
(8)100元和 张50元、 张20元和 张10元可以互换。(变式讲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 练习三:说一说
小巧换好人民币,来到花鸟市场,她想给妈妈买一束康乃馨,那一束康乃馨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
- 练习四:付一付
(1)花鸟市场还有很多的东西,你看到了什么?(仙人掌6元,花盆2元2角,鱼缸10元5角,向日葵60元)
(2)小巧带了一些人民币,她想买一盆仙人掌,该怎么付钱正好呢?(2人一组,展开讨论)(6个一元硬币/纸币,1张五元纸币和1个一元硬币/纸币)
(3)10元5角的付法,该怎么付钱正好呢?
四、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1)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德育教育:人民币就像我国的名片,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五、拓展视野,欣赏钱币
刚刚我学习的人民币,其实是第五套人民币,更早的还有第四套人民币,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不太常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更早的人民币。(播放视频:欣赏5套人民币)
六、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纸币 硬币
单位: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