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第1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第2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第3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第4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第5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第6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第7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课件第8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评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鱼龙”化石,“鱼龙”复原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围海造田,填海造陆,南美洲,板块张裂,书页受挤压变形,海陆的变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鱼龙”化石被发现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800米处,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为何被掩埋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呢?
    认识海陆变迁的原因,并能列举海陆变迁的实例。掌握“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运动学说”的主要内容。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震、火山和山脉、山系的形成原因。在图中正确填注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你知道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迁。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如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如填海造陆。
    人类活动引起的海陆变化
    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图2.13—图2.15是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请你解释原因。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图2.14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
    说明这些地区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而成为海洋。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图2.15 荷兰的围海大坝
    荷兰人围海造陆,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海陆变迁。
    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过去人们对此曾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论。
    图2.16 关于地球上海陆轮廓的争论
    观察世界地图,说说你的发现。
    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图2.17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对此,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图2.18 大陆的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理现象阅读图2.19和图2.20,并依据大陆漂移说,对图中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图2.19 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该图展示的是南美洲和非洲拼合后,古老地层存在相似性,说明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曾是相连的整体。
    图2.20 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
    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但却分布在两块大陆上,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知识存在于每时每刻每地,只要细心观察,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另外,也说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永无止境的。
    阅读课本41页材料: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一般来说,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
    图2.22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
    图2.23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的分布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图2.24 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
    1.读图2.24,对下列现象作出合理解释。(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导致红海不断扩张。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碰撞挤压,使得地中海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读图2.25,说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
    两大板块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
    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两大板块相互挤压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
    图2.25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示意(从海洋到高山)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 ①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靠近,使古地中海不断缩小;②两大板块继续靠近,相互挤压的力量使地面不断隆起;③两大板块相互挤压结合在一起,古地中海消失;④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古老地层古生物化石古老生物物种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 C.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和古河道遗迹
    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C.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相关课件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板块构造学说,相对运动,相向运动,碰撞挤压,张裂拉伸,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板块碰撞挤压,板块张裂拉伸,裂谷或海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壳的变动,填海造陆,东部海域,海平面的升降,魏格纳,板块交界,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习题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壳的变动,填海造陆,东部海域,海平面的升降,魏格纳,板块交界,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