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复习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顾全文内容内容,“攻”,“守”,统一天下,概括第5段主要内容,过秦论,艺术手法赏析,文言知识积累,字词正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段:崛起——秦孝公的故事(24年) (前361——前338)
秦王朝势力的崛起——雄心勃勃
2段:发展——五王的故事 (90年)
惠文王(前337——前331)
武王(前330——前307)
昭襄王(前306——前251)
孝文王(前250,仅3天)
庄襄王(前250——前247)
回顾:第2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所向披靡
如何使用反衬手法写抗秦力量的强大?
人才济济,十倍之地百万之众
逡巡不进从散约败割地赂秦
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已困矣
反衬出秦国的强大,诸侯国如此强大的阵容都被秦国打得落花流水,可见秦国的势力非同小可。这是从侧面来写秦国的强大,为后文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磅礴气势做了铺垫,由此可以看出,秦国统一六国已成定局。
前期:奋余烈,履至尊, 取百越,却匈奴
后期:焚百家,杀豪杰, 弱人民,严控制
设想: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实行暴政,暗含危机,铺垫“过秦”
回顾:第3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出身-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兵力-数百疲敝武器-斩木为兵
用意:写陈涉反衬起义影响之广泛和灭秦之轻易,与上文秦国的力量作对比,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回顾:第4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国力,天下非小弱地利,崤函自若也
地位非尊,武器非銛兵力非亢,战术非及
致万乘势,百又余年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用:突出了陈涉的农民起义军力量之弱。 反衬秦灭亡之易,为后文引出主旨作铺垫。
陈涉 < 九国 < 秦国 < 秦朝
一、构思奇特,结构整饬。
二、“极化”对比,雷霆万钧。
三、骈偶铺陈,错落有致。
《过秦论》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秦的过失给我们的启示:
人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
崤函( ) 法度( ) 既没( )膏腴( ) 合从 ( ) 宁越( )为之谋( ) 陈轸( ) 召滑( ) 翟景( ) 乐毅( ) 逡巡( ) 遗镞( ) 乘便( ) 鞭笞( )系颈( ) 蒙恬( ) 黔首( )隳名城( ) 锋镝( ) 践华为城( )劲弩( ) 瓮牖( )氓隶( )
中人( ) 墨翟( ) 猗顿( )蹑足( ) 行伍( ) 阡陌( )将数百之众( )景从( )且夫( )锄櫌( ) 棘矜( ) 铦( )钩戟( ) 长铩( ) 度长( )絜大( ) 量力( ) 万乘( )朝同列( ) 作难( )
合从缔交赢粮而景从百有余年矣陈利兵而谁何孝公既没外连衡而斗诸侯倔起阡陌之中
“从”通“纵”,合纵之策
“景”通“影”。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衡”通“横”, 连横之策
“倔”通“崛”,突出,突起。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黄河以西一带 今:河的西面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山东豪俊并起 古:崤山以东,即东方 今:指山东省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使船前进的工具以致天下之士 古:以,来;致,招纳 今:连词,表结果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古:以(之)为,把它设立为 今:认为才能不及中人 古:一般的人 今:中间介绍人,公证人
有包举宇内席卷天下囊括四海之意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包裹一样像席子一样像口袋一样像浮云一样 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南取汉中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百越之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对内,对外向南在北面向南,向西,向东,向南向南用破瓮用草绳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序八州而朝同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履至尊而制六合
称帝、称王招致、统治作窗户、系户枢 登上
外连横而斗诸侯序八州而朝同列 却匈奴七百余里约从离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争斗使…朝拜使…退却 使…离散 使…灭亡
逃走的士兵、败北的军队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尊贤而重士”因利乘便”非有仲尼、墨翟之贤,猗顿之富”
险固的地势有贤能的人有利(便利)的形势品德;财富
以()为桂林、象郡聚之()咸阳为天下笑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陈利兵而谁何。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铸以为今人十二
省略“之”省略“于”被动句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追亡逐北 北收要害之郡 将军战河北
因力乘便 因遗策 虎因喜,计之曰
以致天下之士 致万乘之势 而致千里
动词,丢失名词,逃兵使动,使…灭亡动词,逃跑动词,灭亡动词,死亡副词,通“无”,没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吞二周而亡诸侯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燕虽小国而后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河曲智叟亡以应
动词,制服动词,统率名词,规模动词,制作动词,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赵奢之朋制其兵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终岁不制衣则寒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名词,险固(地势)副词,牢固地动词,巩固形容词,固执副词,本来坚持、坚决
动词,丢失,损失名词,遗失的东西动词,遗留动词, wèi,送给动词,遗漏、忽略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路不拾遗蒙故业,因遗策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名词,制度动词,丈量,计算动词,同渡,越过动词, duó,考虑名词,尺码名词,限度名词,风度/常态量词,次、回动词,谱写/创制动词,推测/猜测
内立法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宁信度,无自信也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则物力必屈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一年一度秋风劲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翻译:然而陈涉(不过)是个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的贫家子弟,替人种田帮工的农民,又是个被征发的卒子。
翻译:(他)置身于戍卒的队伍中,突然兴起于田野之中。
翻译:于是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翻译:(可是)一个戍卒起事秦王朝就被毁掉了,(秦王子婴)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 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原因呢?
(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写他对外政策的句子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2)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用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4)贾谊在《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具体写到了秦用暴政措施压制并防止百姓反抗。
(5)《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6)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文中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8)文中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9)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第三单元11(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11.1 过秦论获奖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过秦论,《过秦论》,战国四公子,达到怎样的效果,看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了解陈涉之徒,第1段,崛起雄心勃勃,第2段,发展所向披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1.1 过秦论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