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学案
展开一、向光性的研究导致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1)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
eq \a\vs4\al(向光弯,曲生长) eq \a\vs4\al(不生长,不弯曲) eq \a\vs4\al(直立,生长) eq \a\vs4\al(向光弯,曲生长) eq \a\vs4\al(向光弯,曲生长)
分析:①和②对照说明:幼苗的向光性与幼苗尖端有关。
③④⑤对照说明:感光部位是苗尖端,而不是苗尖端下面。
(2)实验结论
苗尖端是感光部位。由弯曲的部位在苗尖端下面可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2.波森·詹森的实验
(1)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
向光弯曲生长 不生长不弯曲
(2)实验结论
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3.拜尔的实验
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
向放置苗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4.温特的实验
(1)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
温特大胆设想:将苗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其中的化学物质会扩散到琼脂块中,就可以用琼脂块代替苗尖。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⑤⑥,其设计意图是排除琼脂块本身的化学物质对苗尖端的影响。②与③④形成相互对照,可以说明幼苗的弯曲生长与琼脂块中的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有关。
(2)实验结论
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5.郭葛的发现: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一种称为吲哚乙酸的小分子有机物。
二、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1.生长素的生理功能
(1)从细胞水平看
①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伸长。
②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从器官水平看:作用于各种广义的生长现象。
①促进茎伸长;②促进地上部分向上生长;③促进不定根和侧根形成;④促进叶片生长和维管束分化;⑤促进果实生长;⑥促进种子发芽;⑦防止落叶落花落果等。
2.生长素的分布: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很少。
3.生长素的合成
(1)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
(2)来源: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4.生长素的运输
(1)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运输
①韧皮部运输属于自由扩散。
②木质部运输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2)生长素特有的极性运输
①概念: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与重力无关。
②方式:主动转运。
③部位:局限于胚芽鞘、幼茎、幼根的薄壁细胞之间的短距离单向运输。
三、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
1.两重性含义
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太高则会抑制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2.细胞年龄不同,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幼嫩细胞对生长素反应非常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
3.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也不一样,根最敏感,其最适浓度是10-10 ml/L左右;茎最不敏感,最适浓度是10-4 ml/L左右;芽居中,最适浓度在10-8 ml/L左右。
4.顶端优势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得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高,而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于是生长受到抑制。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长素是一种大分子有机物,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 )
2.达尔文父子实验证明有某种物质由尖端向下运输,并提出了化学物质假说。( )
3.云母和明胶对生长素的透过性不同。( )
4.波森·詹森分离得到某种化学物质,并证明了该化学物质的作用。( )
5.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
6.当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使其生长受抑制。( )
提示:1.×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
2.× 达尔文父子证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只是推测尖端可能有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
3.√ 云母不允许生长素透过,明胶允许生长素透过。
4.× 波森·詹森只是证明了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尖端向下运输,并未对该物质进行分离。温特通过琼脂块分离得到该物质,并对该物质的功能进行了研究。
5.× 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浓度要敏感些。
6.√
向光性的研究导致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相关实验的图解分析
2.旋转类规律总结
(1)盆和盒旋转类:植物总是弯向其相对静止的物体。
例如:盆转时植物独自运动,没有相对静止的物体,所以直立生长;盒转时植物相对光照是静止的,所以朝向光源生长;盆和盒都转时植物相对盒子(小孔)是静止的,绝大多数时间光照被盒子遮挡,不能照射到植物,光照只能从小孔方向照射过来(实质上是植物间断性的通过小孔接受光照),所以朝向小孔生长。
(2)旋转器水平旋转:旋转产生的向心力与地心引力同时影响植物生长素的分布,又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根将向着受到的离心力和地心引力的合力方向生长,而茎的生长方向与此合力方向相反。
(3)旋转器垂直旋转(植物横置):可抵消地心引力的影响,使生长素在向地侧与背地侧均匀分布,植物水平生长。
1.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使胚芽鞘向光弯曲
B.波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C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并没有证明“影响”是生长素,C错误。]
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D [①中由于胚芽鞘匀速旋转,使a、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故①直立生长;②向右弯曲生长;③直立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右弯曲生长;⑥不生长也不弯曲;⑦只有暗室内的幼苗旋转,受光均匀,直立生长;⑧装置整体旋转,光通过小孔,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所以向小孔方向弯曲生长。]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两看法”
注:(1)判断生长素的有无,一看有没有产生部位,二看有没有人为施加;
(2)尖端下部伸长区相当于生长素作用的“靶细胞”部位。
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
1.证明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的实验
(1)实验操作
a b c
(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3)实验结论: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
2.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
(1)实验操作
a
b
(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3)实验结论: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1.用图中数字符号表示出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尝试总结其运输有何规律。
提示:(1)①→② (2)④→③ (3)⑥→⑤
规律: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2.分析判断下列图中生长素横向运输的方向,并思考影响横向运输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1)①→② (2)③→④ ⑤→⑥ (3)⑦→⑧
规律:影响横向运输的因素有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
3.在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实验中,b组实验能否不改变胚芽鞘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的方向,而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和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颠倒位置?
提示:不能。将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和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颠倒位置,和a组实验比较,多了一个重力的变量。
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胚芽鞘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所以A、B两项错误。生长素的运输是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C项错误。据题干可知,a′组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上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下端连接茎,所以生长素可以向基部运输,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下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上端连接茎,故生长素不能向基部运输,因此胚芽鞘无弯曲生长,D项正确。]
(1)单侧光(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
(2)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因素很多,如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的位置等。
(3)生长素在琼脂块中的运输不是主动运输,而是扩散作用。
4.科学家做过如下的实验:a.把不含生长素的两个琼脂小块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b.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个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下端;c.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的实验。三个实验都用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接受块①②③④⑤⑥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含生长素比②多,③含生长素比④多
B.①含生长素比②少,⑤含生长素比⑥多
C.在③④⑤⑥小块中,⑤含生长素最多
D.③④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⑤⑥中多
D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使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①含生长素比②多。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且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过来运输,因此,③④中生长素含量相同,⑤⑥中不含生长素。]
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
1.生长素的作用方式
不催化细胞代谢,不为细胞提供能量,只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
2.作用特点的影响因素
(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
(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敏感程度为根>芽>茎。
(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3.(1)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表现为两重性。
①四个关键点含义:A点为较低浓度促进生长;B点促进作用最强;C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点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曲线段含义:
a.AB段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
b.BC段(不包括C点)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
c.CD段(不包括C点)表示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2)图2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
(3)图3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性强。
4.顶端优势
(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2)原因
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A→B,A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
②B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结合下图解释植物的根为何具有向地性。根的向地性是否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植物的茎背地生长是否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
提示: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D处浓度过高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而C处的浓度较低促进根的生长,充分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茎对生长素相对不敏感,B处生长素浓度大于A处生长素浓度,所以B侧促进作用大于A侧,没有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5.生长素是人们发现和研究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右图是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体地上部分生长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
B.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
D.由于④能够生长,因此该植物的生长没有体现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A [幼叶等部位也可合成生长素,A项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侧芽生长,B项错误;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④处距离顶芽较远,①合成的生长素运到④处的较少,C项错误;该植物顶芽①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说明该植物的生长体现了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D项错误。]
6.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如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一定小于b
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一定大于b
C.a~b与a~c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
D.a~d之间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B [由于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故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一定大于b,A错误,B正确;据图可知,a~b与a~c浓度不相同,但在最适浓度两侧,促进生长的速度可能相同,C错误;a~d之间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长,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D错误。]
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特点
(1)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为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从而使体积变大,而不是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下图中背光侧之所以长得快,就是因为其背光侧的细胞比向光侧“更伸长”。
(2)若生长慢的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于生长快的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作用特点,如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等。
(3)与“0”浓度(蒸馏水处理组)比较,生长慢于“0”浓度者表现为抑制作用,从而体现出作用特点,否则不能体现作用特点。就上图的坐标曲线模型而言,若作用曲线为负值(横轴以下,图中C点以下),则可体现作用特点。
甲图表示的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乙图表示的是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甲
乙
通过对甲坐标图的分析,利用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分析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的高低。通过对乙图的分析,理解不同生长素浓度促进效果可能相同,只要找出相应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就能形成模型与建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高浓度”“低浓度”界限的分析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
1.根据甲图中的曲线分析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的高低。(科学思维)
提示:根>芽>茎。
2.生长素的两重性可简单地理解成“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这里的“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界限指的是甲图中哪几个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科学思维)
提示:对根、芽和茎而言,“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界限分别是A′、B′和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3.甲图中A→A′的含义是不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科学思维)
提示:不是,A→A′的含义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根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4.根据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曲线表示植物的幼苗,其出现向光性时,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多少?(科学思维)
提示:大于m小于M。
(2)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多少?(科学思维)
提示:大于0小于m。
(3)若曲线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时,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多少?(科学思维)
提示:大于i。
[课堂小结]
1.在生长素的发现史上,1913年波森·詹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以检验达尔文父子所说的向下传递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证明生长素由胚芽鞘尖端向下传递
B.插有明胶块的幼苗发生向光弯曲证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
C.显微镜观察表明,弯曲部位背面细胞分裂速率快、数量多
D.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应设置去掉胚芽鞘尖端,仅放明胶块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
D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A错误;要证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一组的胚芽鞘尖端用不透光的金属小套遮挡,让其感受不到光,另一组的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金属小套遮挡,让其感受不到光,B错误;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不促进细胞分裂,故弯曲部位背面细胞较长,C错误;要使本实验更有说服力,还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即设置不放胚芽鞘尖端,仅放琼脂片或云母片的对照实验,排除琼脂片和云母片的影响,D正确。]
2.(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鲜的小青菜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高
B.自然萌发的黄豆芽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
C.猕猴桃果实中通常含有少量自身合成的萘乙酸
D.自然成熟的葡萄中不再含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B [新鲜的小青菜中脱落酸含量相对较低,A错误;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据此可推测自然萌发的黄豆芽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B正确;萘乙酸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自身合成的物质,C错误;自然成熟的葡萄中也会含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只是含量少而已,D错误。]
3.某同学进行了“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所用枝条要用不同种的植株枝条
B.用不同浓度2,4D处理的枝条比用蒸馏水处理的枝条生根更快
C.实验结果测量的指标只能用根的数量
D.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相同数量的侧芽
D [实验所用的枝条应来自同一植株,且长势相同的枝条,A错误;2,4D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的2,4D处理会抑制枝条生根,比蒸馏水处理的枝条生根慢,B错误;实验结果测量的指标可以是枝条上根的数量或枝条上根的总长度,C错误;每个枝条上侧芽的数量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D正确。]
4.(2021·福建高一期末)下图是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作用可以相同
B.ab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增强
C.bc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D.该曲线能够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 [由题图可知,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作用可以相同,A正确;ab段表明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增强,B正确;bc段仍位于横轴以上,仍表现为促进作用,只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减弱,C错误;题图曲线能够表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即其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5.(2021·江西南昌二中高二上月考)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
甲 乙
(1)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
(2)乙图中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a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________ml·L-1。
(3)在认识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去掉顶芽后,________________,于是抑制作用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解析] (1)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它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2)根的向地性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b侧为低浓度,促进生长,a侧为高浓度,抑制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10-8ml·L-1。(3)顶端优势是指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的现象,故在认识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农民会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是因为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的生长素来源受阻,浓度降低,于是抑制作用被解除,侧芽萌动、加快生长。(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 (1)吲哚乙酸(IAA) 色氨酸 (2)促进 大于10-8 (3)侧芽处的生长素来源受阻,浓度降低 (4)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1.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生长素的作用特点阐释生物学中适度与平衡观念,并运用这一观念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科学探究——通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遮盖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生长
暗箱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生长
插入类
①向右侧弯曲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生长
④向光生长
移植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左侧弯曲生长
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
旋转类
①向中央弯曲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开孔处弯曲生长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核 心 语 句 背 诵
1.从细胞水平看,生长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伸长。此外,生长素也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从器官水平看,生长素作用于各种广义的生长现象。
3.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很少。
4.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顶芽、幼叶和胚。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
5.在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其他激素和营养物质一样,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运输。另一种是生长素特有的极性运输。
6.生长素在调节植物生长时,其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即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太高则会抑制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生长素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植物激素调节的探索学案
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二节 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生命活动学案设计,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长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激素调节身体多种机能学案: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节 激素调节身体多种机能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激素调节内环境稳态,激素参与“应急”和“应激”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