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章第3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
展开第三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内容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学科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对比南北半球的气压中心的分布差异、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差异,从区域认知的角度认知地理事物,明确区域差异。 综合思维: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影响。 地理实践力:搜集资料,确定典型地区,判断受其影响的气压带或风带。 | [知识体系导图] |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❶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三圈环流
2.气压带
(1)概念: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气温和气流的运动情况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气压区域大致上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称为气压带。 ❷
(2)七个气压带
填写气压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和B′副热带高气压带,C和C′副极地低气压带,D和D′极地高气压带。
3.风带
(1)概念:地球近地面七个气压带之间,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区形成了呈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带。
(2)填写风带名称
①低纬度地区:a.东北信风带,d.东南信风带。
②中纬度地区:b.盛行西风带(西南风),e.盛行西风带(西北风)。 ❸
③高纬度地区:c.极地东风带(东北风),f.极地东风带(东南风)。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❹
(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气压带 | 形成的气候类型 | 气候特征 | 植被景观 |
全年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 热带雨林气候 | 全年高温多雨 | 热带雨林景观 |
全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 | 热带沙漠气候 | 全年炎热干燥 | 热带荒漠景观 ❺ |
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 | 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
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 冰原或者苔原气候 | 酷寒干燥 | 寒带冰原或者苔原景观 |
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1)信风:信风控制的地区,气候干燥,多荒漠景观。
如果信风经过广阔的海洋和暖流,形成湿润的气候;若信风遇到高大山地阻挡,会因地形抬升而形成丰沛的降水,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雨林景观。
(2)西风:西风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欧洲西部。
(3)极地东风:极地东风控制的地区,形成苔原气候与景观。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
三、季风与季风气候
1.季风的形成
(1)高低气压中心
①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切断,这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②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
③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⑤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占绝对优势,地表相对均匀,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高低气压中心,最显著的影响——亚洲东部季风的形成 ❽
冬季:亚洲高压与阿留申低压、赤道低压之间,形成偏北风。
夏季:海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太平洋气流吹向陆地,形成东南风。 ❾
(3)季风的成因
①主要原因——海陆热力差异
太平洋与亚欧大陆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东部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当然青藏高原的隆升也加强了亚洲的季风。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2.季风气候
❶气压带形成的两种类型
(1)热力型: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②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②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❷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度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❸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低压相间分布。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❹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移动幅度大约是10°。
❺荒漠:通常指由于降水少或蒸发量大而引起的气候干燥、植被贫乏、环境荒凉之地。
❻稀树草原具有旱生特征,草原上大部分为禾本科草类;一般高1~3米;草原上散布独生或簇生的乔木,其叶小而硬,树枝很厚,树干粗大,可贮存大量水分。
❼常绿硬叶林植被特点:叶片常绿坚硬,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少雨的气候。
❽简图法示意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❾我国东南地区为何能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我国东南地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风和台风都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降水。
南亚夏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但仍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南亚、中南半岛附近,南半球没有这两种气候。
考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020·江苏高考)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
【获取信息】
①7月,南半球西风带位置偏北。
②航线西段纬度较低。
③7月份该海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尝试解答】B 解析:7月份→太阳直射点移至最北点附近→南半球西风带位置靠北→为避免逆风逆水航行→西段航线北移。西段航线纬度较低→不会出现南极冰山。7月,该海域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热带风暴较少。
三步法突破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
第一步,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
第二步,抓“分布”——突破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
(1)记忆——看纬度位置
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辨别——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第三步,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气压带、风带 | 气候类型 | 气候特点 |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热带雨林气候 | 终年高温多雨 |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 热带沙漠气候 |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 极地气候 |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全年温和湿润 |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气压带、风带 | 气候类型 | 气候特点 |
赤道低气压带 | 热带草原气候 | 高温多雨,为湿季 |
信风带 | 高温少雨,为干季 | |
西风带 | 地中海气候 | 冬季温和多雨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夏季炎热干燥 |
(2020·聊城模拟)读图,完成1、2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1.D 2.B 解析:第1题,结合纬度位置判断,甲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北半球是冬季;图中0°~10°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北风;10°~20°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北风;20°~30°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主要盛行下沉气流;30°~40°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南风。第2题,根据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乙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是夏季;结合上题分析,甲表示1月份、冬季,乙表示7月份、夏季。
(2020·济南模拟)热带辐合带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月为( )
A.7月 B.10 月
C.1 月 D.3月
4.图中虚线框架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原因可能是( )
A.寒流降温减湿 B.地势高,气压低
C.阳坡受热增温 D.季风势力较强
3.C 4.C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此时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说明是北半球冬季,该月为1月份,C项正确。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热带辐合带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其所在地区气温高,气流上升,为赤道低气压带,并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发生变化。图示为1月份,北半球冬季,但虚线框架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说明其温度较高。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图中虚线框范围沿岸是几内亚暖流经过, A错误;非洲东部为东非高原,该处地势比东部低,B错误;图示虚线框范围内地区不受季风影响,D错误;结合题右图可知,虚线框范围为地势北高南低的陆地,阳坡受热增温快于南部的海洋,因此形成高温区,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C项正确。
考点二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2018·北京高考)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推断(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获取信息】
①北极上空俯视图、北京及甲地的地理位置。
②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尝试解答】(1)B (2)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北京的西北方向存在高压中心,因此北京的风向应为偏西北;甲地为强低压中心,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极地气压值在1 020百帕左右,并不是最高;热带太平洋洋面的气压仅比陆地上的气压稍低,不会生成台风。第(2)题,据图可知,(50°N,90°E)附近形成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强盛,北太平洋为低压中心,因此该日最接近冬至。
(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 东亚季风 | 南亚季风 | |||
季节 | 冬季 | 夏季 | 冬季 | 夏季 | |
风向 | 西北风 | 东南风 | 东北风 | 西南风 | |
源地 | 蒙古、西伯利亚 | 太平洋 | 蒙古、西伯利亚 | 印度洋 | |
成因 | 海陆的热力差异 | 海陆的热力差异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
性质 | 寒冷干燥 | 温暖湿润 | 温暖干燥 | 高温高湿 | |
比较 |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 |||
分布 |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 | |||
对农业的影响 | 有利 | 雨热同期 | |||
不利 | 旱涝、寒潮等灾害 | 旱涝灾害 | |||
(2020·浙江模拟)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的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1、2题。
1.甲地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
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1.C 2.D 解析:第1题,图示北极为中心,结合图示经纬度可知,甲在亚欧大陆北部,高压中心北侧,应是西伯利亚高压北侧;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甲地盛行西南风。第2题,乙在北太平洋上,冬季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020·芜湖模拟)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甲图表示多年平均情况,乙图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3~5题。
3.从多年平均状况看,40°N附近冬季风影响时间为( )
A.3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4.从多年平均状况看,50°N风力最小的时间是( )
A.4月 B.5月
C.7月 D.11月
5.乙图年份,我国主要表现为( )
A.冬季气温偏高
B.夏季气温偏高
C.降水南涝北旱
D.降水南旱北涝
3.C 4.B 5.C 解析:第3题,从甲图中多年平均状况可以看出,正值表示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大于0,盛行冬季风。在甲图中40°N处做水平线,与图示气压梯度等值线相交,从与气压梯度值为0的线交点做垂线与横轴相交,可以判断,40°N附近冬季风影响时间为1—3月和9—12月,共约7个月,C对。第4题,与上题相似,在甲图中50°N处做水平线,从与气压梯度值为0的交点做垂线。从多年平均状况看,50°N风力最小的时间是5月,气压梯度为0,风力最小,B对。第5题,根据乙图所示气压梯度分布,夏季气压梯度值较小,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雨带到达北方时间晚,在南方滞留时间长,我国主要表现为降水南涝北旱。
从古代的帆船时代,到现代的动力巨轮,在航行过程中,风向和天气,始终带来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利用大气环流,是海洋航行面对的一大问题。
【探究思路】
[探究思路一] 几百年前的北大西洋航行
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风不经常来这儿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们,使他们不得不整星期地等候着顺风的到来。那时候,帆船除了装载货物外,还需要装运许多马匹,因为美洲大陆在被发现前,那儿没有马。随着时间的流逝,马匹会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而马肉又吃不掉,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马抛入大海给鱼吃。因此,人们把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如下图。
[问题]
1.“马纬度”属于哪个气压带或风带?(区域认知)
提示:副热带高气压带。
2.该气压带或风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
提示:赤道上空和副极地上空来的气流堆积下沉形成。
[探究思路二] 现代繁忙的北大西洋航线
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的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世界上有约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如下图。
[问题]
1.从哪个大洲出发的轮船可以利用图示区域的盛行风?在哪一风带航行?(区域认知)
提示:北美洲。在西风带中航行。
2.为合理利用大气环流,且尽快返回,最好沿图示航线的北部还是南部返回?为什么?(综合思维)
提示:南部。受西风影响小,接近副热带高气压带,速度快。
[探究思路三] 大气环流对航行的影响
航海活动与海洋水文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密切。海洋各种水文气象要素,如风、洋流、冰、雾、温度、湿度和盐度等,对船舶操作和货物运输安全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海洋环境、加强海上安全保障、提高海洋运营经济效益及促进日益兴旺的海洋开发活动,都是极其重要的。
[问题]
1.大气环流主要通过哪些方面影响航行?(人地协调观)
提示:风向、降水等。
2.你认为在海洋航行中应如何合理利用大气环流?(人地协调观)
提示:尽量做到顺风航行;规避风浪、雾天等较多的海域等。
【研究结论】
大气环流主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在气压带控制海域(如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等)风浪较小,对古代风力航行造成不利影响,但对现代航行影响不大;在风带(如信风带、西风带等)和季风环流控制海域,风浪较大,要考虑风向、风力大小对航行的影响。
【案例应用】
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完成下题。
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在夏半年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差异并说明原因。
解析:根据纬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夏半年N渔场仍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浪大。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答案:N渔场条件差,M渔场条件好。夏半年N渔场盛行西风,风浪较大;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含解析),共3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5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5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4节气压带和风带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4节气压带和风带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气压带,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季风环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