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第1页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第2页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地海拔为1 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❶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地形部位及特点

    三、绘制地形剖面图 ❺
    1.含义: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形起伏状况。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1)连剖面线:图中AB线。
    (2)建坐标系: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3)判断海拔:起止点、最高点、最低点等。
    图中A点为起点,海拔为200米,B点为终点,海拔为200米;C点为最高点,海拔为500~600米。
    (4)画坐标点:将图中重要点准确画在坐标图中。(略)
    (5)连平滑线:将各点连接成平滑的曲线。(略)
    ❶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我国1987年规定将青岛验潮站1952年1月1日-1979年12月31日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的起算面。
    ❷山区地形复杂,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可以划分为山谷、山脊、鞍部、山顶、陡崖、山坡等不同的地形类型。
    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确定不同地点的海拔,计算不同地点的相对高度;判断不同的地形及其分布、地势起伏情况等。
    ❸山峰的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与盆地相反。
    ❹填图绘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虚线及箭头绘出坡面径流的方向。
    提示:坡面径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垂直,并由高处流向低处。
    ❺地形剖面图判读的“先粗后细”
    ①“粗”: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山峰、鞍部、陡崖等)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②“细”:细看起止点、最高点、最低点等关键点的高度与剖面图中高度是否一致。
    ③特别注意高度相同点之间、河流经过点的绘制。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20·山东等级考)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 200 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如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获取信息】
    ①“魔鬼营地”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
    ②图中甲地三面地势较高,乙地位于鞍部,丙地和丁地位于山脊。
    【尝试解答】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魔鬼营地”的特点是空气流通不畅,根据图中高度表判断,甲地位于山谷等高线低值区,地形为低洼地,空气流通不畅,A正确。乙地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地形为鞍部,丙地和丁地位于海拔高值区,地形为山脊,空气流通都比较好,B、C、D错误。
    根据海拔和等高线分布判断地形类型
    闭合等值线的判读
    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如下图中200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点相对高度和温差的方法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高度(海拔),根据公式H相=H高-H低,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根据对流层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0.6 ℃/100 m)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1)估算方法: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连续递增或递减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ΔH<(n+1)d。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 m,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 m<ΔH<400 m。
    3.计算陡崖高度的方法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 m。读图,完成1、2题。
    1.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2.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 m B.178 m C.220 m D.255 m
    1.B 2.C 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林木密集区只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山谷地带。第2题,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区域内等高线条数为7条,等高距为30 m,所以相对高度范围为180~240 m,最大高差应接近240 m。
    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A.500 mB.550 m
    C.600 mD.650 m
    4.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3.B 4.D 解析:第3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为900~950 m,最低点海拔为350~400 m,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 m,故B正确。第4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2”说明寺庙面积较大。图中丁处为闭合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且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考点二 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018·江苏高考)“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甲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乙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乙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获取信息】
    ①“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说明地坑院位于地平线以下。
    ②图中甲、乙、丙处等高线稠密,丁处等高线稀疏。
    【尝试解答】(1)D (2)A 解析:第(1)题,从图甲中地坑院的景观图可知其建在地势平坦的地区,图乙中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符合要求,甲、乙、丙地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不适合修建。第(2)题,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在进行开发时,应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而不是大规模开发,以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或使得“活化石”得不到保护。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
    1.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和疏密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2)判断河流流向、流域面积及水库储水面积
    2.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合理安排人类活动
    1.选点
    2.选线
    3.选面
    (2021·天津模拟)图Ⅰ为318国道某路段及其附近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复杂的路况和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自行车骑行者到此挑战艰险。图Ⅱ为某骑行者拍摄的照片。根据材料,完成1、2题。
    图Ⅰ
    图Ⅱ
    1.该骑行者拍摄照片时, 所处的位置及拍摄方向分别是( )
    A.甲 西南B.乙 东南
    C.丙 东北D.丁 正东
    2.骑行者从甲地至丁地,对骑行沿途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沿途可见漫山遍野常绿林
    B.甲—乙段沿途可看到怒江
    C.乙—丙段为下坡,弯道较多
    D.丙—丁段为上坡,坡度较陡
    1.A 2.C 解析:第1题,从“某骑行者拍摄的照片”景观图的视角分析可知,骑行者从侧面高处俯看到前方山坡上呈“之”字形的国道且前方出现“山峰”,说明骑行者所处位置比“之”字形的国道海拔高,位于“之”字形国道所在山坡的侧面,并且能看到“山峰”,即图Ⅰ中等高线闭合区。由图Ⅰ等高线地形图及其指向标可以看出,甲位于等高线由高值凸向低值的山脊处,海拔高,向西南方可见“之”字形国道及等高线闭合的山峰,A正确;乙位于“之”字形国道所在山坡的顶部,向东南只可见低处的“之”字形国道,看不到山峰,不符合照片所示特征, B错误;图中显示,丙向东北看不到“之”字形国道及山峰,C错误;丁向正东有山脊阻挡,看不到“之”字形国道及山峰,D错误。第2题,由图Ⅰ中“怒江”“往拉萨方向”及等高线所示海拔在3 000 m到4 400 m,即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区,而骑行线路是由海拔4 400 m至怒江河谷的海拔3 000 m,沿途海拔高、气温低,地势起伏大、气温差异大,故沿途不可能见到漫山遍野常绿林,A错误;甲—乙段与怒江之间有山脊和山峰的阻挡,看不到怒江,B错误;根据等高线数值,乙地海拔高于丙地,故乙—丙为下坡路段,从图中道路弯曲形状可知此段道路曲折,故乙—丙段为下坡,弯道较多,C正确;根据等高线数值可知,丙—丁段为下坡,且沿途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平缓,D错误。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a、b溪流或水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60 m
    B.a由北向南流
    C.b可能是一条人工水渠
    D.a注入b
    4.暴雨发生时,甲、乙、丙、丁中最易被侵蚀的地点及原因是( )
    A.甲地 凹岸B.乙地 凸岸
    C.丙地 凹岸D.丁地 凸岸
    3.C 4.C 解析:第3题,图示等高距为20 m,a河段区间海拔高差为20~60 m;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a河由东南向西北流;b河没有穿过等高线,其两侧高度一致,可能是人工水渠;a由东南向西北流,是干渠的支流,不会注入干渠。第4题,甲、乙、丙、丁四地中,只有丙在曲流处,暴雨发生时,直流排水较快,而曲流处排水不畅;凹岸最易被侵蚀,凸岸主要受堆积作用影响。
    考点三 地形剖面图绘制及判读
    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下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获取信息】
    ①等高距为100米。
    ②甲处海拔为400~500米,乙处海拔为300~400米。
    【尝试解答】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位于小山顶上,依次经过了一个山谷的顶部、一个山脊和一个低地,低地中又出现了一个高于300 m的高地,然后在一个山脊的坡上到达乙地,全程最低处海拔为200 m,对照选项中四个图的剖面线起伏状况,可判断出C项正确。
    绘制地形剖面图
    不同地形的剖面示意图
    应用剖面图解决通视问题
    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做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如图所示: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判断。从坡顶到坡底,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通视;从坡顶至坡底,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通视。
    (2)根据是否穿越沟谷判断。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之后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完成1、2题。
    1.上面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中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B.②和③
    C.①和④D.②和④
    2.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 m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B.两个岛
    C.三个岛D.无岛
    1.D 2.D 解析:第1题,AB与MN的交点为鞍部。AB线大致是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高点,故选②;MN线大致是沿山脊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第2题,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 m时,集水区域内部没有高于150 m的陆地,则不可能出现岛屿。
    【典题示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为“蓉欧快铁”部分运行线路等高线地形图。
    描述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解析: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和地势特点三个方面描述,结合图中等高线特点可知,该地甲区域海拔大多在1 500m以上,地表起伏大,以山地、高原为主;西南高,东北低。
    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答题模版】
    地形特征描述的答题规范
    【案例应用】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解析: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及河流的流向可知,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起伏较大,且南高北低;北侧以高原为主,起伏较小,地势较低,且北高南低。
    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地理必备考点]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
    2.等高(深)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学科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区域特征的判读。
    人地协调观:掌握等高线的计算和判读方法,从人地关系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地理实践力:观察不同的地形,体会不同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当中的表达。
    [知识体系导图]
    图中字母
    地形
    等高线特点
    A
    山峰
    闭合,数值由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❸
    B
    山谷
    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❹
    C
    山脊
    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个山峰和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计算公式
    实例
    陡崖崖
    顶的绝
    对高度
    H大≤H顶(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d为等高距)
    图中崖顶为400 m≤H顶<500 m
    陡崖崖
    底的绝
    对高度
    H小-d(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d为等高距)
    图中崖底为0 陡崖的
    相对
    高度
    (n-1)d≤ΔH<(n+1)d
    (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 m≤ΔH<500 m
    判断
    水系
    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判断
    水文
    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判断流向
    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判断流域
    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判断水库
    储水面积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
    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分析
    判断
    气候差异
    气温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光照差异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水库建设
    坝址
    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
    库区
    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需考虑移民、占用耕地及生态环境等因素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宿营地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落水造成伤害;避开山顶,以防大风及夜晚低温;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公路、
    铁路线
    一般情况,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路程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少量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尽量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例如下图,从A处修公路到C处,经过B处坡度较缓,施工较易;而经过D处则坡度较陡,施工不易,增加建设费用,故应选择图中的虚线线路
    引水
    线路
    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
    管线
    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类型
    区位要求
    农业生
    产布局
    海拔较低且等高线稀疏的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海拔较高且等高线密集的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工业区
    布局
    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平坦开阔处,节省建设投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聚落
    布局
    宜选在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高于洪水位的向阳地带,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流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山区聚落规模小、数量少;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地形
    地形类型
    以××(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
    地形分布
    ××(地形类型)分布于××(方位)
    地势
    地势高(低);××(方位)高,××(方位)低[或自××(方位)向××(方位)升高(降低)]
    地形平坦(崎岖)或地势起伏大(小)
    海岸线
    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广布)、冰川地貌发育(广布)

    相关学案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1.2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的地理效应(学案)-(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1.2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的地理效应(学案)-(新高考专用),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讲 等高线地形图(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3讲 等高线地形图(含解析),共3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2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