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 5.2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2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必修一 5.2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2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有关的内容要求是: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教学提示建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通过本节的探究性学习实践,能够掌握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的方法,进一步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变化的技能,并能将这些方法和技能应用于其他的探究活动。学业要求在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能够认识物质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对ATP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的学习,认同ATP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2.通过对ATP和ADP相互转化进行模型构建,能归纳、概述ATP形成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及意义
3.通过对生活实例的讨论分析,能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采用探究分析教学模式,围绕“ATP的结构和功能”展开讨论与学习,初步建立生物学的物质和能量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相关内容的资料分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习任务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 【视频播放】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体会诗中流萤的情境。 针对萤火虫的发光机理让学生质疑。 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 观看视频,谈体会。 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质疑,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
理解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 【指导分析】列出ATP的分子,利用所给PPT材料,构建ATP的结构模型 【布置任务】列表总结上述实验中的变量以及变量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观察ATP的化学结构图,利用图片材料,构建ATP的结构模型 | 学生通过模型构建,加深对ATP分子结构的理解。 |
理解“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 讲解:指出学生ATP结构模型图中忘记画化学键,加上“~”,联系物理知识解释高能键:ATP中的磷酸基团带有负电荷,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因此将3个同带负电的磷酸基团压缩在一起,必须消耗能量才能克服磷酸基团间的斥力。 将AMP逐渐转变成ATP,进而介绍A-P~P~P简式。 【过渡】储存在ATP高能键中的能量是如何被释放的呢?将高能键类比成压缩的弹簧将压缩的弹簧松手即高能键断裂,提问在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
| 学生理解AMP、ADP 、ATP之间的关系。 AMP:腺苷一磷酸。 ADP:腺苷二磷酸 ATP:腺苷三磷酸 思考以下问题:(1)构成ATP的化学元素有哪些?(2)ATP结构简式中的A、T、P分别代表什么?如何区分腺嘌呤和腺苷? 学生思考并分析ATP是一种高能化合物的原因。 | 巩固学生对ATP基本结构的认识。 通过类比,ATP就如同一个被压缩了的弹簧,分子内部是会储存能量的。借此使学生认同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初步形成物质的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观念。 |
认识“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 | 【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利用构建的ATP、ADP结构模型,尝试写出ATP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指导学生交流。 | 围绕思考题进行ATP水解的模拟:ADP+Pi+能量
通过进一步思考可知ATP在分解的同时,还在源源不断的合成。学生理解合成ATP需要的原料。 |
形成结构决定功能的生命观念。
学生认同ATP与ADP可以快速相互转化ATP也不会在体内大量储存而导致浪费。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明白这对于构成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ATP的利用 | 【组织活动】结合课本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回答:ATP水解后可用于哪些生命活动?展示:主动运输的视频或动画;吸能反应、放能反应与ATP水解、ATP的合成的联系。 | 阅读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列举ATP的利用 | 认识生命的复杂性 |
总结提升 | 【布置任务】分析教材上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ATP的合成
| 学生从能量来源与用 | 帮助学生认识ATP水解与合成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形成“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代谢的动力”的物质和能量观。 |
迁移应用 | 【进一步探究】引导学生利用新知,开展新的课题研究“ATP是不是兴奋剂?”;氰化钾中毒后人在36min内就会因缺少能量而心脏停跳,呼吸麻痹而死,推测氰化钾致人死亡的原理,查找资料验证并且提出有效的急救方法。 | 学生课后完成 | 尝试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并利用所学知识,对各种生物学现象进行理性的解释。 |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实例,理解ATP的利用,54kJ,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