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通用版)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 (含详解)
(通用版)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15《三角恒等变换》(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15《三角恒等变换》(含详解),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常用变形,常见的角的变换,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5 三角恒等变换
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2)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
(3)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一、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
(2):
(3):
(4):
(5):
(6):
2.二倍角公式
(1):
(2):
(3):
3.公式的常用变形
(1);
(2)降幂公式:;;
(3)升幂公式:;;;
(4)辅助角公式:,其中,
二、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半角公式
(1)
(2)
(3)
【注】此公式不用死记硬背,可由二倍角公式推导而来,如下图:
2.公式的常见变形(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1)积化和差公式:
;
;
;
.
(2)和差化积公式:
;
;
;
.
考向一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1.化简原则
(1)一看角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进行合理的拆分,正确使用公式;
(2)二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差异,确定使用的公式,常见的有“切化弦”;
(3)三看结构特征,找到变形的方向,常见的有“遇到分式要通分”,“遇到根式一般要升幂”等.
2.化简要求
(1)使三角函数式的项数最少、次数最低、角与函数名称的种类最少;
(2)式子中的分母尽量不含根号.
3.化简方法
(1)切化弦;
(2)异名化同名;
(3)异角化同角;
(4)降幂或升幂.
典例1 化简:.
【解析】原式.
【方法技巧】(1)三角化简的常用方法:异名三角函数化为同名三角函数,异角化为同角,异次化为同次,切化弦,特殊值与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互化.
(2)三角化简的标准:三角函数名称尽量少,次数尽量低,最好不含分母,能求值的尽量求值.
(3)在化简时要注意角的取值范围.
1.化简
A. B.
C. D.
考向二 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
1.给角求值
给角求值中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从表面上来看是很难的,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非特殊角与特殊角之间总有一定的关系.解题时,要利用观察得到的关系,结合公式将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从而得解.
2.给值求值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式的值的一般思路:
(1)先化简所求式子.
(2)观察已知条件与所求式子之间的联系(从三角函数名及角入手).
(3)将已知条件代入所求式子,化简求值.
3.给值求角
通过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在选取函数时,有以下原则:
(1)已知正切函数值,则选正切函数.
(2)已知正、余弦函数值,则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则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围是(0,π),则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则选正弦较好.
4.常见的角的变换
(1)已知角表示未知角
例如:,,
,,,.
(2)互余与互补关系
例如:,.
(3)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
例如:15°=45°−30°,75°=45°+30°.
典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1)cos+cos-2sincos;
(2)sin 138°-cos 12°+sin 54°.
【解析】(1)cos+cos-2sincos=coscos=2coscoscos=coscos=0.
(2)sin 138°-cos 12°+sin 54°=sin 42°-cos 12°+sin 54°=sin 42°-sin 78°+sin 54°=-2cos 60°sin 18°+sin 54°=
sin 54°-sin 18°=2cos 36°sin 18°=====.
【名师点睛】“给角求值”,一般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观察发现题中的角与特殊角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如和或差为特殊角,必要时运用诱导公式.
2.
A.1 B.2
C.3 D.4
典例3 已知tan(α−β)=,tan β=,且α,β∈(0,π),则2α−β=
A. B.
C. D.或
【答案】C
【解析】因为tan 2(α−β)=,
所以tan(2α−β)=tan[2(α−β)+β]==1.
又tan α=tan[(α−β)+β]=,
又α∈(0,π),所以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48《推理与证明》(含详解),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演绎推理,A4纸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纸规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47《算法初步》(含详解),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基本算法语句,循环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数学(文数)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过关练习37《双曲线》(含详解),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