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测试卷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每当夜间pí倦,正想偷lǎn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pí倦( ) 偷lǎn( ) 瞥见( ) 深恶( )痛疾
(2)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抑扬顿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深恶痛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人格就像人身上的“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却有不可________的力量,譬如磁力之于磁体,是一呼百应的号召力、________的吸引力、________的感染力。
A.忽视 潜移默化 凝心聚力B.轻视 潜移默化 凝心聚力
C.忽视 凝心聚力 潜移默化 D.轻视 凝心聚力 潜移默化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他们将在奥运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朱自清等人的著作,还有《新青年》《语丝》《新月》等杂志。
D.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5.古诗文默写。(7分)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俯仰两种视角,写出了月夜与云霞的美丽。
(6)《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以下摘编自《红星照耀中国》的三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我记得上海的工厂里,小小的男女童工一天坐在那里或站在那里要干十二三个小时的活,下了班筋疲力尽地就躺倒在他们的床——机器下面铺的脏被子——上睡着了。
材料二:他们说,他们每天洗手、洗脸三次,可他们总是脏,经常流着鼻涕,他们常常用袖子揩,露着牙齿笑。虽然这样,但世界是他们的:他们吃得饱,每人有一条毯子……
材料三: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我深入苏区以后,就在这些脸颊红彤彤的“红小鬼”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1)材料中的“红小鬼”在红军中的正式称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你发现他们成为“红小鬼”后有了哪些变化?(4分)
7.某校开展了以“网络诚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来完成以下任务。(6分)
(1)请你为该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2)校团委决定举办一场“网络诚信伴我行”的演讲比赛,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观看。团委干事就此发了一则通知,请你从格式和内容两方面找出其中的问题。(2分)
通 知
我校“网络诚信伴我行”演讲比赛将在学校报告厅举行。请全体八年级学生届时以班级为单位前往观看。
2020年1月8日
××中学团委
(3)在以“网络诚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有的讲诚信小故事,有的进行诚信诗歌朗诵,有的推荐诚信名言……你作为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结束语。(2分)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千尺,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古来共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时俱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10.【甲】文结尾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2分)
11.【甲】【乙】两文在写景手法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①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儿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做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儿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我晓得我应当去学门手艺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有删改)
【注释】①铜活:此处指器物上各种铜制的物件。
1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3分)
13.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2分)
14.【审美鉴赏】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4分)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5.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感悟不超过60字)(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悬崖边的树
林清玄
我读初中的时候,成绩不好。由于对课外书及美术的热爱,我的初中生活一直过得迷迷糊糊,好像一转眼就升上初三了。
就在初三刚开始不久,父亲把我叫去,说:“像你这样的成绩,我的脸都被你丢尽了。我看你初中毕业不要去高雄参加联考了,你去台南考。”我当场怔在那里,因为在我居住的乡镇,所有的孩子都是参加高雄联考,去台南考试,无疑就是放逐,连在乡镇里的旗美高中也不能考了。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自己一个人跑到台南去考高中,放榜的时候发现考上了一个从未听说过的高中——私立瀛海高中。
瀛海高中刚成立不久,是超迷你的学校,每一年级只有三个班,整个高中加起来只有三百多人。学校在盐分地带,几乎可以用“寸草不生”来形容。土地因为盐分过高,一片灰白色。学校独立于郊野,四面都是蔗田和稻田。记得入学注册时是爸爸陪我去的,他看到那么简陋的校舍和荒凉的景色,大吃一惊,非常讶异地问我:“你怎么会考上这种学校?”
由于学生很少,大部分的学生都住校,我也开始了离家的生活。住在学校时认识了许多死党,加上无人管教,我的心就像鸟飞出笼子一样,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课外书、画画和写文章。每到假日,我就跑到台南市去看电影、逛书店。我的高中生活大致是快乐的,除了功课以外。学校的功课日渐令我厌烦,赤字一天一天增加,到高一结束时,有一大半的功课都是补考才通过的。这时,我暗暗地准备辍学或转学,当我把这想法告诉爸爸,他气得好几天不和我说话。有一天,他终于开口了:“你再读一学期,真的不行,再转回来吧!”
升入高二,我们换了导师,是一位七十岁的老头儿,听说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因为在省中退休,转到私校来教。他就是后来彻底改造我的王雨苍老师。
开学不久,他叫我去他家包饺子,然后告诉我:“你在报纸上的文章我看过,写得真不错。”这是第一位确定那些文章的作者是我的老师,以前的老师都以为只是同名同姓的人。然后,王老师告诉我,他从事教育工作快五十年了,学生的素质他差不多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他之所以退而不休,转到私立学校教书,不只是因为兴趣,也是为了寻找沧海遗珠。吃完师母的饺子,告辞的时候,王老师搂着我的肩膀说:“你有什么想法,随时可以来找老师谈谈。林清玄,你不要自暴自弃呀!”我从未被老师如此感性地对待,当场就红了眼睛。
接下来就像变魔术一样,我把一部分的心力用在课业上,功课虽然不好,也还在及格边缘。由于王老师的鼓励,我把大部分心力用在写作上,不仅作品陆续发表在报纸杂志上,还连续两次得到全台南市中学作文比赛的第一名。这使我加强了对自己的信心,也更坚定了日后的写作之路。不管是写作文还是周记,或是发表在报上的文章,王雨苍老师总是仔细斟酌、修改,与我热心讨论,使我在升学至上的压力中还有喘息的空间。渴望成为作家的梦想,在我的高中生活中,犹如大海里的浮木,使我不致没顶。王老师则是和我一起坐在浮木上的人,并且帮我调整了浮木的方向。在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不再对前途畏惧了,虽然大学的考试一直不顺利,但是我知道,我的写作不会再被动摇了。
一直到现在,我只要想起中学生活,王雨苍老师那高大的身影、红润的双颊就会在眼前浮现,想到他最常对我说的:“你一定会成功的,不要自暴自弃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王老师寻找的沧海遗珠,但我知道好老师正如同悬崖边的树,能挡住那些失足坠落的学生。
现在时空遥隔了,老师的魂魄已远,但我仿佛看到在最陡峭的悬崖边,还长着翠绿的大树。
(选文有改动)
16.简述王雨苍老师改造“我”的经过。(4分)
17.你认为王雨苍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写父亲有何作用。(4分)
19.简要分析以“悬崖边的树”为题的妙处。(3分)
三、写作(50分)
20.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及要求: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语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1)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2)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情感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疲 懒 piē wù
(2)①(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②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2.C
3.B A.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开展”。C.语序不当,将“读者”“深受”调换位置。D.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
4.C
5.(1)长歌怀采薇 (2)日暮乡关何处是
(3)征蓬出汉塞 (4)谁家新燕啄春泥
(5)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1)少年先锋队员(少先队员亦可)
(2)变化:①生活方面:他们能吃饱,有衣穿,不再遭受剥削和虐待。②精神方面:愉快(开心),生气勃勃,有人的尊严(自尊心)。
7.(1)示例:网聚诚信力量,共创信用中国。
(2)内容:没有通知比赛时间。格式:落款和日期位置颠倒。
(3)示例: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自觉保持诚信的品质。
二、(一)8.(1)谈论 (2)交相辉映
(3)四季 (4)坠落
9.(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2)悠闲地欣赏这样的景致,的确可以让人消除烦恼,怡情养性,有所感悟。
10.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我”是能与谢灵运一起欣赏山水美景中乐趣之人。隐含着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以及能与谢灵运比肩的自豪和对世人对优美山水无动于衷的惋惜。
11.①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甲】文中的“高峰入云”和【乙】文中的“绝壁千尺,孤峰入汉”表现了山的高峻。②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如【甲】文中的“青林翠竹”与“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绿嶂百重”与“千翼竞来”,写大自然的生机。③都运用多种感官综合描写。如【甲】文中的“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都采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描写景物。(任意写出两点即可)
【乙译文】故鄣县东边三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青山,悬崖陡峭,直耸云霄;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清澈的流水千折百回。鸟儿竞相归来,千翼相连;口渴了来喝水的猿猴,成群结队,百臂相接。秋天清晨的露水结成霜花,春天女萝覆盖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悠闲地欣赏这样的景致,的确可以让人消除烦恼,怡情养性,有所感悟。
(二)12.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沉着应对变乱,助儿升学,送儿离家。
点拨: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理解文章各个段落的内容。文章第一、二自然段讲了母亲辛苦持家、爱清洁;第三自然段讲了母亲殷勤待客;第四自然段讲了母亲在变乱中撑起一个家;第五自然段讲了母亲再苦也要让“我”上学以及在“我”工作后不舍地送“我”离家的事;第六自然段讲了“我”对母亲去世的遗憾和痛心。据此,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答即可。
13.(1)母亲和儿子分别时的不舍。
(2)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感到欣慰。
14.(1)运用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以及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与无奈。
(2)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
点拨: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赏析重点句子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包含的情感等方面入手。(1)句中的“笑”“愣”,是对母亲神态的描写,“叹出一口气来”是动作描写,“我”回到家,母亲“笑了”,体现了母亲见到“我”时的高兴心情,听到“我”说还须返校,母亲“愣住了”,表现了她的惊讶,“叹出一口气来”体现了母亲想同“我”多待一会儿但又无可奈何的心情。(2)句中两个“心痛”运用反复,加强语气,体现了“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之情。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5.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她的习惯、个性、精神也影响了“我”的一生。第二问示例: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他们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
(三)16.王老师邀“我”到他家包饺子,肯定、鼓励“我”;对“我”的文章,王老师仔细斟酌、修改,与“我”讨论,使“我”坚定了走写作之路的想法。
17.教学水平很高;关爱学生、和蔼可亲;热爱教育事业,注重发现人才;教育方法得当;文学功底深厚。
18.①父亲对“我”的失望与王老师对“我”的肯定、鼓励形成对比,突出了王老师关爱学生、富有教育智慧的特点,表现了王老师对“我”的成长所起作用之大,表达了“我”对王老师的感激怀念之情。②父亲对“我”的失望,表现了当时“我”成绩很差,这为后文王老师关心、鼓励“我”的情节做铺垫;最初成绩差、自我放弃,与后文“我”获得进步、坚定写作方向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王老师在“我”的成长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19.标题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交代了文章主要人物,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感激之情。
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但我知道好老师正如同悬崖边的树,能挡住那些失足坠落的学生。”“悬崖边的树”以比喻的手法揭示了本文的主要人物王老师,蕴含着对老师的赞美、感激之情,点明文章主旨。比喻手法使标题生动、新颖,能吸引阅读兴趣。
三、20.略。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语言表述,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语文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